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86.155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老年人因老化、生理功能改變、咀嚼能力減弱、罹患各種慢性疾病及用藥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使便秘成了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便秘的盛行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長期便秘引起腹部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不適;此外,若因便秘致使排便用力,也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猝死等危險,影響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降低生活品質,因此便秘的預防和處置是照護者均需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整合現今國內外老年人慢性便秘非藥物照護指引與文獻,提出慢性便秘照護上的實證建議,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及主要照顧者在評估老年人便秘時應留意的重點,於便秘的預防及處置上,如何適當的攝取膳食纖維、益生菌及水分等,並配合腹部按摩與活動來改善便秘問題,可適用於無特殊疾病(如慢性腎衰竭、神經性便秘)之居家、社區、機構及醫療院所有慢性便秘困擾的老年人,提供照護人員之參考,以提升老年人之生活品質。

  • 期刊

目標:本研究旨在描述過去30年來台灣縣市別兒童貧窮率的趨勢與差距,及縣市別的兒童貧窮率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之關係。方法:首先,我們採用「家庭收支調查」資料,計算1980-1989年,1990-1999年及2000-2009年三個時期的縣市別兒童貧窮率,並使用「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計算縣市別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接著,我們以皮爾森相關分析,檢定三個時期的縣市兒童貧窮率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之關係,以及縣市兒童貧窮率改變率及兒童死亡率改變率的相關性。結果:1980年以來,台灣兒童貧窮率雖然呈現微幅下降,但縣市之間的兒童貧窮率差距卻從1980-1989年的18.2%增加為2000-2009年的21.6%。其次,縣市兒童貧窮率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呈顯著正相關,三個時期的相關係數依序為0.79(p<0.001),0.64(p<0.01)及0.83(p<0.001),而兒童貧窮率改善幅度越大的縣市,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幅度也越大(r=0.51, p=0.018)。結論:台灣各縣市之間的兒童貧窮率差距越來越大,且與縣市別兒童健康不平等息息相關.

  • 期刊

目標:探討全民健康保險住院診斷關聯群(Taiwan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簡稱Tw- DRGs)支付制度實施後,對於醫療機構申報健保醫療費用、病患轉院治療及出院成效之影響。方法:選取2008-2011年期間健保住院申報案件數,每一住院人次為一個案,排除Tw-DRGs不適用之案件後,將研究對象分成DRG組與非DRG組,以傾向分數(propensity score)進行一比一配對,配對條件為「同醫師ID」、「MDC別」、「年齡」、「性別」及「Tw-DRGs權重」等變項,配對後將兩組住院人次經由加權後歸戶至醫療機構,分為「DRG組」與「非DRG組」,以年代與組別的交互作用呈現制度實施後實驗組之影響,並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進行統計分析。結果:Tw-DRGs支付制度實施後,在醫療費用部分,2010年DRG組平均單次住院申報點數顯著低於非DRG組。在轉院治療部分,2010年DRG組住院轉院治療率顯著低於非DRG組。在結果成效部分,2010年DRG組180天內死亡率顯著低於非DRG組。然而,Tw-DRGs支付制度實施後,在結果成效部分,2010年DRG組180天內再住院率顯著高於非DRG組。結論:實施Tw-DRGs支付制度後,醫療院所受到影響為單次住院申報點數減少、病患轉院減少,但對於結果成效影響不同。建議仍需監控醫療機構住院病人其出院後之醫療利用與結果,以確保病患就醫之醫療品質及療效,此外,並建議重新定義結果成效指標,應採納計算同科或同診斷案件計算較具公平。

  • 期刊

目標:開業地點對醫療院所經營具有重要影響力,便利性高的地點可提高病患就診意願,更可讓醫療院所取得競爭優勢。隨著開放資料時代來臨,如何運用開放資料協助選址成為醫療機構經營重要課題。本研究旨在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開放資料,探勘影響基層診所門診量的關鍵分類規則,藉以協助選址決策。方法:本研究以台北市306間高門診量基層診所為對象,蒐集相關之開放資料,包括社經資料、診所門診量、地價金額、地理空間資料等19項資料,運用CART決策樹分析影響高門診量診所之成功關鍵因素。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決策樹分析之資訊增益順序為(可支配家庭收入>所屬行政區診所密度>女性人口數)。迴歸分析發現65歲以上人口數(β=0.836)與離最近捷運站距離(β=-0.297)顯著影響基層診所門診量(p<0.001)。結論:本研究所發現之選址分類規則可協助診所、藥局、醫療器材與政府衛生部門找出符合高門診量診所地理條件且尚未設立診所的位址,提供開業者選址參考。

  • 期刊

目標:本研究探討署立醫院改制行政法人未成功的原因,以及針對部立醫院(原署立醫院)未來行政法人化提出建議。方法: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對象包括5位署立醫院高階主管,5位行政院與衛生署官員,1位立法委員。結果:當年行政法人化未成功的主因為:第一,政治氛圍不利於行政法人化;第二,員工抗拒行政法人化;第三,部分醫院擔憂行政法人化後財務更困難。結論:衛生福利部應從行政、法律、政治等面向,個別評估各家部立醫院改制為行政法人的可行性。針對適合行政法人化者,衛生福利部應積極向立法院遊說推動組織法案,以及向醫院員工充份宣導行政法人化的工作權益事項。

  • 期刊

目標:為解決老人照顧人力之需求,我國從1992年開始引進外籍看護,目前已經成為長期照顧人力的主要來源。有鑑於我國開放引進外籍看護二十多年,對於其照顧品質的相關研究仍然相當缺少。因此本研究希望探討由外籍看護照顧,相較於家庭照顧者,對於居家照顧老人預後風險之影響,並分析造成老人預後差異可能的因素。方法:研究資料取自273位新北市某區域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之居家老人護理紀錄,所涵蓋之資料日期從2003年7月至2015年5月。以收案期間死亡與住院事件進行存活分析,比較外籍看護與不同性別、不同親屬關係之家庭照顧者照顧,對居家老人死亡與住院風險之影響。結果:由女性(HR= 0.715)、女兒或媳婦(HR= 0.653)所照顧之老人,其住院風險明顯低於由外籍看護照顧。短期由子女照顧住院風險同樣低於於外籍看護(HR= 0.552),但子女照顧時間超過1.1年之後兩者則無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顯示家庭照顧者照顧之老人預後優於外籍看護照顧。政府應重新考量目前外籍看護的開放政策,並對於願意投入照顧工作的家庭照顧者提供更多的長照資源與協助。

  • 期刊

目標:觀察台灣地區父母社經地位對子女健康之影響。方法:本研究利用2001年台灣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建立親子配對資料,分別以序列邏吉斯機率迴歸模型、線性迴歸模型與多元邏吉斯迴歸模型,分析父母社經地位(教育程度與家戶所得)對0~12歲子女健康(自評健康狀況、身高及身體質量指數)的影響。結果:在子女自評健康狀態方面,家庭所得愈高,子女自評健康狀況愈好。在子女身高與身體質量指數方面,母親的教育程度若為高中及大學以上學歷,其子女身高明顯較高,也有較低肥胖的機率;家庭所得較高的子女,體重過重的機率較高,但不致於增加肥胖的機率。另外,母親有全職工作者,其子女健康良好的機率較低,肥胖的機率較高。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女健康因父母社經地位不同而有明顯地差異。鑑於父母社經地位對子女未來成年時的健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為防止健康階層世代移轉,政府應採取一些公共政策改善經濟弱勢兒童的健康,或保護兒童免於受家庭貧困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