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24.232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目標:探討兒童的固定就醫場所對門診、急診,以及住院利用的影響。方法:資料來自台灣出生世代調查研究,共有18,845名兒童同時完成6個月至66個月共4次調查,完訪率為88.7%。自變項為兒童在6個月至36個月時分別以診所、醫院為固定就醫場所,以及沒有固定就醫場所3組,依變項為兒童66個月時的醫療利用。結果:63.5%的兒童有固定就醫場所,其中44.7%為診所、18.8%為醫院。父母親教育程度較低、母親為非本國籍、家庭月收入多在3萬元以下的兒童,其沒有固定就醫場所的百分比較高。控制社會人口學特性及健康狀況,以診所為固定就醫場所者門診利用較高,然而,以醫院為固定就醫場所(急診OR=1.6;住院OR=1.8)與沒有固定就醫場所(急診OR=1.2;住院OR=1.4)其急診及住院情形顯著高於以診所為固定就醫場所者。結論:以診所為固定就醫場所的兒童,其急診、住院利用率顯著低於以醫院為固定就醫場所、或是沒有固定就醫場所的兒童,建議政府宜推出鼓勵相關財務誘因與診所品質資訊透明化的政策,以鼓勵家長選擇診所為固定就醫場所。

  • 期刊

目標:本研究欲瞭解台灣某醫學中心新進住院醫師在擔任實習醫師時使用電子病歷後,對電子病歷的認知、態度、持續使用意向,以加強對實習醫師和新進醫師在電子病歷上的教育和臨床訓練。方法:本研究以科技持續理論(Technology Continuance Theory, TCT)為基礎設計結構式問卷,調查某醫學中心2017年新進住院醫師對電子病歷之認知、態度、滿意度及持續使用之意向,使用複迴歸分析驗證變項間的相關性。結果:本研究共發出292份問卷,回收276份(回收率94%)。填答者中,男性占65%,平均24.3歲,265位(96.0%)在擔任實習醫師時曾使用過電子病歷。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和受訪醫師是否會持續使用電子病歷有關的因素包括知覺有用性(p<0.0001)、滿意度(p<0.01)、病歷書寫表現(p<0.0001)、書寫表現(p=0.01)。結論:新進住院醫師使用電子病歷和病歷書寫表現及學習表現具有正相關,且新進住院醫師對電子病歷之滿意度、態度及表現都和醫師持續使用電子病歷的意向呈現正相關。

  • 期刊

目標:經由分析台灣基層診所之病人複雜度,以及可提供文獻常見之基層醫療服務項目之比例,來探討台灣現況之下有多少基層診所可承擔家庭醫師的功能。方法:本研究以2009年至2013年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之一百萬人承保抽樣歸人檔為資料,經由分析基層診所申報之診斷、檢查、年齡分布、藥物和特定診療項目,根據數量、變異性和多樣性變化等構面,進行「病人複雜度」之計算。此外,本研究參考文獻使用之基層照護品質指標,從中歸納出十一項常見之基層醫療服務項目,探討不同科別基層診所提供服務項目之差異。結果:台灣家醫科基層診所的病人複雜度最高,其次是兒科、內科。基層診所提供各項服務之比例,以2013年為例:空腹血脂36.45%,醣化血色素30.80%,微量白蛋白尿25.53%,眼睛檢查8.69%,成人健檢35.26%,流感疫苗有21.53%,子宮頸抹片檢查為8.31%,糞便潛血檢查為14.88%,而戒菸門診為7.46%。癌症篩檢項目中,結腸直腸鏡佔1.32%,乳癌篩檢佔0.17%。僅有不到一成的診所同時能提供流感疫苗等五項診所常見之服務項目,且高達四成的診所未能提供五項中任一項的服務。此外,本研究也發現,病人複雜度和提供服務項目之比例與都市化程度普遍成反比。結論:整體而言,台灣基層家醫科、內科和小兒科診所最接近家庭醫師的角色,但現況之下以達成的比例來說,能夠提供五項以上基層醫療服務項目的診所未達一成,相較於國外的基層診所常提供的服務項目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期刊

目標:助產師和產科醫生共同照護是目前許多先進國家採用的孕產照護模式。本文介紹施行該模式的北歐國家丹麥醫院裡,助產師與產科醫師專業分工的實作,並分析這套模式的優勢和其運作邏輯。方法:本文採用文獻分析,針對丹麥的全國統計資料庫、和相關文獻、報章媒體等整理和分析丹麥的孕產照護制度發展,並在丹麥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訪談(產科醫師、助產師和剛生產的懷孕女性)、參訪、診間的參與式觀察等,了解助產師和產科醫生分工下的照護實作以及挑戰。結果:丹麥孕產照護的專業分工來自國家制度化的保障,不但讓助產師和產科醫生能夠各司其職,亦能因應不同孕婦的健康需求給予照護。面對助產人力不足、居家產率上升等挑戰時,仍能從孕婦、助產師和產科醫師等多元角度去思考對策提出改善策略。結論:這些經驗有助於台灣相關政府單位未來想推動要學習這套孕產照護模式政策時作為參考。

  • 期刊

目標:探討高齡口腔衛生教育介入對於社區及長照機構長者的進食、口腔衛生狀況、咀嚼力與口腔機能之影響調查。方法:以類實驗研究法立意取樣收集台北市社區與長照機構65歲以上長者232位,以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將社區126位與長照機構106位,區分為社區實驗組68位、社區對照組58位、長照機構實驗組53位與長照機構對照組53位,實驗組皆採12週健口操訓練與4次口腔衛教課程介入,對照組則無,經由牙醫師進行口腔檢測及訪員結構式問卷調查,分析介入前後成效。結果:機構長者在吞嚥、機能發音、鼓起雙頰及咀嚼力的表現上明顯較社區長者差。在介入成效上,高齡者對口腔狀況自評、舌苔、牙菌斑牙面比例、吞嚥秒數、咀嚼力,實驗組結果較對照組佳。合併社區及機構實驗組在舌苔及牙菌斑牙面比例有顯著後測改善。整體及機構實驗組在吞嚥秒數有改善,咀嚼力則發現整體及機構對照組後測較前測差,但實驗組沒有差異。結論:高齡者口腔衛生教育介入對長者舌苔、牙菌斑與口腔機能有改善或維持。建議社區及長照機構應持續鼓勵長者進行口腔健康促進活動,並協調口腔保健資源及其護理人員,規劃不同生理功能老年人的教育模式。

  • 期刊

目標:瞭解台灣成年族群中飲酒型態與自陳過去一年事故傷害、因酒後駕車而遭警察開單或逮捕之相關性。方法:本研究為一橫斷性研究。資料來源為台灣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NHIS),並以青壯年(18-39歲,n=7,251)及中年(40-64歲,n=8,003)兩族群為研究對象。飲酒型態的評估指標包含狂飲行為及飲酒頻率。統計採調查統計分析,按年齡分層,並以邏輯式迴歸探討飲酒型態和過去一年事故傷害(含跌倒、燒燙傷、其他事故傷害)及酒後駕車之關係。結果:青壯年族群有較高的事故傷害盛行率(如跌倒:12.9%),然中年族群有酒駕經驗者較多(3.8%)。相較於飲酒頻率,狂飲與事故傷害的相關性較強,且狂飲相關事故傷害風險在青壯年較為顯著(如狂飲者跌到勝算比1.75)。狂飲且日飲之青壯年其酒駕盛行率達22.6%;相較於非狂飲且非日飲者,其酒駕校正後勝算比為11.5(95%信賴區間:4.94-26.91)。結論:本研究發現狂飲與事故傷害(如跌倒)的風險增加有關,且此相關性於青壯年族群尤為顯著。本研究推論受限於橫斷性設計限制,未來可考慮由追蹤性研究或監測資料進一步確認並探討相關機制。酒害防治策略發展建議納入低頻過量飲酒之傷害,並將年輕族群視為酒駕重要介入對象。

  • 期刊

目標:更年期相關症狀對於婦女的生活常造成相當程度困擾,瑜珈是常被用於處理更年期相關症狀之輔助方式之一,但其成效未獲確定。方法:此系統性文獻回顧與整合分析探討瑜珈對於改善更年期相關症狀之成效,於PubMed、MEDLINE、CINAHL、Cochrane Library及華藝線上圖書館等電子資料庫設定關鍵字搜尋2018年2月以前出版之中、英文文獻,依據納入及排除條件,排除不符合此研究主題之文獻後共納入11篇文獻,依考科藍隨機對照試驗誤差風險評估(The Cochrane risk of bias tool fo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之評析標準進行文獻研究品質評價,並使用牛津大學之實證醫學證據等級表(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評定證據等級。整合分析(Meta-Analysis)部分乃使用Review Manager軟體(RevMan)5.3版本。結果:整合分析結果顯示:瑜珈改善整體更年期症狀之效果量SMD為-0.96(95% CI:-1.60, -0.32, p=0.003; 異質性I^2=86%),改善憂鬱之效果量SMD為-0.23(95% CI:-0.42, -0.03, p=0.02; 異質性I^2=0%),改善睡眠障礙之效果量SMD為-0.21 (95% CI:-0.41, -0.02, p=0.03; 異質性I^2=0%),改善血管舒縮症狀之效果量SMD為-0.23(95% CI:-0.41, -0.05, p=0.01; 異質性I^2=0%);但瑜珈對於改善壓力感受未呈現顯著成效。結論:此系統性文獻回顧與整合分析支持瑜珈可改善整體更年期相關症狀、憂鬱、睡眠障礙與血管舒縮症狀,針對此特殊族群提出練習瑜珈之相關建議將受限於納入研究之內外在信度的影響,仍需執行更多嚴謹研究以豐富現存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