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2.195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國內護理人員離職意向率為65.5%-90.8%,然而探討護理人員離職意向研究仍顯不足,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護理人員離職意向的影響因素。採橫斷性描述研究,以方便取樣421位護理人員。問卷内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組織承諾、到職訓練課程滿意度和離職意向。研究結果顯示約73%(308位)護理人員有離職意向;單變量分析發現婚姻狀況、有無小孩和到職訓練課程滿意度與離職意向之間有顯著性關係。邏輯式迴歸分析發現婚姻和小孩狀況及到職訓練課程滿意度是護理人員減少離職意向的重要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建議醫院主管評估護理人員對於訓練課程的想法作為整體考量,擬定更有成效降低離職率的計晝。

  • 期刊

本文旨在探討台灣糖尿病青少年自我照顧時同儕支持的性別差異。採橫斷式研究設計,以某醫學中心小兒内分泌門診129位11-18歲的第一型糖尿病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運用糖尿病同儕支持量表評估其同儕支持。研究發現青少女在胰島素注射、血糖測試、高低血糖的處置、飲食與情緒支持的同儕支持得分皆高於青少男,而青少男僅在運動的得分較高。胰島素注射、血糖測試與情緒支持有顯著性別差異,高低血糖的處置、飲食及運動則無性別顯著差異。研究結果有助於健康照顧者與學校護理人員了解糖尿病青少年因性別差異,而感受在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中的同儕支持影響不同,近一步協助青少年發展更完善的同儕支持關係,以強化自我照顧行為達到維持良好血糖的目的。

  • 期刊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篩檢是未滿32週之早產兒住院期間常須執行的檢查,篩檢過程會帶給早產兒中度至重度的疼痛與不適,因此,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探討如何減輕醫療處置引起之疼痛,疼痛管理亦逐漸由單一藥物止痛延伸至以非藥物措施輔助。而目前針對早產兒進行ROP篩檢輔以非藥物措施減痛之成效仍缺乏統整性文獻,故本研究目的為整合相同主題的實驗性研究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以統整非藥物措施減輕早產兒ROP篩檢所致疼痛之實證。搜尋1996年至2016年12月前發表的中英文文獻,進入五個資料庫如華藝線上圖書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ProQuest中搜尋,最後共得9篇實驗性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給予蔗糖搭配奶嘴、葡萄糖、母奶及多感官刺激對早產兒ROP篩檢時具減痛成效,而對其他生理指標,如生命徵象、血氧濃度及哭泣時間等則未有助益。本研究結果期提供早產兒臨床實務之照護參考。

  • 期刊

胰臟腫瘤與其他疾病一樣,受益於適當診斷和早期介入治療。這些醫學影像的進步可以使醫師更早發現疾病所在,進而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本文旨在探討胰臟癌,又稱胰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的影像學表現及其鑑別診斷,以增進臨床醫師對相關醫學影像的了解。多切面電腦斷層掃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是臨床懷疑胰臟癌患者的首選初始影像工具,磁振造影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有時可以為各種胰臟病變的檢測和表徵提供許多其他進一步的資訊。

  • 期刊

胰臟癌(pancreatic carcinoma)為國人第8大癌症死因,其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內視鏡超音波(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等內視鏡檢查對於胰臟癌的偵測、期別區分、診斷以及併發症之處置有重要的應用。內視鏡超音波是偵測胰臟腫瘤敏感度最高的檢查,對於評估腫瘤之範圍及對周邊器官與血管之影響程度有重要價值。藉由內視鏡超音波指引細針抽吸(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也可取得組織進行細胞學化驗,其診斷胰臟癌之敏感度與特異度高達9成,是最佳的獲取胰臟組織診斷之方法。對於末期胰臟癌引發之嚴重疼痛,藉由内視鏡超音波導引注射酒精破壞腹腔神經叢可有效地減輕疼痛。胰臟癌常導致總膽管阻塞/黃疸及胃出口阻塞。藉由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置入膽道支架是首選的引流方式。若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失敗,也可藉由內視鏡超音波指引進入膽管來置入膽管支架。對於胰臟癌導致之胃出口阻塞,利用內視鏡於阻塞處置入腸道支架也可有效緩解腸道阻塞,其侵襲性較腸道繞道手術為低。

  • 期刊

近代對於胰臟癌的的治療有長足的進步,手術切除目前仍是唯一有機會治癒的方式,透過分析術後復發的危險因子,且在手術技巧及術後照顧大幅進步的前提之下,讓具安全性的胰臟手術更能增進病患存活率的方式就是增加切除率,在術前可以透過影像學檢查依據腫瘤與週邊重要動靜脈的關係將病患區分為可切除、不確定可切除、不可切除和轉移等四類。目前的證據顯示系統性的切除胰腸繫膜、神經叢、以及淋巴的廓清包含局部以及主動脈周邊以達到腫瘤切除乾淨後再加上術後輔助化學治療才有利於長期存活。至於新輔助治療用於非可切除的胰臟癌以期降階可再切除被寄與厚望,然需在切除性判斷標準、治療處方、治療成效評估、評估轉換手術可能性、以及病理對於切除性標準仍須取得共識。

  • 期刊

大部分胰臟癌的病患在診斷時已經處在晚期,預後不佳。在gemcitabine成為標準治療之前,化學治療的存活時間有限,且具明顯血液及腸胃道副作用。在gemcitabine成為標準第一線治療之後,gemcitabine與多種藥物併用的臨床試驗皆未能進一步提升成果。Gemcitabine與erlotinib併用雖然能夠極小幅延長整體存活期,但實質臨床益處有限,且副作用增加。然而,gemcitabine與nab-paclitacxel併用,或是FOLFIRINOX,為一不含gemcitabine的複合性化療處方,雖然增加毒性,但卻比gemcitabine單獨使用又能更進一步改善病患整體存活期。此外,口服S-1與gemcitabine被證實療效相當。在gemcitabine為基礎的治療失效之後,nanoliposomal irinotecan併用5-FU/folic acid能夠延長整體存活期,成為標準治療。而以oxaliplatin併用5-FU/folic acid的治療是否能能夠延長整體存活期仍有爭議。至於發展中的各種免疫治療藥劑,目前已知的療效有限,未來仍需更多研究。

  • 期刊

臨終照護(end-of-lifecare,簡稱EoLC),曾被認為是一門藝術,但現在也是一門科學,更是善終的一部分,加護病房是一個常常需要面對死亡衝擊的地方,研究顯示80%的人是在醫院中死亡,2011年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案,讓臨終病人可選擇免除醫療維生儀器侵入性的痛苦,讓臨終者可以得到善終,但自許多高科技醫療儀器的發明,延長人的壽命及存活率,但也相對大大降低臨終品質,本專案運用「EoLC」相關概念,藉由完善的臨終照護相關教育訓練,增加相關設備,並建立加護病房臨終照護關懷監測機制,啟動「加護病房臨終照護關懷」醫療團隊,執行高品質臨終照護政策宣導,提升加護病房末期重症病人優質的臨終照護品質,達到病人及家屬生死無憾的目標。

  • 期刊

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為一種透過面罩或鼻罩提供正壓通氣的呼吸器,而臉部壓傷為其常見的合併症之一。經統計,本單位2016年01至09月NIPPV臉部壓傷發生率達3.84%,由現況分析發現:護理人員缺乏完整性照護NIPPV臉部皮膚的認知、單位未設有「預防NIPPV臉部壓傷照護指引」、缺乏評估NIPPV臉部皮膚之查核工具及缺乏相關監督機制為主要原因。因此,本專案小組訂定的解決方案包括:建立NIPPV臉部壓傷預防與照護指引、制定皮膚照護群組查檢表(SSKIN Care Bundle)、使用面罩型高密度泡棉敷料預防壓傷、以及定期稽核。在專案推行後,NIPPV臉部壓傷發生率降至0.4%,初步達成此專案之目的。希望藉由分享此專案,提供護理人員預防NIPPV臉部壓傷照護標準作業流程,進而提供病人更高品質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