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81.209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多囊性腎臟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相關的囊性腎臟病,在西方國家PKD約佔末期腎病8-10%。我們系統性回顧我國PKD流行病學相關研究,主要是全民健保資料庫相關的觀察型流行病學重點發現之整理。PKD病人較易發生囊腫感染、肝膿瘍,心房顫動的發生率較高,並且腦中風的風險顯著增加。PKD併末期腎病的病人中接受血液透析佔91.2%,腹膜透析佔8.8%。PKD病人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同等的存活率,前者的醫療費用較低但可能較早住院。我國PKD的盛行率在末期腎病患者中佔約2%。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為基礎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豐碩,這些知識可提供臨床診療與政府施政之參考。

  • 期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兒童期常見的精神疾病。當教師察覺學童有疑似ADHD,可與父母討論,由父母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新北市政府於2014年為國小教師舉辦ADHD知識衛教活動,讓國小教師對ADHD有正確知識,及早發現孩童可能有ADHD。請參加衛教活動的教師填寫前後測問卷。本研究對此二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前測數據可幫助瞭解教師對ADHD瞭解程度及ADHD知識的影響因素。前後測答對率比較,可評估衛教活動的立即成效。共565位教師出席,扣除不適合及填寫不一致的問卷,又前後測能配對,得有效問卷460份。答對率DSM-5對ADHD初發年齡的修正」最低(26.3%),然後是「治療方式」(41.7%),「ADHD的主要症狀」及「老師可為ADHD孩童做的事」答對率最高(91.7%,92.8%),總答對率72.5%。ADHD知識的重要影響因子為性別及目前負責年級。衛教活動後,各題目的答對率均顯著提升,總答對率(90.4%)也顯著提升。國小教師對ADHD的初發年齡及治療方式仍不清楚,其知識高低與性別及目前負責年級有關。衛教活動對國小教師ADHD的知識提升具立即成效。

  • 期刊

本研究目的乃探討社區中老年人接受大腸癌篩檢之相關因素。研究方法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便利取樣50-74歲居住在台灣南部某社區的中老年人,共200位完成填答問卷。以描述性統計和邏輯式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樣本中有31%(62位)有篩檢行為者。邏輯式迴歸模式顯示過去一年參加全身性健康檢查,醫護人員寄通知單或就診時提醒及篩檢態度是影響社區中老年人大腸癌篩檢行為的重要因素。研究結果提供中老年人大腸癌篩檢的促進因素及障礙是重要的社區介入前評估,社區護理師可以透過多元健康檢查,多管道醫護人員提醒和設計加強篩檢態度的衛教方案,以促進社區中老年人接受大腸癌篩檢。

  • 期刊

蜘蛛腦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於初期更需小心預防血管攣縮、發炎、血腦屏障破損所導致的大腦水腫、癲癇發作及延遲性的大腦缺血等問題,另可能低血鈉症、血容積不足及心臟功能不全等系統性併發症。針對蜘蛛腦膜下腔出血病人早期活動介入,更需注意其可活動之條件。本篇個案是一位右額頂葉蜘蛛腦膜下腔出血併發左側殼核內出血的45歲女性,於2016年5月時被送至急診室,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右額頂葉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於5日後又發生左邊殼核出血,而後進行呼吸器的移除訓練,於七週後轉入一般病房,且開始接受亞急性期床邊物理治療,約八周後轉入復健病房。本篇使用「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模式」評估分析個案,發現個案在活動及參與部分,亞急性期主要受限於坐姿平衡不佳,進而分析相關機能損傷的不利因素。同時也發現合作度及注意力表現等身體功能與結構損傷層面因子亦影響病人表現。經一週床邊早期活動介入後,個案功能活動表現有顯著的進步。

  • 期刊

本篇對膀胱過動症目前之治療做整體性的回顧,依據目前各方證據提供目前治療之參考,並描述各種治療之特色及差異性。從行為治療、藥物治療、膀胱注射、神經調節、到侵入性的手術治療等,總結出治療趨勢之流程,盼能給予臨床醫師治療上之幫助。

  • 期刊

尿失禁在男性及女性病人中有不同的發生率,雖然男性尿失禁發生率較低,仍然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男性尿失禁有許多不同的病因,須在治療前仔細評估,除了神經性的病變之外,一部分男性病人和攝護腺手術有關。不同程度即不同原因的男性尿失禁應採用不同的治療,病人大多有良好的預後。

  • 期刊

女性應力性保守療法包括生活型態改善、凱格爾運動、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等。生活型態改善包括減輕體重等。凱格爾運動若是不易自己執行,可利用生理回饋輔助方式或體外電磁刺激治療。藥物治療包括duloxetine,imipramine及局部陰道雌性素塗抹治療等。其他新興治療包括陰道雷射治療和細胞治療等,本文將討論上述治療成效,尤其是台灣本土研究資料之討論。

  • 期刊

目前尿失禁吊帶手術偏向使用以無張力吊帶放置於中段尿道的微創手術方法,後來在相同的理論依據下,發展出以經閉鎖孔的手術與單一陰道傷口的吊帶術式,更使中段尿道吊帶手術的安全性跨出一大步,帶來更少的手術不適,實已進入尿失禁手術的新境界。陰道無張力懸吊術(TVT)最早由Ulmsten及Petros在1995年提出,使用polypropylene tape放置於中段尿道來處理婦女的應力性尿失禁,目前最長的研究是Nilsson近20年的治癒率加改善率超過9成,十分另人滿意。經閉孔吊帶懸吊術(TOT)最早在2001年法國的Delorme醫師所提出,為何要經閉孔來做此術式呢?原因有二:第一就是要避開retropubic space來減少膀胱,腸道及大血管受傷的機會。第二就是此術式將形成“V"形的吊帶懸吊,相對TVT“U"形吊帶而言較水平,可能比較不會有尿道阻塞或原發性尿急(de novo urgency)的情形。單一傷施行的尿道带手術是目前尿失禁手術的最新的發展,故名思義,此類型的手術只需要一個位於陰道前壁的小傷口。目前上市的尿道带產品有Solyx®(Boston scientific),Ophira®(Promedon); Ajust®(Bard)。若使用Solyx的術式,就以偏離中線左與右各45度角,用組織剪分離陰道壁下層组熾與筋膜之空間。而後,將裝有倒勾矛的尿道帶套上導引針,左右分別順著已劃開之隧道穿刺至恥骨後壁之內閉孔肌與荕膜上。這類單一傷口施行的尿道带手術,輔自推出至目前都不超過5年的時間,短期一年的手術成功率,大都不會高過其它術式的手術成功率,同時欠缺長期的研究數據,因此大部分醫師普遍都存著觀望的態度,較不會大量或常規地使用此術式。

  • 期刊

本文介紹歐洲神經科學協會聯盟與美國神經醫學會所提供之漸凍症患者治療與照護指引,包括病情診斷與告知、跨專業照護、症狀管理、營養管理、呼吸管理、認知能力、溝通、終末照護、照護者負擔、基因檢測及諮詢。此外,亦針對相關照護倫理議題進行探討,包括病人自主與拒絕醫療權、病人之生活品質、預立醫療計畫及預立醫療指示、家庭照顧者負擔。透過本文的介紹與闡述,作者期望能協助漸凍症患者獲得更良好之照護與支持,進一步維護患者及照護者之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