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107.241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運動對大腦的神經系統與認知功能是有幫助的,從耐力運動的角度來看,腦衍生性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常被認為是影響認知表現的可能機轉,不過,目前對此說法仍無定論。有鑑於此,本研究回顧有關運動與BDNF的相關研究,以釐清BDNF是否為耐力運動與認知功能間的中介因子,內容主要分為( 1 ) 耐力運動介入對BDNF 的影響;(2)運動習慣或其他因子對BDNF的影響;(3)耐力運動、BDNF與認知表現。藉由相關文獻,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結語與建議:(1)急性耐力運動增加BDNF的量是會依據運動強度而改變,且效果短暫,藉由長期規律運動才可以改變血漿中BDNF的基礎濃度,因此,BDNF在急性或長期耐力運動中對認知功能提升的機制是值得思考的;(2)除耐力運動外,尚有其他因子(例如:年齡、身體質量指數⋯⋯等)會影響血液中的BDNF濃度,如果想要從BDNF探討耐力運動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連性時,外在因子需要被嚴謹控制,才不會稀釋或誇大BDNF的效果;(3)運動後造成BDNF的改變,可能是調控認知功能範疇中有關記憶與學習改善的中介因子。

  • 期刊
  • OpenAccess

許多研究證實運動或身體活動對身體、認知與情緒有好處,近期研究更發現身體活動對兒童或老年人之認知表現,特別是與執行功能有關之認知面向,有正向之影響。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種慢性及高盛行率的神經發展性疾病,其主要特徵是注意力不定、過動/衝動,行為抑制控制則為其核心缺陷。近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探討身體活動對ADHD兒童症狀與認知功能之效益,亦有研究開始採用認知神經科學取向探究此議題;有鑑於此,本回顧性文章之目的有三點:(一)以神經電生理(ERP)之視角回顧應用於ADHD抑制控制面向上之研究;(二)回顧身體活動在橫斷式比較、急性運動及長時間運動介入等研究設計對ADHD兒童症狀與認知功能效益之研究,並討論此效益可能之生理機轉;(三)為未來研究提供展望與方向,特別是建議以更嚴謹的實驗設計探討不同運動處方參數、更廣泛的認知功能面向,以及干擾變項之控制,並結合認知電生理儀器為其下的機制提供神經生理上的資訊。

  • 期刊
  • OpenAccess

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的關係已被廣泛驗證,其研究發現健身運動可有效促進認知功能或減緩因年齡所導致之認知衰退。近年研究則開始聚焦健身運改善認知功能的機制,其中聚焦於大腦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為機制的探究受到研究相當矚目。本綜評之目的係建立在健身運動改善認知功能之觀點,描述BDNF在此關係所扮演之角色,具體內容包括:BDNF簡介、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在動物實驗、人體研究等方面之描述與討論,最後再提出結語。經綜評後發現,BDNF可以增加神經新生與再生、細胞的存活,以及突觸可塑性,進而提升長期增益。此外,健身運動提升BDNF濃度之研究已從過去動物實驗的基礎,拓展至人體研究;其中,雖然在運動類型方面的結果仍然分歧,顯示該關係受到許多因素所調節,然而急性與慢性健身運動皆可能增進不同族群BDNF濃度。因此,BDNF可成為解釋健身運動改善認知功能可能之生物化學機制。本文所提出之調節因素可作為後續研究考量的依據與方向。

  • 期刊
  • OpenAccess

異己手徵候群是神經精神病學領域內最引人注目的病理現象之一。按照現象學精神病理學的描述,患者的某只手似乎按照本身的意志呈現目的性的協調動作或姿勢,而另一隻手則試圖干擾和對抗這種正在進行的活動。這使得患者對自己的軀體感到陌生和疏遠,從而導致了自主感的喪失。當前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大腦內外側系統的關係失調、內外部驅動系統的分離與功能紊亂以及神經-身體矩陣的扭曲可能是導致患者出現異己手症狀的神經病理學原因,而楔前葉與額下回是異己手運動的重要神經關聯物。行為康復訓練、藥物治療與物理治療被應用或設想用來治療該病症。未來的研究應注重建立異己手徵候群的標準症狀評估系統,實現第一人稱方法與第三人稱方法的交互約束,並通過實驗設計誘發正常受試的異己手體驗來深化對該病症發生機制的認識。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目的經由深度陪伴與多次臨床訪談,嘗試探究、接近一位癌症末期患者的心理經驗現象。使用個案觀點,以存在取向的敘說心理法,呈現癌末患者的心理經驗。受訪者稱為P1,為南部某醫學單位緩和醫療病房的59歲癌症末期個案,共訪談9次。訪談資料經詮釋分析結果顯示,P1的臨終處境心理經驗,呈現三大結構主題(包含七個次主題),分別是一、「時間性與置身結構」(包含「無法理解的遭遇」、「生活處境的變異」及「對未來生命延續的矛盾」三個次主題)。二、「死亡與焦慮」(包含「罣礙與恐怖的臨終掛慮」、「存有處境的瀕死深淵」兩個次主題)。三、「彌留之際的被動綜合狀態」(包含「任自然態度與宿命論間」、「臨終的意義與無意義間」兩個次主題)。癌末患者P1的心理經驗,瀕死狀態均顯露出本體上安全感之「求」與「囚」的歷程。P1透過敘說的認同與擱淺之間的存有掙扎,處於「不一亦不異」的模糊處境,而後從形而上的宗教寄託,到常人的日常世界,進而轉向面對死亡的此有主體。在這轉向的過程,瀕死者終將「求」得臨終啟悟,而開展走出「囚」途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