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1.6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整體觀是中醫心理學的基本特點,它將人的精神、心理現象置於與自然、社會、生理環境的廣泛聯系與相互影響中看待,看作是由心、身緊密聯系,又隸屬於自然、社會更高層次的整體的一部分。「心—身」關系中可見情志、五臟神、感知覺等具體心理現象。「心理—社會」關系中可見「智」、「知」、思、慮、脫營、失精等現象。「心理—自然」關系中呈現的是心情、精神狀態之類籠統現象,以及合於自然之道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理想人格。中醫心理整體觀可用於指導辨證論治、心理治療、心理養生等。

  • 期刊
  • OpenAccess

研究者從文獻回顧批判落入主客二元對立主流心理學框架的邏輯實證取向中醫心理學,與神形一元的中醫文化本質相違,反使中醫心理學遠離文化主體;研究者從自身的學術脈絡反思,倡議站上中醫文化本質的主體位置發展「主體性的中醫心理學」才能將心理學帶入主客一元的知識系統。藉由討論台灣地區三十餘年間的六類心理學研究路徑,研究者勾勒出「主體性心理學」的三個充要條件:1.研究者要置身文化/社會/歷史處境作出投身的承諾;2.要從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建構知識發展的哲學位置;3.知識能具解放性,支持主體性的伸張。研究者據此檢視中醫心理學的知識屬性與生產方式,並拉高到本體論、知識論與方法論的哲學高度,辨識「主體性的中醫心理學」在本體論上是心物合一,在知識論的探究關係上是在相對脈絡中主客交流辯證共同建構的一元論,其知識來自實踐,在方法論上則屬批判實踐取向。最後,研究者再從行動研究方法的「內隱式行動中認識」、「行動中反思」與「對行動反思」論述主體性的中醫與中醫心理學理當是一門行動科學。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作者生長於大陸農村,大學時開啟對醫務社會工作的興趣與對醫療衛生服務問題的關注。後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踐行醫務社會工作服務的機會,直到來台灣之後得以與醫務社會工作的興趣相接續,並返身回看大陸社會歷史中的在地醫療服務實踐。本文希望透過一位赤腳醫生近60年從事農村醫療健康服務的故事,來了解在大陸的社會歷史發展脈絡中,赤腳醫生的服務實踐歷程,並透過對脈絡與方法的探詢,分析歷史實踐處境中的中西醫服務,並朝向中西結合、多元實踐的身心復元之路的發展。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鄉間老中醫為田野研究對象,描述了其治療的過程和個人發展中的關鍵事件,並依據其提到「中醫的神奇性」,深入文獻書海中探詢中醫療癒之機制。作為中醫的身心觀足以回應現代西方哲學所建立的「身心二元」,並發現「氣」在身心互動轉化(包括治療與修行)的重要作用。「氣」既是中國哲學中形而上的概念,又是形而下的基本物質,正是兼具二者之性質,故中國哲學的實踐性性格便有了更加具體的解釋和支持證據。在此基礎上,引入「場有哲學」中的「場有」(field being)概念來理解人作為一種兼具身心平衡、社會歷史關係與宇宙自然相通的存在,既有結構性,又具有動能性。有了這層理解,便容易理解現代心理治療中重要的「在場」(presence)概念,並與之對話。本文認為人的「場有」是「在場」的條件,唯有此,治療師和當事人才能夠真實「相遇」,並使得「療癒力」得以展現自身,即所謂「身心復元」,進而達到人的境界提升與發展。

  • 期刊
  • OpenAccess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ease, PTSD)是一種由重大情緒事件引發,所產生的一連串生理與心理過度反應。其中在患者的認知缺損方面,情節記憶功能降低是相當受到關注的一項症狀。由於眾多研究證實,前額葉皮質對於情節記憶處理相當重要,而臨床上亦發現PTSD患者前額葉神經活性減少。此外,在中醫上可用來治療PTSD的逍遙散,也經動物實驗顯示可以影響前額葉皮質區域中,多種神經生化系統。故我們合理地預期,在PTSD的病理機制當中,情節記憶與前額葉皮質應該佔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尚未有一神經機制理論,可以完整地描述情節記憶與PTSD的關係,以及解釋某些中醫藥物在其中扮演之角色。因此我們在本文中,回顧了關於PTSD以及情節記憶神經迴路的文獻,企圖提出以前額葉皮質為核心的PTSD病理機 制理論。我們認為,重大情緒刺激可能造成前額葉皮質的功能降低,因而使得患者的記憶功能失調。而逍遙散這類的中醫治療,就針對前額葉腦區產生效果。最後,提出了驗證性的實驗,以指引將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針對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處遇與社會偏見進行反思,並藉此發展有關高齡婦女生育的積極論述,以提供延遲生產婦女正向思維與支持力量。本研究分兩部分:一、針對國內成立最久、成員最多的懷孕、育兒交流網站「BabyHome」及研究者成立的臉書社團中,有關高齡生產的討論進行觀察;二、針對15位生產年齡超過35歲的婦女進行訪談。研究發現,高齡生產被建構為一個具高度風險,必須仰賴醫療介入與監控的過程,而這些論述透過醫生、媒體及日常人際網絡的傳輸,成為多數婦女對高齡生產的常識,並在整個孕程中進行自我監視與規訓。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高齡母親也經常面對社會異樣眼光,造成另一種高齡生育的焦慮與障礙。然而,訪談亦發現,高齡產婦實際生產與育兒經驗,恰能緩解高齡風險的迷思,建立正面論述。本研究認為,年齡並非生育的主要問題,重要的是個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條件。如何營造積極、友善的醫療和社會環境,才是在高齡生育的趨勢中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