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61.16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近年來西方心理學家對心理學發展取向提出強烈批評。綜合各家所論,心理學以往發展的困境乃是由於:(1)自哲學心理學到科學心理學對人性解釋的理論始終紛歧,以致無法形成常規科學條件;(2)科學心理學自始即標榜自然科學而缺獨立意識;(3)強調科學方法,忽視人性特質而陷入削足適履困境。有鑑於此,今後國內心理學的發展,勢不能再行全盤西化,而應在本土文化基礎上選取西方心理學精義,針對國人心理特質研究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理論與應用心理學。最近筆者與北師大孟慶茂教授嘗試在改革中小學教學以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目的下,提出的四會能力教學構想,希望對應用心理學本土文化取向的研究也能發揮一點拋磚引玉作用。

  • 期刊
  • OpenAccess

經由本土化研究建立本土心理學的呼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兩岸三地即已時有所聞,惟對「本土」或「本土化」的概念並不明確。到90年代末期台灣部分心理學家提出三地論的概念(楊國樞,1993),認為港、台、大陸三地因長期隔離,社會形態各異,故而主張三地華人社會的心理學者,應各自建立自己的本土心理學(台灣本土心理學、大陸本土心理學、香港本土心理學)。此種純以地區為前提的心理學研究取向有待商榷,原因是如將心理學視為研究人性特質的科學,並將心理與行為視為人性特質的表徵,顯而易見的是,影響心理與行為的文化因素大於地區因素。基於此義,本文提出採用心理學研究本土文化取向的建議,並試圖從心理學思想的演變中分析探討此一建議的合理性。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是一篇批判的研究紀要。文化心理學的出現對於本地學術圈而言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為了開啟某種討論,作者選擇以「本土心理學」來作為討論此一問題的開端。由於本土心理學採取的文化認同發生某種難題,也就是說,研究主體對於自身的命名變成一個難以理解的問題,因此作者從「我們是誰」的批判自省來進入核心的討論。本土心理學原是「兩種學科」分野之下的產物,但在當時的發生脈絡中,學術社群本身表現了不自覺的「東方症」以及「西方症」,使得認同發生錯亂,並以難言的「中國」症狀現身。當時的學術反省雖曾套用emic/etic的理論來企圖自圓其說,但作者認為emic/etic理論本身的「國籍」卻無法用「本位/客位」之說來予以安置-這就是文化心理學可以介入並超越的自我理解方式。

  • 期刊
  • OpenAccess

將心理科學視為有機生命的社會活動予以回觀反思,我們可以看到心理學在自然科學實證典範的籠罩下,相關的質性研究仍互相援引積累而隱然生成一股學術力量。心理學質性研究從回應社會變化、研究典範轉移、科學哲學思潮衝擊等學術氛圍中,反身思辯而在認識論定位上逐漸清晰起來,進而能在心理學史的脈傳圖像中指認出自身身世,接引至人文科學心理學的傳統。這樣的釐清工作也幫助我們更知道心理學學科的生命發展以後的可能性。 「反思性」是人文科學心理學中最核心的學術活動。反思性不僅在研究上是個複雜的多層次概念與實踐活動,也將人文科學心理學的主體性、研究關係、認識論位置、知識想像接引至社會關聯性,而將心理科學朝向實踐一個善美的社會的學術圖像。

  • 期刊
  • OpenAccess

學術應該是有熱情的,本文希望能呈現這些冷知識背後的熱情後台。不同時代下的生活熱情,也因為這些熱情讓一些社心學者願意「冒險」去探究一些可能是無釐頭的新題目。回顧這些早年開創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社心學家們,當初推動他們的動力來自於他們的熱情。熱情來自於他原來的生活脈絡,熱情亦在社群團體中延續開展。這些都說明了原來的社會心理學是一個有熱情的學科。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家不只是要做「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能社會實踐,影響別人。然而,現代社會心理學對方法的刻意追求不僅對每個研究者的工作會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對這門學科的整個體系也有消極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已變成了根據方法界線而不是實質問題來劃分的學科。以致文獻都充滿了除了能證明研究者技術高超外什麼都不能證明的研究。 90整個年代開始,一些歐陸的社會心理學家們開始出版「批判社會心理學」(Critical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一些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們亦開始出版「應用社會心理學」(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無論是「批判」或「應用」,都是希望能持續這個學術領域原有對人及社會的熱情,另闢蹊徑走出一條具人性且對社會有幫助的路。當然,對這些人而言,對單一研究典範的批判思考是必要的,對單一文化意識型態的批判思考也是必要的,當然對經驗的觀察與反思更是要的。反觀在台灣的我們,似乎還得更努力,得透過更多人持續的努力,熱情才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