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2.122

大專體育學刊/Sports & Exercise Research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運動訓練可增強體能並保持肌肉的健康來對抗人體老化。運動後,不健康的細胞被免疫系統清除後必須再生新細胞來適應新的挑戰,進而提高體能與生存能力。重建過程需要大量的碳與氮資源(合成DNA與蛋白質)用來再生細胞。這個汰舊換新過程實際上是透過發炎反應,將產生疲勞與疼痛感 (Tidball, 2005)。因此,運動訓練如能及時提供同時具有碳與氮資源的蛋白質,將產生加快運動恢復與消除疲勞感的效果。評估適合運動訓練用的蛋白質來源應特別考量它是否能被身體快速吸收,這比蛋白質的含量多寡更重要。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很多,乳清蛋白 (whey protein)是目前公認適合運動訓練的蛋白質來源。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可被人體快速消化吸收。運動後延遲蛋白質攝取時間,可造成恢復時間延長,不利疲勞恢復(Levenhagen et al., 2001)。特別對於超過 70 歲靠運動訓練防止肌肉流失的高齡者(Esmarck et al., 2001)與經常挑戰肌肉的年輕運動員(Cribb & Hayes, 2006; Levenhagen et al., 2001),蛋白質補充時間與吸收速度對運動訓練的效果很重要。來自於牛奶分離出來的的乳清蛋白在此目的上提供最佳的選擇。蛋白質補充不僅對正在進行運動訓練的人很重要,任何處於細胞再生需求很大的生理狀況下,例如兒童成長與成人生病時,都比較需要蛋白質。但蛋白質應攝取多少是一 個非常重要問題。蛋白質攝取不足顯然會阻礙成長與體能恢復,蛋白質攝取過多卻加速老化同時增加癌症死亡風險(Levine et al., 2014)。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對 19 歲以上的每日建議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為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 0.75公克,即70公斤體重每天建議吃約53公克的蛋白質才足夠;美國標準則訂在每天每公斤體重應吃到0.8公克(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Subcommittee on the Tenth Edition of the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1989)。過去這些標準的訂法並不太具有說服力。因為他們不是根據壽命(或死亡率)的結果來訂。而是用短期或長期的氮平衡這個間接指標,作為判定好壞的標準。最新的大樣本長期追蹤研究顯示當人處在生命期體重下降的階段(69歲後),蛋白攝取量高者壽命較長,但對於年齡體重處於成長期介於 50 ~ 65 歲間的成人,蛋白攝取量高者壽命反而較短 (Levine et al., 2014)。動物研究結果顯示減少熱量攝取使壽命增長的原因主要透過蛋白質攝取減少,而非醣類與脂肪的因素(Solon-Biet et al., 2014)。因此適量蛋白質攝取是決定健康與體能很重要的因素,應取得平衡。對於中年人蛋白質攝取占總熱量攝取的10%以下,在壽命與癌症風險降低上有最佳的結果,但生病時要攝取增加以加速恢復。運動訓練後乳清蛋白需要吃多少?對於86公斤進行重量訓練的人,蛋白質攝取量增加到20公克即達到促進蛋白質合成的最大極限。多吃並無法產生更好的效果(Moore et al., 2009)。類似的研究顯示運動後攝取類似的量(每公斤體重吃0.2公克)在5小時之後全身蛋白合成率可維持高於空腹狀態(Moore et al., 2009)。這些結果很清楚的顯示即使對於經常挑戰肌肉的年輕人,並不需要攝取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訂定給一般人的攝取標準。然而,對於肌肉處於減少期的高齡者則須加倍攝取。以71歲的高齡者為例,重量訓練後須攝取每公斤體重0.4公克才能達到跟年輕人相同的蛋白合成增加效果(Moore et al., 2014)。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建構並驗證影響臺灣路跑賽事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之整合模式。本研究綜合影響賽事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相關文獻,編製「臺灣路跑賽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量表」為工具,選擇臺灣具代表性路跑賽事之參與者為對象,採合目標取樣方法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556份。所得資料經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獲得結果如下:一、本研究理論所發展之模式適配度良好;二、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對滿意度,目的地意象、參與動機、過去經驗、滿意度對參與意圖,滿意度、參與意圖對再參與行為皆有顯著正向之影響;三、各變項對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的解釋力分別為67%、70%及79%,顯示各潛在變項對整體模式的解釋力均良好;四、本研究所建構之模式以另一樣本進行交叉效度評估亦符合標準,亦即本研究發展之臺灣路跑賽事再參與行為模式具有穩定性。綜合而論,本研究所發展之路跑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模式具有良好預測效果與解釋力,且具有跨樣本之穩定性,此項發現可作為補充運動賽事或運動觀光事件滿意度與參與行為理論之參考。此外,路跑賽事策畫與辦理宜提升賽事意象與目的地意象,關注參與者之動機、過去經驗及滿意度,並將上述變項作為路跑賽事規劃與推廣之重要衡量指標。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是以Aneshensel的社會壓力理論整體性觀點來檢視運動員在競技運動情境中面臨到的社會壓力來源、種類,以及反應。以8位具備選手身分,以及曾經有參與過大型賽事(例如: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國際比賽等)為研究對象,利用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員社會壓力歷程包含社會階層、長期壓力源,以及社會壓力反應。社會階層包含教練、父母、隊友以及非重要他人;長期壓力源包含角色緊繃、社會地位不一致、利益分配;社會壓力反應包含認知、情意、行為反應。本研究結論:對運動員而言,在訓練或者比賽過程中,仍然面臨許多壓力,且可能容易造成運動表現的下滑、產生負面情緒,或者不適當的認知反應,這些現象值得各個訓練團隊重視的議題。

  • 期刊

大學運動員通常會經驗到生涯轉換的挑戰,因為大部分人的運動生涯已經接近尾聲,而生涯準備程度會影響到這個時期的心理反應和生涯阻礙知覺。本研究目的以跨理論模式為基礎,探討不同生涯準備行為階段者在生涯因應策略、自我效能、運動員認同感、生涯阻礙的差異;並探討不同的行為階段改變者(前進者、不變者、後退者)在這些變項上的變化。以大學體育院校競技科系三、四年級學生運動員542名為研究對象(男生344名、女生為198名,平均年齡21.6 ± 1.3歲),進行問卷調查;八個月後再從中招募146名四年級參與者(男生92名、女生54名)進行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75%參與者的生涯準備行為階段落於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從思考前期到維持期,積極的壓力因應策略越多,自我效能知覺越高,生涯阻礙知覺越少。在追蹤調查則發現61%的四年級運動員生涯準備階段維持不變,25%往前移動,14%有後退現象。而往前移動者最主要的特徵為自我解決能力提升,有後退現象者則是使用較多的負向情緒因應策略、知覺到較多的自我效能減退和生涯阻礙知覺的增加。本研究結論:以跨理論模式探討大學運動員的生涯準備狀況有其合適性,大多數人在三年級結束時的生涯準備行為已經穩定。生涯準備行為的階段與壓力因應策略和自我效能有密切關係;而消極的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涯阻礙知覺的增加,可能導致運動員生涯準備行為的不足。本研究發現提供有用的訊息給大學有關單位去發展一些針對大學運動員的生涯輔導課程。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整合Martin, Moritz, and Hall的心智意象在運動的應用模式和Holmes and Collins的逼實(physical, environment, task, timing, learning, emotion, perceptive, PETTLEP)意象模式做為研究架構,探討不同動機意象型態結合逼實意象介入對高中優秀射箭選手自信心、狀態性焦慮及正面情緒的作用。以五名高中射箭選手為對象,並用單一受試者多重基準線A-B設計進行實驗介入。基礎期間(A期)不介入任何意象訓練,僅藉由問卷測量瞭解實驗參與者狀態自信心、狀態焦慮及情緒情形。經過基礎期至少八次測量後,接著進入介入期(B期)。介入期間則以一般支配動機意象(motivational general-mastery, MG-M)、一般覺醒動機意象(motivational general-arousal, MG-A)結合逼實意象模式進行介入,以瞭解受試者在經過介入後各變項之變化情形。介入期間,受試者聆聽完意象指導語及進行意象練習後,隨即填寫三份問卷及進行射箭技能測量。實驗結束後,以社會效度問卷瞭解受試者之意象介入情形。所得資料以視覺分析法及C統計法進行資料分析,以探討意象介入之實際效益。研究結果顯示,逼實意象模式結合MG-A 及MG-M動機意象型態,能夠有效降低運動選手焦慮水準,亦能在五位運動選手中提升四位的正面情緒及提升三位的自信心。因此,研究結論為,逼實意象結合動機意象型態使用,能夠有效提升高中射箭選手的心理素質。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比較三種不同墊步模式對女子籃球選手膝關節負荷之差異,以做為專項運動訓練與競賽指導之參考。以18名受過籃球專項訓練之高中甲組女子籃球選手(身高:167.7 ± 5.0公分、體重:60.4 ± 5.6公斤、球齡:7.1 ± 1.2年)為對象,使用Vicon Motion三維動作分析系統、Kistler測力板系統及Biovision肌電系統同時進行數據擷取。運動學及動力學資料皆以非軸心腳著地時間標準化為100%。結果顯示在非軸心腳著地階段,單腳墊步的內旋力矩峰值大於雙腳墊步及原地墊步,且當內旋力矩達到峰值時,單腳墊步之屈曲角度小於雙腳墊步及原地墊步。在股直肌與股二頭肌的共同收縮上,單腳墊步比原地墊步有較低共同收縮比率。本研究結論單腳墊步有較高的膝關節內旋力矩峰值與股直─股二頭共同收縮比率,若戰術需要高頻率的使用單腳墊步,建議需要改變著地策略,增加膝關節屈曲角度。或是加強訓練腿後肌群的強度,以減少膝關節運動傷害的機會。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心跳率控制方式進行12週的上坡(6%)高強度間歇訓練(uphill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uHIIT)及水平中等強度持續訓練(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MCT)對於中年過重男性的身體組成(體脂肪百分比、淨體重)、代謝症候指標(安靜血壓、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及心肺耐力指標(最大攝氧量、無氧閾值與力竭時間)的影響。訓練前、後,25位中年過重肥胖男性(BMI > 24)先測量身體組成與代謝症候指標後進行漸增強度測驗評估心肺耐力指標。前測後,受試者隨機分配至uHIIT組(心跳率控制強度為90% HRmax,運動2分鐘休息1分鐘共7次進行約20分鐘)、MCT組(心跳率控制強度為65~70% HRmax,運動約40分鐘)與控制組。進行每週3次為期12週的訓練後,再接受相同的測試1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控制組,uHIIT組與MCT組的最大攝氧量(VO_2max)、無氧閾值、力竭時間、臀部脂肪皆顯著改善且uHIIT組在VO_2max增加量顯著高於MCT組,血壓、體脂肪百分比、腿部脂肪則僅有uHIIT組顯著改善。本研究所得結論為uHIIT與MCT皆可改善中年肥胖男性心肺耐力,但uHIIT對於減脂與血壓的改善較為顯著,其餘代謝指標受到運動的影響較小,減脂效果uHIIT的運動效益優於MCT,建議運動時應重視運動強度。

  • 期刊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黑大蒜補充對長跑選手抗氧化與抗發炎之影響。以7位高中長跑選手為本實驗之受試對象,雙盲交叉設計分別進行14天黑大蒜或安慰劑補充,並在第15天進行一萬公尺運動測試,於補充前與運動後,採集血液並進行超氧化歧化酶(SOD)、總抗氧化狀態(TAS)、麩胱甘肽過氧化酶(GPx)等氧化能力指標,與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白血球數(WBC)等發炎指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一萬公尺運動測試後黑大蒜組體內抗氧化參數顯著低於安慰劑組,發炎情形中白血球數指標在黑大蒜組中顯著低於安慰劑組。本研究結論:黑大蒜補充可以顯著降低抗氧化指標SOD、TAS與GPx活性及白血球數量,有效維持體內之抗氧化能力及降低運動後發炎情形。

  • 期刊

運動引起的肌肉痠痛與發炎,為疲勞感的主要來源,通常伴隨體能下降。營養增補劑指正常飲食以外用來增強體能的口服補充品。服用哪些營養增補劑可以減少運動過程疲勞或縮短運動後肌肉痠痛時間以增強體能,為當前熱門的體育議題。評估運動疲勞並不適合用血乳酸濃度增加來斷定,應測量體能才能直接證明疲勞程度。只要氧氣供應充分,運動後乳酸很快速地由肌肉移除,血乳酸通常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即返回運動前濃度。長時間耐力運動過程肌肉肝醣耗盡是疲勞產生的主因,但此時乳酸產出並不會增加(因乳酸來自葡萄糖的無氧代謝),因此無論是運動過程中的疲勞與運動後兩至三天後的延遲性肌肉疲勞疼痛的現象都不太可能是源於乳酸堆積。此外,肌肉收縮過程所產生的乳酸流經血液經過Cori cycle和糖質新生作用機制可提供肌肉外組織(例如心臟與肝腎)額外的能源來產生ATP,有些學者反而認為乳酸是正常人體延遲運動疲勞的重要機制(Nielsen, de Paoli, & Overgaard, 2001)。肌肉發炎是運動後肌肉疲勞疼痛與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不過,肌肉痠痛現象也是保護身體的一種預警機制(McHugh, 2003),可提醒身體適度休息,以利恢復過程順利進行細胞汰舊換新。受試者在執行單次60分鐘75%最大攝氧量腳踏車運動後,自由基與細胞發炎激素介白素TNF-Alpha、IL-1ß (interleukin-1ß, IL-1ß)、IL-6 (interleukin-6, IL-6)明顯增加,同時在24小時後肌酸激酶 (creatinine kinase, CK)值也明顯升高。自由基與IL-6有助於受傷組織動員血液中的幹細胞與活化肌肉內的衛星細胞(satellite cells),進行肌肉細胞新生,且係透過一氧化氮自由基訊息傳遞機制(Tidball, 2017),對於肌肉恢復扮演重要角色。列舉幾個營養增補劑研究供讀者參考:Shimomura et al. (2010)的研究中證明蹲舉運動前補充支鏈氨基酸可以有效地預防或降低運動引起肌肉疼痛,也能改善運動後續肌力下降的現象,同一時間發炎指標明顯上升的程度降低;高強度離心運動前同時食用支鏈胺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BCAA)與牛磺酸(taurine)可以延緩肌肉疼痛及損傷程度(Ra et al., 2013);運動前石榴汁、β-羥基-β-甲基丁酸(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 HMB)或肌酸補充也有類似效果(Pimentel et al., 2011)。不同補充時間點,如運動後優質蛋白質飲食 或者是維生素C都有降低肌肉疼痛效果(Thompson et al., 2003)。補充維生素C中和發炎過程產生的自由基對訓練後耐力體能增加反而有害(Gomez-Cabrera et al., 2008)。雖然魚油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發炎效果,離心運動前魚油補充沒有減緩肌肉疼痛效果(Gray, Chappell, Jenkinson, Thies, & Gray, 2014)。上述營養補充劑研究部分成果是沒有重複性(replicated)實驗的支持,因此尚需要更多研究成果支持。年齡及人體荷爾蒙環境可影響訓練後肌肉量與肌力發展,尤其合成性荷爾蒙如睪固醇(testosterone)、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胰島素成長因子(insulin growth factor-1, IGF- 1)與胰島素(insulin)濃度可隨年齡下降。高齡者肌少症(sarcopenia)指肌肉量與肌力下降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機轉尚未完全被清楚地了解。營養補充配合重量訓練對抗肌少症為重要介入手段 (Paddon-Jones & Rasmussen, 2009)。肌少症通常發生於背景發炎指數較高(systemic inflammation)、性荷爾蒙與生長激素及IGF-1下降之老人。因此,抗發炎的營養補充選擇配合阻力運動訓練被視為未來可以預防和改善衰弱及肌少症的產品開發方向。過去人體研究證明阻力運動可改善肌肉量與肌力(Liu & Latham, 2011),Koopman et al. (2006)研究指出正常碳水化合物額外添加蛋白質或補充白氨酸使肌肉合成的速率加快。在高齡化社會,抗肌少症的運動營養策略是值得研究的議題。另外在運動競技上,有哪些特殊營養增補方法可縮短發炎修復時間,應可有效地提升選手運動競賽成績,在未來運動科學應用上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期刊

臺灣地處東亞島鏈要塞,在亞洲以至於全球區域的政治、經濟與軍事的競合過程之中,因應世界變遷情勢,亟待研究建立具有國際觀的運動發展地緣戰略關係,以期在兩岸與國際飄搖紛亂的時代困境中,透過運動手段,創造運動員發展環境。本研究目的是通過探討現行蓬勃發展之羽球運動產業,展現國家正向發展之時代意義與價值,以利國際地位提升;並且藉由盤點羽球運動特性與臺灣資源,建構臺灣國際羽球聯賽策略論述。以地緣戰略為理論基礎,透過文件分析與田野訪談,提出臺灣羽球運動國際發展策略方向。研究結果指出:一、羽球運動的發揮須具備綜合性能力,臺灣選手長年擁有國際頂尖競技能力,但缺乏國際戰略目標;建議應朝向縱橫捭闔,開展有利我國羽球自主聯賽之國際戰略模式邁進。二、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東亞羽球超級聯賽紛紛成立,為避免我方選手單打獨鬥,臺灣羽球運動可善用自然地理的重要性,擺脫政治情勢的對峙,擴大運動的營運範疇、建立事業網絡與積聚核心資源。本研究結論:適時打造有地緣戰略觀的國際羽球策略聯盟、聯賽及相關產業與文化活動,藉由擴大全民運動,以發展競技運動,促進運動產業,並且形成運動文化之整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