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6.18.48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Journal of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組,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238
0.238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社會 15
教育 34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索性暴力連續犯(Sexually violent predator,SVP)之特質及其危險因子,以提供未來診斷、鑑識、治療、監管及刑事法律上的參考。本研究結果有以下之重要發現: 性暴力連續犯之突顯特質如下:相對於一次犯,其成長過程中曾遭受性侵害、性猥褻的經驗較多,侵害者包括連續犯的親人及非親人;他們有更多的早發性犯罪史;情緒穩定度也較低;表達溝通能力較差。在生活習性上,連續犯較常更換工作;平日有性幻想習慣者較多;犯罪前此群體看A 片及犯案時模仿A 片的比率較多,且在犯案前有預先準備的也比一次犯更多。 在犯案時行為上,連續犯較一次犯,作案時多帶有武器;犯案當中有勃起的亦多,同時會反綁遮眼及拿走被害人物品以當作紀念;且有較高比率會毆打受害人;而犯案持續的時間較長;在犯案後亦多會恐嚇受害人。 當使用羅吉斯迴歸分析以尋找最適模式時,發現有六個變項為最具預測力的鑑別因子:在早期曾被猥褻過、犯案時會模仿A 片情節、案前有預備作案、案發時有偏差之性行為、第一次犯性侵害行為被發現的年齡小於十八歲、犯案時毆打受害者。

  • 期刊

本研究探討受虐婦女於家庭生活中,在受虐與母職雙重壓力下的母職經驗為何。為求研究的可信度,本研究採用三角檢視法,首先探用多重收集資料的方法,包括深度訪談、參與觀察、閱讀個案紀錄;其次增加重要關係人為訪談對象如女兒,以豐富訪談資料。本研究的重要發現有:1.母職與婦女受虐經驗有正負影響,負向影響為:施虐者以小孩的安全作威脅、懷孕生產坐月子期間也受到施虐、母職將受虐婦女困於虐待關係而無法脫離困境;正向影響為:母愛成為受虐婦女承受更多、生存下去、反抗暴力、甚至逃離暴力的正向力量。2.受虐婦女面臨四項母職困境,包括沒錢沒權難以給孩子好的照顧、母職的孤立無援、無法避免孩子受創、難以挽救母女關係的破裂等。研究者建議社會福利體系與婚姻暴力防治體系,必須對受虐母職困境提供適切的因應措施。

  • 期刊

自從師大性侵害案與中正大學性騷擾案揭發以來,已過近十個年頭。此期間,性騷擾事件成為社會矚目以及媒體追逐的焦點之一,相關的法案有了修改,校園裡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勞委會、台北市政府、台北縣勞工局、高雄市勞工局、 行政院所屬各部會等組識都相繼成立「性騷擾評議委員會」,性騷擾事件有了更多的申訴管道,這是台灣女性主義與女權運動者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性騷擾概念之法理化主要是源自西方菁英,近年來大力引進台灣社會,那麼,西方與本土遭逢之際,是否與本土社會文化脈絡中的相關概念有所衝撞或互補,它們又如何影響性騷擾事件的處理過程,這是本文主要的探討目的。 本論文藉著主要三個及其他發生在校園中的學生及教師同儕間的性騷擾案事件之調查與處理過程中,發生在受害者、加害者及調查員、相關處理人員等之語言敘說、心理及行為反應,層層揭露本土組織文化、社會結構及文化脈絡中攸關性別之刻板觀念、語言歧視、情慾自主、權力結構及思維模式等之特殊現象。希望藉著對本土文化中關於性別、組織、社會文化之深度反思,提供未來關於性騷擾之教育、懲處、立法及進一步研究等之參考。

  • 期刊

做為意識型態和實踐方式的東方論述,據薩伊德(Edward Said )指出,是涵蓋三個互相重疊的領域,一是歐美和亞洲間不斷變動的歷史與文化關係;二是西方自十九世紀以來研究東方文化傳統的學科;三是一個現今西方世界,基於其政治上的急迫性,稱之為東方的區域,以及和其相關的意識型態、假設和想像。東方論的這三個層面間的共通點在於那條分隔東方和西方的界線,與其說分界是自然的事實,不如說是人為的虛構,薩伊德稱之為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實則,在東方論述的操作下,東方的真實性被僵化成古老的原型,東方淪為據以鞏固西方殖民自我(colonial Self)的沉默他者(the silenced Other)。本論文由東方主義出發,鋪陳當代西方女性書寫如何援引、挪用東方論述的精神,以女性他者(female Other)凌駕種族他者(racial Other ) ,生產女性東方主義的文本。薩伊德曾指出東方主義(orientalism)本身是個全然男性的領域,顯然薩氏忽略了帝國主義的女性觀點。由法國作家莒哈絲(Marguerito Duras)的自傳小說《情人》(L’Amant)、美國作家朵塔格(Susan Sontag)的〈中國之旅>(Project for a Trip to China)以及華美作家湯亭亭的《中國男人》(China Men)中,本論文試圖探究西方女性文本裡的中國符號及想像,以作為薩氏《東方論》 的補充篇。

  • 期刊

婆媳與母女之間,存在著許多互動上的矛盾,其中有婆婆對媳婦的權力關係,媳婦對婆婆的角色義務,也有成年子女與母親之間的反哺及依附之情的延續。兩代之間在情感與角色責任的拉扯下,往往會因各自不同觀點間的衝突而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本研究目的在指出婆媳/母女之間常見的觀點差異,並探討影響這些觀點差異的可能原因,本研究訪問了12個家庭中具有女兒、媳婦、婆婆和/或母親等角色的女性35名。從她們的訪談資料中擷取對相同家庭經驗的不同觀點。研究結果顯示,婆媳與母女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關係的界定、照顧的職責及子女的教養等三方面;而世代之間若出現「讀到對方所處的情境」、「自我隔離與超越」、「有關鍵的第三者介入」,或是「生活中的危機與轉機」等情況,則會為這些觀點的差異帶來覺察與改變。

  • 期刊

本文主旨是探討造成男女名字差異的文化與社會機制,剖析名字與性別之間的理論意涵。研究問題有二:第一,男人的名字和女人的名字有那些差異?第二,兩性名字的差異和性別角色、性別階層有何關連?本文發現,男人的名字和女人的名字的確很不一樣,主要表現在字庫、集中程度、意象三方面。第一,男女有著幾乎完全不一樣的字庫。從本文所使用的分析資料發現,在前四十個最常出現的次名單字裡,男女的共用字只有一個。其次,男女次名單字的集中程度並不一樣。男人的名字重複性低、內在變異性大,女人的名字重複性高、內在變異性小。第三,男女名字各有不同的意象。男人的名字表現了對於個人品德學識和家國事務的重視,女人的名字則以感官化和飾物化為主。兩性名字的差異印證了現實生活中男女有別的性別角色,強化了男尊女卑的價值觀念。簡言之,名字並不是一種客觀中立的辨識標記,而是一種經過建構的分類和社會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