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9.177

語文與國際研究/Languag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文藻外語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以中間語言之立場分析外國人的第二語言日語文習得過程研究近年來頗受重視,本研究LARP at SCU是以台灣東吳大學日文系學生為對象,擬採集就學期間四年之作文與訪談錄音之語料為研究對象,從記錄語料中可就音聲、語彙、文法、談話、溝通之各角度整理分析日語能力發展過程,並探討有效促進及提昇日語教學之具體方案建議。 此次以92年9月入學新生於進入課程學習半年後進行每個月一次的語料採集,至93年7月共進行了五次的採集記錄。語料之採集與記錄。其順序為(l)寫第一次作文(題目統一,600字內)(2)朗讀作文(錄音)(3)隨後訪談(以回想法述說了解語言表達之過程構造,針對作文內容進行確認,提醒誤用處促進修正)(4)寫第二次作文(看第一次的原稿,寫出修正後之文章)(5)將兩次作文與文字化之後的聲音語料儲存電腦語料庫。過程中教師之「隨後訪談」對作文之修正效應如何,本稿以三學生二教師之五次語料進行研究。 研究發現「隨後訪談」之回饋方法可分為三:(l)明示法(2)暗示法(3)暗示明示法。教師提議修正處有:(1)表記的錯誤(2)語彙選擇的錯誤(3)文法的錯誤(4)表達法的提昇。從修正率及往後維持期間看回饋方式則發現,暗示法高於明示法;修正率與誤用種類亦有關;本文針對五個月的語料記錄,由「隨後訪談」前後兩次作文之變化探討教師回饋法對作文之修正影響,並看短程與長程之效應。建議教師在寫作指導中針對「誤用」宜先以暗示法提醒,應為較有效指導模式。

  • 期刊

全球化是當前影響世界各國社會發展與國際政治的重要因素,全球化也往往被許多國家保守派人士視為等同於美國化,遂導致反美主義蔓延。杭廷頓在分析全球國際局勢變化時指出,後冷戰時期的國際衝突將是以文化為導向;文化相近的國家容易整合利益並形成結盟,而文化差異較大的國家之間發生衝突的機會也大。九一一事件發生後,許多人士認為杭廷頓的理論正確地預測了國際局勢的發展方向,也將該事件歸因於文化衝突,更認為是回教基本教義派對於美國勢力與文化的反撲。若延續此一思維,世界各地反美主義的興起乃是文化衝突的必然結果。 然而仔細分析當前反美主義的發展與形成,吾人不難發現強調以軍事力量為後盾的美國強勢外交政策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而蘇聯瓦解後的後冷戰單極國際體系也間接地促成了反美主義的蔓延。反美主義在世界各國有不同的形成背景、意涵與表達方式,若以文化衝突的單一解釋是難以說明問題的本質,而現實主義所強調的權力政治仍應是反美主義的癥結所在。

  • 期刊

史迪威是影響二次大戰後中美關係的關鍵人物之一,對中國軍隊之組織結構、成員素質、訓練方式等下過踏實的研究工夫。同時對中國人的民族性和習俗慣性,中國人的思考邏輯和行為模式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和熟悉。擔任駐華武官四年,史氏撰寫了此一時期大部分之「密檔」報告,其對情勢之分析與研判,內容精闢,頗得其所屬部門之長官讚賞。但對中國人及中國當時的政治人物-尤以對蔣介石-則有不少曲解偏頗與嘲諷批判。史氏此種見解或已為其日後與蔣氏之不歡而散,埋下伏筆。本文就史氏報告中明顯偏執之部分予以評析,期能釐清現代史中之中美關係的某些疑惑。

  • 期刊

塞林卡之中介語理論的重要之處在於它指出了語言學習者的外語並非是對目的語(target language)雜亂無章的、錯誤的模仿。它和其母語(mother tongue)及目的語一樣,是一個語言系統。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和跨文化交際的關係看作語言和文化關係的一種延伸。 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詳細地論述了語言和文化的性質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指出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正因為這樣,語言的學習也和文化的學習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第二語言習得離不開跨文化交際。 論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在一次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中國學生的英語語用失誤所作的初步分析,並以此為根據,指出了在現階段中國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即離開文化單獨教學生外語是絕對無法消除母語給學生的第二語言習得所造成的影響。中國的外語教學往往容易忽略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而這應該成為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本文的後半部分重點論述了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掌握中介語和跨文化交際之關係的重要性,從而將文化教學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高到與外語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培養同等重要的地位。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外語教學中如何更有效地納入文化教學的一些方法。作者指出,文化教學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灌輸,更多的是文化意識的培養和所學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只有在我們的外語教學中這樣做了,才能有效地促進第二語言的習得,使語言學習者的中介語系統更接近目的語。 最後,本文再一次強調了中介語和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重要性。當然,因為篇幅有限,論文不可能詳盡論述這一研究的方方面面,只是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中國外語教學界對跨文化教學的重視。

  • 期刊

新聞反映社會現況,同時也呈現給大眾更多相關的國內外生活訊息。它正如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告訴我們想知道的,以及我們應該知道的消息。儘管如此,新聞報導的主觀性與客觀性一直以來都是廣受爭議的話題。 不少學者指出所有的新聞報導,從新聞的選擇、採訪、撰稿到播報都具有某種程度的主觀性。然而,其他的專家卻認為要達到新聞的客觀性並非不可能,對所有的媒體記者而言,它就如同是海上的燈塔,引領著所有船隻正確且順利地航向其目的地。

  • 期刊

本篇論文主要在探討中文、西班牙文副詞在否定句中的表現。首先,我們分別介紹中文、西班牙文的副詞。例如:我們發現到,西班牙文的副詞,其結尾為-mente在形態上的表現與中文裡一些形容詞加上詞綴‘地’變成副詞相似。之後,我們藉由句法上的分析,觀察副詞在各自語言裡跟否定互動的關係;最後,就我們所看到的現象,從形態學、句法上做個研究比較。

  • 期刊

近來商用德語在德文教學中愈來愈重要,因為愈來愈多的德文系學生希望將來能在商業界中發展其事業。一個與德國有關連的公司更甚於文化部門,提供給他們的是更多的工作機會。以商用德語為方向的學生必須要全然地準備好將來雇主所要的需求,因此商用德語教學必須導向實務性的商業領域。此一目標需要新教學概念及教學方法。本文的第一部份將概況性的介紹在班級上的實驗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模擬及企劃工作。這種教學方式事實上改變了教師的角色。文中也將介紹在課程中使用的教材,此教學方法是建立於文藻商用德語課程而形成的特別設計。第二部份將說明及討論商用德語課程下的學生能力及授課目標。

  • 期刊

俄漢或其他英漢等雙語的翻譯詞典對於外語學習和對外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這種重要性和所謂的詞典的正確性具有一定條件和範圍。對於那些具有文化意義的詞語而言,翻譯詞典所給出的解釋一般只是字面意義的解釋,並假定兩種語言的概念體系是完全等同的。這種解釋一般並不告知讀者詞語所可能具有的,有時是非常重要的、豐富的文化意義。當我們說,душа, сердце表示“心”的時候,我們應該意識到此“心”非彼“心”。當我們(以漢語為母語)和俄羅斯人談論人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談論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個主題?在一定情形下我們必須知道душа, сердце與“心”的語義與表徵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