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3.97

語文與國際研究/Languag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文藻外語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技術學院˙大學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所需培育人材,並與職業社會作銜接。因此,在課程規劃上較重視進入社會工作後,可立即運用的知識技能之養成。與就業有密切關連的職業教育及實務課程,本研究將之稱為「教育中職業的關連性」。從相關文獻探討中發現,由於技術學院˙大學的教育目標較偏重職業教育以及與今後就業有關之實務課程,因此學生在選擇專業科目時也較偏重「實務及應用」課程。並認為,由於是技職體系,所以在課程安排上與授課內容更應與社會時事、今後就業作有效地結合。本研究以技術學院˙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生為對象進行追蹤調查,從大學教育中的職業的關連性的觀點,探討畢業生初期職業能力的形成與應用日語系課程之銜接。

  • 期刊

第二語能力的增長,對第一語(受試者的母語或強勢語)是否有負面的影響(Disadvantage),是學界非常關注的議題。Gollan等人(2008)和Ivanova和Costa(2008)的研究指出:在以‘第一語(受試者的母語或強勢語)’進行圖片命名作業(Picture Naming Task)時,‘第二語能力較高者’的命名表現劣於‘第二語能力較低者’。學者提出‘分散頻率假說(Divided Frequency of Use Hypothesis)’和‘第二與干擾假說(Cross-Lanfuage Interference Hypothesis)’來解釋研究結果。本文的目的即在檢驗(1)擁有不同英語程度(第二語)的兩組中文為第一語(母語兼強勢語)的受試者,在以中文進行圖片命名作業的表現上,是否真有顯著的差異與(2)上述兩假說是否可解釋本文的結果。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英文能力較高者與英文能力較低者,在以中文進行圖片命名作業的表現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和Gollan等人的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的第一語是其母語兼強勢語,因此兩組受試者的第一語能力是相當的,而兩組的不同只在第二語的能力上。反觀,Gollan等人的兩組受試者,除了第二語能力上有明顯的不同之外,其第一語的能力上也有明顯的不同。因此,第二語能力之外,受試者第一語的能力,或許也是決定其第一語是否‘受到’或‘免於’分散頻率假說影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和Ivanova和Costa的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本研究兩組受試者接受測驗的當下所處的社會語言環境(Sociolinguistic Environment)皆明確意指:‘第一語’才是此情境中最恰當的使用語言。反觀,Ivanova和Costa的兩組受試者接受測驗的當下所面臨的社會語言環境,卻可能導致‘第二語能力較高的受試者’認為‘第二語’才是該情境中最恰當的使用語言。因此,第二語能力之外,受試者在接受測驗的當下所處的社會語言環境,或許也是決定其第一語是否‘受到’或‘免於’第二語干擾假說影響的重要因素。

  • 期刊

本研究針對台灣EFL低成就學生之段落寫作,比較「直接訂正法」與「語意重述法」兩種寫作回饋之成效。本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高職學生,共56名學生全程參與這項從2009年9月到2010年1月的研究。進行修改寫作時,教師對實驗組使用「語意重述法」,學生比較原稿語老師保留學生原意但改寫成符合英文語法的段落,並將發現的文法錯誤記錄並自行訂正;對照組則運用「直接訂正法」,學生審視老師直接在上面訂正的原稿。經過看圖英文段落寫作的前測與後側、實驗組與對照組後測結果比較、以及針對實驗組的訪談,研究結果如下:(1)整體性評量上,「語意重述法」對學生改進寫作較為有效;(2)兩組中程度較差之低成就學生進步程度均優於程度較好之低成就學生,尤其實驗組之程度較差者進步程度猶勝於對照組的;(3)「直接訂正法」對減少學生文法錯誤之功效優於「語意重述法」;(4)絕大多數參與者認為「語意重述法」有助增進寫作能力。論文最後提出此研究在教學上的意涵。

  • 期刊

西班牙於1936至1939年歷經三年浴血內戰後,走入近四十年的佛朗哥將軍(El General Franco)法西斯獨裁政權。直至佛朗哥將軍死後,政治邁向民主自由的時代,然輿情卻鮮少揭示反獨裁及反法西斯主義的理念,令人頗感驚訝。近年來方有較多文學作者著文批判此一殘害人權的黑暗時期,其中當數馬奴耶˙李巴斯(Manuel Rivas)算是箇中翹楚。李巴斯在1995年出版的短篇小說<蝶舌>“La lengua de las mariposas”中,以筆墨深入刻劃內戰前夕駭人的情境與人性面對死亡時的恐懼、無助與怯懦;緊接於1998年出版的小說《木匠之筆》(El lapoz del carpintero)中,闡述內戰對峙的衝突情境,並洞燭與歌頌潛藏其中的善良人性;在2006年出版的《焚書》(Los libros arden mal)中,作著自評為「法西斯主義本質之旅」,則展延前兩部作品之主題,大力著墨獨裁政權邪惡的本質探討。因此,本研究計畫從文學的角度討論歷史和回憶,探討李巴斯如何在其文學創作中,尤其在時間架構和人物上揉合真實歷史與文學虛構,以再現二十世紀受內戰影響及法西斯獨裁政權的西班牙。

  • 期刊

本研究以一套含有網路自學及教師和學生會談之20小時的特別學習課程,來探討參與者的英語溝通能力和意願。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在GEPT模擬測驗中每個項目都有進步。CEFR問卷顯示,參與者也較會於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來溝通,尤其是在描述人物、地點、財產、計畫與安排、個人經驗和提出建議方面。87%的參與者一致認為,他們更願意使用英語與他人溝通。總之,設計一個友善的網路自學及與真人互動學習環境,可以提供學習者一個更樂於說英語的途徑。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檢視是否傳統學生對老師即時行為反應在課堂上的溝通意願與非傳統學生有所不同。結果顯示傳統學生與非傳統學生對於老師即時的口語和非口語行為有不同的要求。傳統學生的溝通意願與老師即時的口語和非口語行為呈現正相關,非傳統學生的溝通意願卻只有與老師即時的口語行為有顯著關係與老師的即時非口語行為則無顯著關係。迴歸分析顯示三項口語行為:“對學生的作業給予回應、使用個人的經驗當例子、讚美學生的表現”和一項非口語行為:“坐在桌子或椅子上”,對傳統學生的溝通意願其解釋力達到顯著水準。然而對非傳統學生而言,只發現三項老師即時的口語行為與學生的溝通意願解釋力達到顯著水準:“對學生的作業給予回應、會用學生的名字稱呼他們、和叫學生回答問題即使學生沒有主動表示願意回答”,其中只有一項老師即時的口語行為是兩類學生共同需求的,那就是對他們的作業給予回應。文末針對本研究結果的教學實務意涵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期刊

《老水手之歌》中,鬼船上神秘女子和死神掌控水手命運,近有文獻研究認為詩人柯爾律治以此呈現殖民地區病原反撲,意在反映當代英國海外販奴之弊病。愛德蒙點出此詩結合奴隸船和痲瘋呼應反奴役話語,然而詩中未曾提及殖民反奴,其間豐富痲瘋意象仍乏人問津。本文旨在探究《老水手之歌》痲瘋喻意和道德訓示,與聖經和中世紀以降之痲瘋傳統連結,檢視詩中種種天譴概念和恐怖意象。

  • 期刊

為有別於語意學剖析研究趨勢的現況,以助益於語意角色的自動分析為目的,本論文旨在著手開發一個以語意角色、語法功能和詞類之關係互動為基礎,跨語言學子層次之剖析器。此一剖析器之建構主要以規則為本的基礎,輔以其它現有工其所分析出的成果,透過所撰寫的電腦程式處理根據語言現象所歸納出之規則的整合與應用,以期獲致跨層面之語言學訊息。此一工具可區分不同類型子句及轉換構詞語法和語法語意訊息,便利使用者進行自動化的剖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