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09.30

藝術論文集刊

臺灣藝術大學,停刊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十殿閻羅圖主要是描繪地獄之景象,畫面所構成的元素為審判的情景和受刑的慘狀。十殿閻羅是融合了佛、道兩教之冥界觀念所形成的民間信仰,民間俗信閻羅王統管閻羅十殿,人往生後需要通過十殿的審判,生前為善者接引西方極樂世界,而生前為惡者則被判入地獄接受刑罰,十殿閻羅圖通常是懸掛於喪禮法事道場或建醮普渡的場合,而較少以建築裝飾之手法懸掛於建物上,而苗栗輔天宮內置有一組,繪製於彩繪磁磚上的十殿閻羅圖,繪製者為宜蘭的景陽號花磚行,其繪製內容殘酷且怵目驚心,用意在於警示教化,闡述善惡有別的觀念,十殿閻羅圖為為勸導世人切勿罪犯、教化人民的重要依據。

  • 期刊

日本大佛樣式建築是受到中國南宋時期南方的影響,所形成的鎌倉時代重要的建築樣式之一。黃檗樣式建築同樣擁有中國南方的特徵,它在明代末期受到中國的影響,並形成日本江戶時代新的建築樣式。日本這兩種具有中國南系建築之特徵的建築樣式,與福建地區的建築關係更為密切。此外,臺灣的傳統寺廟建築,從明末清初就開始接受閩、粵兩地建築文化的移植,與上述兩種日式建築有頗多相似之處。本文將以日本大佛樣式與黃檗樣式之建築特徵為主要的探討對象,並以臺灣傳統建築中的寺廟建築作為比較案例。試圖從跨文化的視野,發掘中日文化交流上的實體證據,並重新思考臺灣傳統寺廟建築,在東亞木架構建築文化圈中的獨特性與定位。

  • 期刊

傳統建築中精美的裝飾不只見於主題本身,連附屬主題之下的框飾亦有許多嘉作。配合不同的構件和裝飾技法,產生出多種「框」的樣式,位於牆面上的裝飾區域稱為「堵」,壁堵的框樣設計為非對稱性的圖案,裝飾主題有花鳥、博古、螭龍、吉祥圖案等。邊框的雕刻遠看時視覺效果不強,近看時才會發覺雕刻之細緻,配合不同的雕刻技法和位置,採取適宜的搭配,因此本文對現存之廟宇進行田野調查,對壁堵框樣的構圖和題材做分析,希望透過此研究能展現框樣設計的優美和重要性。

  • 期刊

漆線工藝在一般人的「視覺感知」屬「無用設計」,故少有人去探討,相關文獻也很少。本研究以資料蒐集、文獻探討,進行文本分析,研究者實際體驗,詳實記載「技術與材料」施作法則,運用「紮根理論」研究法的邊收集資料進研究,佐以「三角檢視法」依循古法與創新材料,彙總成冊出版。這項即將散失的本土傳統工藝,在地的文化,期許本研究的進行,能來得及為「漆線技藝」作初步的保存。

  • 期刊

隨著體驗經濟的興起,消費者不再滿足於產品機能性的需求,轉而追求心理上的感動與價值認同。在全球化市場的激烈競爭下,融合當地文化特色的創意設計,除了提升產品的獨特性與消費經驗,更能在國際競爭中異軍突起。詩詞,可說是中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萃之一,其內容不只表現文字的精練,在易於吟誦、理解與引發情感共鳴上,更擁有歷久彌新及雅俗共賞的特質,進而讓人產生感動其中的深刻情感與動人美感,這與感質商品的特色:讓使用者產生情感共鳴,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本研究目的即是探討詩詞與感質之間的關聯性,以及運用詩詞為創意發想之商品是否同樣具備感質特質,進而建立詩詞運用於感質商品之設計模式。藉由蘇軾<水調歌頭>為例,一方面說明該詩詞意象中「情」、「理」、「事」、「景」的感質特質,另一方面分析四款以此詩詞為創意發想的商品,結果發現這些商品均具備感質商品中的魅力、美感與創意等屬性。據此結果,本研究建構「詩詞運用於感質商品之設計模式」,透過此模式的執行,讓詩詞本身內含豐富情感及意涵的感質特性,使商品設計者可將詩詞的感質優勢運用於商品設計中,不只能提升商品成質水準,更可強化其文化美學深度。

  • 期刊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燈箱廣告已無法滿足人們求新求變的想法,單向的訊息傳遞方式無法讓廣告與消費者產生情感連結,過度飽和的廣告環境如何有效地傳達訊息給觀者,成為發展上的困境。本研究試圖突破燈箱廣告所遭遇的問題與瓶頸,提出一個廣告結合互動式數位燈箱系統之方法,以Kinect感測方式設計互動式公益廣告,藉由感測觀者的肢體動作來與燈箱產生互動,廣告同時具有表演性及雙向溝通的價值,不但能夠提升觀者注意到廣告的機會,同時也能增加開發利益,創造出一個以感測觀者肢體為核心概念之互動式燈箱廣告系統。

  • 期刊

當劇本轉換為分鏡表的畫面時,無論是在動畫或電影裡,皆是決定前製作階段的關鍵角色。在繪製分鏡時需思考由靜到動態的過程,考量整體的視覺呈現、美感與剪輯的綜合性思考,才能確保在製作階段時達成效率與節省經費。承基於此,本研究以3D電影動畫短片前製作的分鏡繪製為重點,採用訪談法進行驗證。首先進行文獻探討搭配理論整理出分鏡繪製的原則,然後將自行編劇的故事《黃金.記憶》繪製成兩個版本,透過五位專家作為驗證。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之分鏡繪製方法在敘事手法、角色情緒、場景氛圍三方面效果較佳。

  • 期刊

在這個科學時代裡,利用科普的方式來教育民眾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而科普教育方法眾多,本研究將探討議題聚焦在說故事型的生物動畫科普影片上,研究如何在科普動畫中設計出有趣的生物擬人化的表演橋段。本研究分析五部個案以青蛙為主題的商業與科普相關創作,找出每部作品擬人化部份的異同之處,並設計出擬人化種類表,再以此表提高個案作品《桃蛙源記首都曲—黑蒙》高潮橋段的擬人化表現,之後再找尋20名國中男學生進行深度訪談比較修改前後的看法。研究結果顯示:提高擬人化的表現確實可提升國中男學生對於影片的好感度,也不會對擬人化後的青蛙產生誤解,但也不會因為增加影片娛樂度而大幅提升對於相關生態資訊的興趣。

  • 期刊

軋箏一般被認為是失傳的唐代樂器,筆者希望能從其相關文獻獲得軋箏演奏技術上的啟發與參考。經過參閱後,赫然發現它的傳承並未從唐代斷絕!本文盡可能找出各文獻的詳細出處,分列原書與當代出版書籍的詳細資料,並對照原文或比對版本以求正確。再依年代順序介紹與進行解讀,期能看出軋箏的歷史發展脈絡。軋箏的首次亮相是在公元790年春,唐代釋皎然《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時量移湖州長史)》。從唐至宋,軋箏經歷了從「軋」箏至「軋箏」再到形制與箏有異的「軋箏」三階段,由一種演奏方式變為獨立樂器名稱並擁有獨特形制。唐宋時期,無論宮廷、民間皆有軋箏,惟北宋宮廷不能確定是否存在軋箏。演奏形式有獨奏、伴唱、小合奏、大合奏,演奏姿勢有坐奏和立奏。初版《通典》(801年)應是使用「撋」字來強調片竹前後推拉的直線擦絃方向與軌跡,之後《舊唐書》(941年)才改用「潤」字來強調片竹經加工後滑潤的特色,並進而影響後來鈔刻的《通典》亦改用「潤」。「撋」並非「潤」的誤字,並保留加工片竹而追求較佳音色的歷史過程。南北宋相交時期以後,「軋箏」可稱「秦」,也可稱「秦箏」。多名同時並存的狀況,可理解為一物多名。「特殊字元略」、「秦」兩字音義相同( ㄑ一ㄣˊ,qín ) 且可互通。

  • 期刊

跳鼓陣原為我國農業社會的產物,但在後繼乏人的情況下,此項技藝已逐漸沒落當中。舉凡一項技藝得以長存不墜,必有其相當的功能存在,跳鼓陣在民間亦扮演著幾項重要的社會功能,但由於社會演進,跳鼓陣在平日已難得一見。本研究的目的如下:一、籍由文獻整理與歸納來了解臺灣跳鼓陣的歷史源頭及陣式意涵。二、期望藉由相關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探討,提升未來舞蹈作品創作的啟發,並豐富舞蹈創作之內涵。三、提供對跳鼓陣有興趣的同好及相關單位作為參考。本研究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文獻分析法,對所得文獻及資料進行歸納分析、並得到以下結論:一、台灣跳鼓陣的歷史淵源考證,儘管各種說法不一,但研究者認為台灣的跳鼓陣與福建的大鼓涼傘可能有密切的關連;經由閱讀文獻資料後,發現跳鼓陣強調重視團隊精神的凝聚,而不是個人的技巧表現,而基本動作與陣式內容不是和制式的,是可以經由教師自行創造,透過鑼鼓的節奏,營造熱鬧的氣氛, 跳鼓陣在歡慶之餘,其陣式意涵是相當多元的,內在蘊含祈福謝神與鎮邪避凶之意涵。二、期望籍由相關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探討,提升未來舞蹈作品創作的啟發,並豐富舞蹈創作之內涵,發揚此項民俗技藝以傳承本土文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