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152.162

臺灣運動心理學報/Bulleti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Taiwan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367
0.367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體育 5
心理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探討對於在相同力量變化率之下,針對力量的上升與下降過程中,比較力量誤差與牽制力量之影響,藉由不同手指之間的施力行為與大腦電位分析,並透過動作準備期來區分動作策略開始與施力輸出開始間大腦動作電位之反應關聯性。實驗對象為13名大學生,針對右手四指手指之力量輸出,並於特定力量變化率進行等長收縮之增減控制。本研究之實驗以不同之施力變化率及升降施力情境,並分為四個力量分期,每分期均耗時1秒鐘,每次試作歷時4秒鐘,依施力時間順序分別為力量準備、力量上升、力量維持與力量升降轉換。研究結果發現在施力行為之力量誤差方面,四指中以食指之誤差最小;無名指之誤差最大,且四指之力量下降期的力量誤差皆高於力量上升期。在牽制力量方面,以食指的牽制力最小、獨立性最高;無名指的牽制力較最大、依賴性最高;此外,無論在上升情境或下降情境中,主要施力手指之鄰指皆有較高的牽制力量。在腦波電位結果方面,四指當中以食指與中指有較高之腦波電位量;相反地,無名指與小指的放電量較低。本研究將腦波區分為六個時間成分(BP, MP1, MP2, MMP1, MMP2, MMP3),以二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力量開始時期腦波放電量會高於動作開始時期,而在力量輸出前期腦波達到最高之電位峰值。在力量轉換期當中,力量下降情境之動作電位較力量上升情境要高,此結果說明在以相同力量變化率之下,力量上升與下降過程中,手指施力之動作電位在力量誤差與牽制力量存有特定之神經控制機制。

  • 期刊

Gibson(1979)提出生態心理學之知覺與行動配連觀點指出,已存在的環境配當是特定不變的,經由生物體與環境互動,生物體能從豐沛的環境中直接擷取訊息,並做出適配行動。本文綜整攔截行動文獻於任務、情境、及配連程度之典範來驗證知覺與行動配連觀點。首先在任務方面有接或伸攔截飛球、接網球發球、和打擊不同投球種類及位置;再者,實驗情境主要分為實際情境和虛擬實境;最後,高相關的知覺與行動配連包括4種任務:移動接飛球、回擊狀態回接網球發球、揮擊方式判斷投球種類、和全身移動並拿球板打擊投球位置;而低相關的知覺與行動配連則有:站立接球、口語回答發球方向、和按按鈕來對應投球種類,上述結果雖發現,高相關的知覺與行動配連相較於低相關的知覺與行動配連對於準確地接球和判斷來球方向,與適時地攔截和揮擊都有較佳的準確性及攔截和揮擊時宜,但也有部分研究使用虛擬實境為刺激源或受外在變項的影響,造成不支持假說的情形。本文探討攔截行動的知覺與行動配連文獻發現,高相關的知覺與行動配連會調整並幫助生物體偵測或擷取適合的知覺訊息,並支持賦使的知覺是仰賴行動來提供足夠的訊息,而非物理屬性的幾何學或身體肢段的尺度來進行知覺與行動配連的行為。

  • 期刊

動暈(motion sickness)是一種出現頭暈、頭痛甚至是噁心嘔吐等令人感到極不舒服的生理狀態,自古以來一直困擾著人們。現今兩個主要解釋動暈的理論為感覺衝突理論(Reason, 1978; Reason & Brand, 1975)與姿勢不穩定理論(Riccio & Stoffregen, 1991)。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許多科技產品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交通工具模擬器(汽車、飛機、戰車等)常用於訓練新手駕駛、飛行員,這些模擬器的使用,節省了大量金錢與不必要浪費的資源。模擬器伴隨的動暈問題,大大地降低了模擬器的使用效率。相關研究發現實際駕駛經驗、以及年齡因素影響動暈的發生率,亦為研究模擬器動暈時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簡介動暈、及其相關理論,並探討實際車輛或飛行器駕駛經驗與年齡,對於虛擬環境中操控模擬器時動暈的影響。

  • 期刊

過去多數研究已證實健身運動對於身體健康的益處,過去研究多聚焦於生理層面,然近幾年心理層面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健身運動對焦慮性疾患之影響為當代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議題。本文之主要目的即是較全面地回顧健身運動對焦慮性疾患影響的文獻,並聚焦於健身運動、焦慮性疾患的定義、健身運動與整體性焦慮性疾患,以及健身運動與特定焦慮性疾患等議題作論述。本回顧顯示,無論急性或慢性健身運動可促進減緩焦慮性疾患的症狀。總結而言,急性有氧健身運動,或每週2至3次且一次約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改善整體或特定的焦慮性疾患;此外,該效益可能受到心房利鈉尿胜肽與大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等機轉變項的影響。後續研究建議可朝特定的焦慮性疾患型態、實驗設計的精進、急性或慢性健身運動效果、機轉、健身運動內容,以及綜合性介入策略等方向進行,期建立研究者和社會大眾對該議題進一步的知識,達到最終促進社會大眾心理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