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19.217

臺灣運動心理學報/Bulleti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Taiwan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367
0.367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體育 5
心理 5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選手知覺教練塑造的賦權及削權動機氣候、害怕失敗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方法:以212名青少年運動選手為研究對象(男生159名、女生53名),平均年齡16.14歲(SD = 1.13),平均運動年齡為5.44年(SD= 2.87)。採多元逐步迴歸分析賦權及削權動機氣候、害怕失敗對團隊凝聚力的預測情形,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假設性的中介模式與實徵觀察資料之適配程度。結果:削權動機氣候、害怕失敗與賦權動機氣候三個變項可解釋工作凝聚力變異量的19.9%。賦權動機氣候及削權動機氣候二個變項可解釋社會凝聚力變異量的15.2%。中介效果分析顯示,害怕失敗可部分中介削權動機氣候與工作凝聚力關係;但害怕失敗卻無中介削權動機氣候與社會凝聚力關係之效果。結論: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對害怕失敗及團隊凝聚力有不同的影響性,當青少年選手知覺教練塑造的是賦權動機氣候時有利於團隊工作和社會凝聚力的提昇;反之,知覺的是削權動機氣候時將提高選手害怕失敗的動機而不利於工作凝聚力的發展。

  • 期刊

過去實證研究強調了主動性人格對促進個體職涯滿意度的重要性,而環境因素也是影響職涯滿意度的重要角色之一。目的:本研究探討主動性人格與社會支持對臺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職涯滿意度的預測情形。方法:以75位臺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為對象,平均年齡30.19歲。經參與者同意後,填寫主動性人格量表、社會支持量表以及職涯滿意度量表,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與多元階層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主動性人格與贊助商支持能夠顯著正向預測職涯滿意度;而家人支持、朋友支持與教練支持則無法顯著預測職涯滿意度。結論:主動性人格為預測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職涯滿意度最重要的變項,其次為贊助商的支持。建議未來可針對低主動性人格的選手,適時提供輔導與教育訓練,讓選手瞭解主動採取行動與改變環境的行為有助於獲得較高的職涯滿意度。此外,提供相關贊助將有助於職業選手獲得較高的職涯滿意度。

  • 期刊

目的:主要是針對正念、執行功能與運動表現三者間關聯的文獻進行回顧,了解執行功能在正念與運動表現之間可能扮演的角色。方法:透過正念、冥想、運動員、運動表現、認知功能與執行功能等關鍵字在Google Scholar, PubMed, 與華藝圖書館等文獻搜索網站搜尋相關實證文獻。結果:本研究發現運動表現的提升可能與正念促進個體之流暢、專注、幸福感,減少壓力與焦慮,以及降低皮質醇有所關聯;此正念效益特別在精準性運動項目上被發現。另一方面,執行功能與運動表現之間呈現正向關聯,並可能預測運動員未來表現。其中,抑制功能與運動表現的關係最為明顯。最後,正念與執行功能亦呈現正向關聯,與運動表現類似地,正念同樣對於抑制功能有較明確的影響。所以執行功能似乎牽動著運動員的競賽表現,且正念訓練亦可促進執行功能的提升。結論:正念會透過生理和心理狀態而影響運動表現,大腦認知神經之執行功能在其間可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一點值得未來研究加以探討,或許可作為運動員採用正念訓練時的依據。

  • 期刊

成功運動表現時常伴隨著流暢經驗,複合動作計畫模型(multi-action plan model, MAP)結合雙歷程理論(dual-process theories)可利用來探討精準性運動(射擊、高爾夫球推桿)流暢經驗的訊息處理歷程,包含最佳/自動化表現與最佳/控制表現兩個層面,而此模型並無法有效的立即性提供類似流暢經驗的訊息處理之特徵,腦波量測可以彌補這個不足。過去腦波研究探討專家成功表現時,所推論的心理歷程與流暢經驗有許多相似之處。如依據作業的需求,專家能夠有效處理訊息,呈現出彈性且效率化的權衡,產生較適切的身體感知覺。在注意力層面上,專家能夠有效減少與作業無關的外在訊息線索的涉入、排除過多的口語分析干擾、產生趨近自動化的行動-意識狀態;但這些研究並未同時測量主觀的流暢經驗。本文從流暢經驗的心理特徵、MAP模型的角度來描述射擊與高爾夫球推桿在類似流暢狀態時的訊息處理歷程,進而將此兩者類似流暢狀態的腦波活動指標與狀態進行結合,了解其背後的訊息處理機制與類似流暢狀態的關係,提供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 期刊

實證研究顯示專家採用外在注意力對於運動表現會有正向的效益,根據限制動作假說指出專家採用外在注意力策略有助於保持動作趨近自動化以及有系統化的動作效能。然而,「身體意識理論」提出專家在遇到動作需要修正、重新學習、調整的情況下,會採取身體意識的涉入來維持動作效能。儘管這兩種歷程皆有實證研究支持,但過去研究對於身體意識涉入的注意力歷程較少採用高時間解析度之儀器來驗證,腦波測量因具備高時間解析度的特性可以擷取注意力的動態歷程,而且腦波頻率段 Mu節律(8-13 Hz)與身體意識涉入程度有關,此指標可間接測量身體意識涉入的變化歷程。本文係從外在注意力的相關研究發現,指出過去研究可能忽視內在注意力的重要性,並進一步介紹身體意識理論的研究發現,提出專家在特定情境時,可能需要同時兼顧內在與外在注意力才能維持穩定的表現。最後,建議未來研究可應用腦波儀器來驗證此兩個理論,進一步釐清這兩種注意力焦點對運動表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