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11.66

全人教育學報/Journal of Holistic Education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試著從筆者所任教的四所大學中去整理目前國文課程在通識教育的地位,並由此反省大學國文教學內容除了提昇學生的語文程度之外,應該在生命教育、社群意識、環境關懷有所引導,故筆者以「自然寫作」做為教學單元,透過自然書寫作品的研讀和自然體驗,去發掘學生自我主體生命的內涵,並體悟到個體和群體,以及整個自然環境的互動。由此使學生能夠深化生命的厚度,懂得關懷社群及萬物的生存,最後豐富生活的經驗,以文字表述此一歷程,不再視書寫為畏途。本文從四個部份來呈現意旨:一、現今大學的國文教學理念淺論,歸納出大學國文教學對於學生在於語文表達、生命問題的思考、人生意義的貞定、社會文化的體認和關懷,都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及培養訓練之要求。二、自然寫作的意含及課程設計理念,其課程重心在於加強學生的實際體驗與開發感受力。是以透過自然體驗,使學生內心產生感動,進而去關懷、瞭解自然,由此深化自我生命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並以文字書寫此一體驗過程。三、運用於國文教學中的課程設計,以筆者所設的教學綱要,配合自然寫作的五段式教學法呈現。其中以體驗為主,生活實踐為目標。四、自然寫作在國文教學中展現的成效,可從三個層次來分析:一是在語文層次上可以增加同學從親身體會中發表個人之感想,並以語言及文字表達出來,達到訓練學生在語文能力的整合表達;在文學層次,讓同學可以將文學欣賞與當下生活環境結合,加深文學涵養的深度;在文化層次上,則使同學認知人我之間、人與環境、人與文化不可分割的關係,體悟更深刻的生命意義。

  • 期刊

或許有人認為:大學國文課只是中學以來所延續的「第七年國文」,這是極不正確的想法。大學國文課程屬於通識科目,通識科目之核心精神在於人格的陶冶與器識的培養。大學國文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求學階段中最後接觸國文課程的機會。在基礎的語文學習之外,如何利用對人格發展極為關鍵的大學階段,讓學生透過國文課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是國文教學的一大挑戰。教學內容的安排是課程的骨幹,筆者認為單元式(主題式)的課程架構,能在引導學生研讀古典文學作品、汲取古人智慧的同時,更深入認識重要的人生問題,例如愛情、婚姻家庭、進退出處、人生際遇等。筆者根據教學經驗,將教學單元分為五大項,每項下有若干單元。授課教師可依照學生興趣與需求,一學期選取四至五單元作為講授及討論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 期刊

從全人教育的觀點,如何理解和詮釋「人」這個奧秘,影響到生命的學習、成長與發展,以及活出人性生活的品質,而教育者對於人的概念或看法則可能影響到其教育的風格與實踐。如果我們接受這個預設,面對今日台灣社會對全人教育的期待,教會學校的挑戰和貢獻之一在於:如何一方面更清楚地理解基督信仰的人學概念,同時也反思以非宗教性的語言來表達和溝通的可能性。本文從西方思想的脈絡,先提出聖經人學的基本概念,即人是一個整體,且分別從四個向度─受造物、天主肖像、有罪的、滿被恩寵的,以聖經語言來描述,提出簡單的表解與綜合;然後試以非宗教性的、哲學或心理學的方式來表達,並提出某些建議,希望為全人教育的工作者—無論是否有基督信仰,都可以是一種人學預設的參考。

  • 期刊

本文主要透過教導全人教育課程中心「人生哲學」課程的經驗,思考如何建構整全性的全人教育面向,希望提出個人的經驗反思過程,嘗試提供投入全人教育課程中心的師資群,未來規劃課程內涵的可能面向及架構。首先,在前言中會提出現今教導全人教育課程中心「人生哲學」課程所面臨的困境,其次,處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篇第六.二十》)――樂味、知味的不同面向。再來,面對「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篇第六.二十三》)――因材施教的個別化教學。然後,回歸「仁者人也」(《中庸》)――具有人味的全人教育。最後,在結語中針對前言中面臨的困境提出如何突破的可行性。然而,不可諱言地,因撰文時間緊迫壓縮,而文章必須處理的課題又太廣泛,以至於未能善用有限的文字及時間,嘗試處理好面對的課題。而今從發表者轉換成為省思者的角色,藉由撰寫〈從發表〈人生哲學的整全教育面向――知味、樂味、人味〉一文的再省思〉,給予自己再次省思此篇文章尚未處理好的議題,也算是彌補發表文章中尚未言及的缺憾。

  • 期刊

國內通識教育過往普遍將課程劃分為自然、社會、人文科學等三大領域,由之作為課程設計的軸心。今日「核心課程」為通識教育的一項主題;其中,經典人文課程是否可以作為核心通識課程的一項設計,仍舊有不同的看法。是以,本文嘗試論述這項設計的合理性,並且在質疑者的反對下,提出這項設計於今日的價值,從而建議實施這項設計理當留意的地方以及心態。

  • 期刊

本文為「教學行動研究」的報告,是作者對自己在大學通識教育中從事哲學教學經驗的批判性審視,紀錄作者企圖協助學生把哲學理論與生活經驗相聯結的課程規畫與教學試驗。文中描述作者在通識教育中從事哲學教學所遇到的困境,試圖脫離困境的各種教學試驗及自我檢討,以及試圖把美學課程規畫成行動/問題解決導向的構想及實踐。本文除了提供以兒童畫為例探討美學理論的行動學習方案外;並展示課程規畫過程中的思想轉折;以及進行961學年度教學實踐的反思,提出本課程下階段進行「行動研究」時自我觀察與反思的議題。

  • 期刊

從多元的面向進行藝術作品欣賞與脈絡詮釋,兼具習作體驗的課程安排,使學生對該藝術風格特徵與源由產生深刻印象,並拓展其藝術的視野、終生學習的興趣、鑑賞力與人文素養,是筆者在全人教育通識課程中的教學策略。西洋現代藝術中的野獸派,忽略造形的準確性並強調以強烈簡單的色彩抒發情感,相當適合各種程度的學生進行習作體驗;表現主義繪畫則無懼物象的強烈扭曲變形,充滿人文關懷與自身思想情感的表達,讓學生領會到:藝術除了愉悅感官之外的另一個更崇高的境界。進而引發更深一層的社會與自身關係的省思,培養接納不同思維的胸襟與悲憫他人的同情心。學生經由習作體驗與師生對話,抒發出內心各種情感,其中有部分學生在畫中反映出焦慮的心聲,不僅獲得創造的樂趣,也打開了紓解壓力的窗口。課程中所設計的開放性問卷調查,以質性研究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對於藝術的認知、審美的角度、欣賞藝術品引發的所思所感,在該單元授課前後有相當大的變化,對於人格陶養與人文關懷的啟發具有實質意義。

  • 期刊

「慈濟」的涵意是慈悲濟世,慈即是「compassion」,濟即是「relief」。慈濟的「人文」理念與慈濟四大志業發展的脈絡息息相關,溯源於濟貧予樂的慈善,推展至醫病拔苦的醫療工作,再延伸到作育英才的教育,最後由大眾傳播媒體的大愛台,將慈濟的「人文」理念傳到全世界。慈濟的人文教育是以培養「人品典範、文史流芳」 之人才為目標,證嚴上人的教育理念認為,小學階段的教育如同小樹苗需要向下紮根,強調生活教育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中學階段就像小樹幹成長的方向,因此要讓中學生瞭解人生的方向;大學教育就像一顆長成的大樹,要懂得盡本份,為人付出回饋社會。因此不論大中小學的校訓皆是「慈悲喜捨」,都注重「感恩、尊重、大愛」精神的培養,將培育「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及無所求付出」的社會人才為目標。校園內將人文教育融入課程及環境當中,一般課程包含慈濟人文暨服務教育、醫療與社會關懷、生態保育、解剖與人文及茶花道等。潛在的人文教育則融入於食衣住行各方面,包含學生社團活動、各項校園活動的內容設計。校園環境的硬體規劃,以成為綠色大學為目標,處處可見的靜思語,成為最佳的人文涵養教材。

  • 期刊

「共融經濟」的概念於1991年興起於巴西,為天主教團體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盧嘉勒見到拉丁美洲貧富懸殊的情況而提出的一種嶄新的經濟行為方向,旨在藉由不同的公司和企業的合作、共融以及濟貧(特別是那些被排斥以及被遺棄的人群),建立一個嶄新的人類團體。為實現這個理想,「共融經濟」特別看重不同文化與團體之間的平等、差異,以及合一,這個概念則須由在團體之間實踐「給予的文化」起始。這樣的經濟概念乍看之下與一般理解之下的人文教育毫不相關,不過,在這個以利益為主導的社會中,它對於人文教育的發展卻顯得相當地重要。因為,它能夠藉著傳遞互助、分享與給予的文化概念,破除既有社會經濟模式帶給人的負面影響。透過「給予的文化」的建立可使課堂中出現一種新的氛圍,學生之間分享彼此所學,並以所學以及同儕之間的互助與共融,學習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這樣的概念可幫助學生在人文化成的階段裡,發展並培養對於「他人」與不同文化的尊重,同時可透過人文素養的建立,在進入社會之前穩固個人與他者相處的基礎。本論文擬以「共融經濟」的文化概念為起始,析論如何在西洋文學的課程中以此概念,透過教授文學經典,引發同學思考「人」與「他者」的問題,並藉由彼此的給予、互助建立一個共融的團體意識。

  • 期刊

本論文介紹在法國家喻戶曉的《貝洛童話》以及其中教育的理念。首先概述作家成書的背景,再闡釋每篇故事的內容與寓意,以彰顯童話的深度與廣度,並提出一個以童話落實全人教育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