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38.125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Research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404
0.40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教育 12
圖書資訊學 1
傳播 1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工程系所學習者學習能力、學習策略、遠距教育實施,以及數位教材輔助,對其學習成效之影響,並建立諸此影響因素對學習成效的預測模型。研究團隊先就因素建構組(n=173)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建立各變項的適切因素結構,再以因素驗證組(n=1,150)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並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自變項)能透過遠距教育實施和數位教材輔助(中介變項)對學習成效(依變項)產生顯著的影響。其中學習能力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優於學習策略,而數位教材輔助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優於遠距教育實施,這些研究結果均對工程教育在實施遠距教育時,有實務應用上的意涵。

  • 期刊

因現代化科技進步之影響,透過電子媒體進行即時教學與學習已經超越傳統教與學的空間。教育部「數位學伴線上課業輔導計畫」中,大學生的參與,讓弱勢兒童能夠借助科技的力量獲得應有的資訊素養與課後學習機會。數位學伴線上課業輔導團隊有效組織現有的人力資源,提供服務機會,讓參與的大學生(線上學伴)建立應有的態度與知識。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線上學伴)之態度成長分析之指標。研究以參與數位學伴線上課業輔導的大學生為對象,分析學生參與服務之態度成長。透過一系列問卷項目,建構態度分析之指標,蒐集學生問卷調查反應資料。研究總共蒐集1,182名線上學伴反應資料。主成分分析結果歸納出6個構面因素:(I)社會關注與責任、(II)服務行動、(III)自我要求、(IV)人際互動、(V)服務前瞭解服務族群、(VI)服務中瞭解服務族群。因素的解釋總變異量為68.15%。就應用方面,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數位學伴計畫學生社會參與之指標應用之參考。

  • 期刊

本研究以多媒體認知學習理論為基礎,探討不同的多媒體呈現模式與學習者的認知風格對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採2×2二因子準實驗設計,以43位國小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實驗的自變項是多媒體呈現模式(動畫加旁白、動畫加字幕)和認知風格(場地獨立、場地依賴),依變項為學習成效。首先進行認知風格測驗,依據施測結果選取研究對象與分組,之後讓研究對象同時接受水循環多媒體教學實驗,並接受成就測驗。研究結果發現:一、不同的多媒體呈現模式與學習者的認知風格無顯著的交互作用。二、不同的多媒體呈現模式對學習成效無顯著的影響。三、場地獨立學習者學習成就測驗表現顯著優於場地依賴學習者。這顯示學童之認知風格在多媒體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基於研究結果提出與建議給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探究的方向。

  • 期刊

隨家庭結構朝雙薪、少子化轉變,具同儕互動、認同與自我挑戰的網咖,成為青少年喜愛的娛樂休閒場所;且高年級學童身心正處於開始叛逆或學習社會化之際,本研究欲瞭解家長管教方式、同儕人際關係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網咖消費行為之影響。研究發現:三成五的新北市板橋區學生曾有前往網咖消費的經驗,且大多數曾上網咖的學生會和同儕一起前往;再者,男生、低社經家庭、單親與隔代教養家庭的學生曾經去網咖的比例較高;且男生顯著在每週消費時數、消費頻率、消費費用較女生多。而不同的家長管教方式對學生接觸網咖的經驗、以及消費時間皆有顯著差異;不同程度的同儕人際關係傾向的學生在網咖消費經驗、消費時間與頻率也有顯著差異。

  • 期刊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不同科別的大專學生對社會性科技議題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北部某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五專一年級的學生美容科兩班90人以及護理科兩班100人,合計190人為對象,教學科目為必修的生活科技課程。活動內容以2008年在中國大陸發生的毒奶粉事件為題材。教學期間為兩週,於9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10~11週實施,以自行開發的問題解決測驗為評量工具。結果顯示護理科和美容科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沒有顯著差異。在高低分組的表現方面發現,高分組的同學普遍對學習及活動的評價表現正面的態度;然而低分組的同學則普遍表現負面的態度。在組員結構方面,高分組的組員通常在班上成績都比較前面。在任務分配方面,高分組比較主動思考以及查詢資料;低分組則偏好找答案,較少思考,而且答案比較偏向表面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