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66.214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年各部落開始規劃著如何促進部落觀光、興建大型建設及硬體設備,然而,在全球化、現代化之影響,傳統文化漸漸勢微,又必須吸引遊客前來,並提供大量的旅遊需求,讓各部落相互競爭、相互模仿,使得同性質部落越來越多,原住民文化也越來越商業化。我們更應該回歸到部落文化的源頭,內化「自我文化價值」,增加文化的認識及認同,重塑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及豐富性,如此才能使其生活脈絡、文化的蘊含與特質、地方特性等,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1958年,一個泰雅族的部落─Ryohen(流興),全部落決議遷至今日之Ropwe(金岳)部落,遷村後除了土地、產業、經濟等問題接踵而來,傳統文化更面臨衰退之危機。觀看舊部落空間含有祭祀、慶典、生命禮儀、生活、娛樂等文化意涵,如今,舊部落卻埋藏在荒煙漫草中,破壞了族人一向遵循的Gaga律法,也切斷了傳統文化的延續。 因此,本研究透過訪談當地耆老、居民及專家學者,以及至Ryohen(流興)進行現地探勘及田野調查,並藉由文獻回顧相互整合、印證,瞭解llyung Klesan(南澳群泰雅族)之遷徙史,勾勒出各部落之關係位置與特殊性,並在不同時期的事件中產生之不同角色定位、功能與其對外關係,進而建構Ryohen(流興)部落之文化、生活、空間之記錄與生命經驗。將其記錄作為文化傳承之基礎,及與舊部落搭起橋梁之關鍵,更促進舊部落空間再利用之契機,未來規劃成為Ropwe(金岳)部落獨特之文化及產業發展,甚至影響至其他部落,保存南澳山區珍貴的文化資產與再發展計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921地震於1999年發生後迄今(2010)已十年有餘,相關重建工作亦已告一段落。本研究認為於此一階段則須以不同的面向與觀點,重新反思台灣社會與環境面對災害的課題。近年來於國際學術及實務上逐漸以社區為基礎積極進行災害防治研究,本研究期望針對921災後重建社區,透過脆弱性與回復力概念的應用,並以專家問卷及社區訪談等學理及實務的分析,審視社區面對災害及其重建之影響因素及其脈絡關係。 研究結果表示災害敏感區、社區社會網絡關係、防救災意識、觀念及知識技能與調適回應等五項因素同時受到專家與社區居民的重視,係構成社區脆弱性與回復力的重要內涵;然而,研究結果顯示專家與居民對於脆弱性與回復力的認知與關注有所差異,例如社區是否發生大規模災害、弱勢族群、經濟議題、防救災設施或特殊人文資產等因素。對此,本研究認為社區對於指標論述多涉及整體與網絡的概念,個別因素之所以產生作用力係與其他因素有所關聯;反觀本研究對於專家意見之調查係單就個別因素予以直觀思考跟經驗判斷。因此,雙方於個別、整體兩者之間有不同的切入觀點。此外,專家較重視直接影響社區脆弱性與回復力之因素,而社區居民重視的是一種內在、自我的關係或本質。 最後,從指標因素的探討過程中,進一步提出影響社區脆弱性與回復力的兩個向度:縱向的歷史過程與脈絡、橫向的社會結構與機制。前者涉及地方文化的積累與延續、自然形成的集體機制,以及社區內部社會的次群體關係等三個作用關係。至於後者,本研究提出結構認知與結構調節兩個運作機制,探討社區於重建過程的內在意象,其結果確實對於重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1996年台北小劇場聯盟爭取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做為小劇場展演的空間至今已十年,本研究試圖彙整十年間文化場館的委外經驗,探究委外經營政策上的矛盾,並提出文化政策上的相關建議。 研究內容分為三大部分,一為釐清閒置空間轉為藝文使用之歷史脈絡,二為檢視現有文化場館委外經營至今所面臨的問題,並從中找到新的公私合作方式,三為釐清牯嶺街小劇場所肩負的歷史意義以及其與社區之關係,說明小劇場如何利用自身專業與社區建構一個日常生活溝通的場域,重塑居民對於牯嶺街小劇場的認知。 研究發現牯嶺街小劇場之所以為小劇場發源地,除了政治上的順水推舟外,更重要的是老舊建築先天的物理性質與地理位置決定其空間適合做為劇場使用,且三任經營者對於小劇場的發展不約而同有相同的見解,牯嶺街小劇場扮演了家的角色,提供劇場工作者一個可以停留駐足的地方。從過去牯嶺街小劇場委外經營的十年經驗得知,財務問題一直是委外經營最大的爭議點,本研究建議文化場館之建物修繕與活動補助應分開,讓各自有足夠的預算去執行,本研究認為文化場館申請之活動補助應用於藝文推廣與社區活動,另一方面引入容積移轉概念,籌措場館修繕之經費,促成公部門、企業/開發商與經營者三方合作關係。牯嶺街小劇場委外經營至今,逐步發展出一套可行之文化場館經營模式,若將之套用於台北市其他委外場館,容易讓文化場館出現去脈絡化現象,本研究認為文化場館的委外經營都有強化在地關聯的必要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許多便利食物的研究將重心放在便利性對現代社會造成的影響。但僅從便利的層次討論泡麵,會無法理解做爲食物的獨特之處。透過深入訪談喜愛吃泡麵的受訪者,討論泡麵和日常生活飲食的社會關係之間的互動。並透過區分「垃圾」食物與「便利」食物二個部分討論其中的飲食經驗。 人透過次數、數量、頻率與烹調方式等應對,對物的意義進行轉換。除了向健康靠攏,也向邊陲的「不健康」發展,享受吃「垃圾食物」的快感.便利性並非單向切斷食物中的社會關係,而是提供人再組織飲食中的社會關係的可能,並幫助人重新掌握身體與食物的關係。 身體做爲經驗與行動的起源與依據,如想吃與吃什麼的慾望、動力、烹調技能等,也是社會作用的場域,包含健康的身體、烹調勞動的角色、習慣的口味。身體形成人和物互動的基礎,影響誰來烹調,如何烹調,是正餐或點心,吃的頻率,在那吃和誰吃等。吃「不健康」的快感改寫商品文化中建構的享樂方式。便利性提供回應在各種空間限制下依然能滿足身體飲食需求的可能,在食物選擇權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中,吃「不一樣」的食物成爲抵抗與重拾快感的方式。在移動的經驗中,習慣的口味重新連結人與地方的情感。只有理解食物選擇中的意義,才能進一步理解爲何及如何改變食物與人的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長者的居住問題逐漸浮現,在地老化是多數人共同的期待,但是硬體空間能否承載這樣的概念卻是個大問題,本研究採用立意抽樣尋找居住於台北市4-5樓無電梯公寓,不選擇進入機構,而是留在現居住宅進行安養與接受照護的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進行個案研究。研究發現影響高齡者進行現居住空間改善的因素有三大面向:(1)空間特性,包含住宅權屬、公私介面處理、既有空間設計難以變動等問題;(2)使用者個人屬性,使用者會考量經濟狀況,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決定改善時間點,大多數使用者皆是直到失能後才開始思考如何處理與改善居家環境;(3)支持系統,現有的住宅修繕補助、修繕資訊、協助者與改造施工單位等系統都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本研究建議應增進各專業職種的合作,設置整合性的服務輸送系統,協助長者進行住宅改善施作及申請相關補助方案,並應積極透過各種管道推廣老年居住安全觀念,鼓勵人們在進入老年期前便開始規劃改善居住空間,讓高齡者可以健康且安心的在自己熟悉的空間中安養晚年。

  • 學位論文

容積獎勵乃政府推動都市更新的重要誘因工具之一,惟目前都市更新容積獎勵之計算方式皆以固定比例方式計算,缺乏對不同區位條件作因地制宜之彈性考量。為彌補目前容積獎勵評估所需計量分析方法之不足,以及兼顧財務誘因與環境貢獻之平衡考量,本研究將以每單位容積獎勵所發揮之社會效益最大化,建立一合理的容積獎勵評估模式。假設個案之財務資料與社會效益為固定,本研究透過環境貢獻所需的獎勵社會成本最小化,以達到效益最大化之目標,於相關計畫審議時提供個案間相對合理之容積獎勵建議值。 本研究以台北市所實施的「獎勵都更實施者參與環境改善計畫」所提供之容積獎勵額度作為個案探討對象,以獎勵改善環境所需的社會成本最小化為目標函數。並以綠地公園之闢建作為環境改善之研究範圍,新闢之綠地公園對於周遭單位房價的提升當作為環境貢獻程度之量化衡量方式。 透過實例模擬發現,座落於高綠覆率之士林區都市更新案,該案提供新增綠地之環境貢獻度相對較低,環境貢獻度僅111.18%,容積獎勵額度經過環境貢獻度之加權僅從16.96%微幅增加至18.83%,顯示此容積獎勵評估模式能夠根據周遭既存綠覆面積等情況,調整該案之合理容積獎勵額度,以形成個案不同之獎勵效果。 本研究所建立之評估模式其操作方式不同於傳統之制式容積獎勵計算模式,加入了環境貢獻度的考量,使容積獎勵評估角度更多元以及彈性更大,並追求容積獎勵之效益最大化。希冀未來透過本容積獎勵評估模式所求之容積獎勵額度,達到政策推動之有效性與效率性。本研究之容積獎勵評估模式貢獻主要有三:一、透過容積獎勵評估模式可提供兼具有效性與效率性的獎勵額度;二、對於高低不同綠覆地區能有不同之獎勵效果,提供個案間相對合理之容獎額度;三、本評估模式可於改善窳陋環境計畫之審議進行時作為參考。 由於本評估模式僅透過單一目標函數進行操作,其參數以原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之財務資料為主,建議未來可建立多項目標函數以進行求解操作,同時達到社會成本最小化與環境貢獻效益最大化目標。並可進行容積獎勵項目之全盤檢視,以評估目前相關獎勵之必要性。

  • 學位論文

本文為一建築歷史評論。現今臺灣建築史研究對象分工日趨細密,但誠如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所言,所有的劃分都具有政治目的(Hobsbawm,2002),聚焦單一議題或放大研究範圍會對歷史產生不同的認識。本研究採取沃爾夫(Eric R. Wolf)的觀點,認為世界是一個群體,而非許多獨立文化體系的總合(Wolf, 2003)。故研究方法以現有的各項研究成果為基礎,進行多面向的比較觀察與詮釋,包括各家對於建築本身的評論,以及建築以外,但有助於理解時代背景的各種資料,期能更貼近事件本質。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產生後,線性歷史進程的思考模式被打破,如氣候變遷即為無法預料的衝擊,但確實會改寫歷史走向。解讀歷史的人能做的只是資料回溯並給予解釋,並不能預知未來;歷史的轉折總是出現在史家的意料之外。從建築發展的角度來看,現代主義風格與形式的產生與迅速普及即為不可預期,雖然後世可以從種種跡象如材料技術的發展、社會需求等支持條件稱其為水到渠成,但也有可能不會發生。「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就是另一條可能的道 路選擇。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在三零年代裝飾藝術沒落,現代主義取得主流位置數十年之後的今日,符合多元文化需求的裝飾藝術風格再於世界各地死灰復燃,箇中因素令人玩味。是故歷史無絕對因果,本研究重點即為找出影響裝飾藝術成因的各種可能性,並從本質解釋該風格衰敗又復生的潛力。 回頭審視當初因現代主義的強勢和政治正確而消失的裝飾藝術,諸多生成背景其實近似於現代主義:(1)反對因襲的歷史折衷語彙直接沿用。(2)工業革命後,材料與技術的演進所促成的風格改變。(3)借由博覽會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而發揚。也有許多不同之處:(1)帶有具文化意涵的符號性裝飾。(2)對空間只有氛圍塑造沒有格局改革。(3)現代主義去地域化,追求國際普同,裝飾藝術恰好相反。回顧裝飾藝術諸多歷史成因,則會發現其中還藏有更多意涵,值得今人重新探索。 「空間」的理解是二十世紀建築史的敘事重點。在西方建築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形式與風格的爭論已使人厭倦。現代主義解放了空間的自由,也使建築的表情無聊,於是有了後現代虛無的反動,但其去脈絡的符碼擷取卻又難以為繼。時至今日,現代主義已然失去早年的社會主義理想,其純粹形式成為富人彰顯品味的象徵,落入精神虛無的精緻細節追逐。其對空間本身的改革理想也喪失,淪為房地產包裝商品的話術,1972 年Pruitt Igoe 國宅的摧毀,除了象徵現代主義的形式死亡,實則進入失去社會改革理想的另一個輪迴。在此同時,最初應運資本主義而生,商業性格濃厚的裝飾藝術,反而因為其易學易懂的各種豐富的風格特質,有機會成為普羅大眾重塑兼具美學品味與文化意涵的精神救贖。

  • 學位論文

台灣各地的節慶,從九零年代中期以來蓬勃發展,各縣市、大小鄉鎮吹起辦活動的節慶風潮,中央或地方政府以各種主題主辦的節慶熱鬧非凡。在這波風潮中,「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 folklore & folk game festival),被視為地方政府辦節慶的模範生。自1996年開始舉辦到2007年宣布停辦的童玩節,其中除兩年因腸病毒、SARS停辦,歷經十二年辦理了十屆。綜觀整個童玩節所經歷的成功、停辦、復辦生機的起伏,就是一個大型文化活動在台灣的本土實證經驗。 宜蘭童玩節成功的重要環節,就是組織制度和創意的關係。宜蘭童玩節可以持續十二年,並且普獲認同的原因,是因為其創意和品質能掌握節慶形式的本質,以及台灣節慶的特色,又在各種可見的創意上融入了地方的特點。本研究發現,不同的主辦與決策會產生不同的節慶內容,和不同的社會關聯性。節慶活動會隨著決策角色的轉換,有不同的問題定義,但最終價值仍在於,一個被社會所接受的節慶活動要能發揮它的創意、維持品質與特色。事前良好的規劃、研發,還有地方政府的角色如何維繫這些功能,讓它在組織的運作中發揮出來,是最重要的關鍵。

  • 學位論文

我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在1995 年6 月28 日公佈實施,這部被稱為「居住憲法」的法令實施,代表了傳統民事法學在對應都市住宅居住與空間使用上,邁入了新的思想。而就空間與法律之間的關係而言,更是一種重新再思考的結果。 本文分別從公寓大廈共同管理的生活公領域、實質公共空間以及私領域等各種生活空間模式,探討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法律體系的模塑過程。由於原有民法體系對待空間乃置之於財產權標的此一角度下作觀察,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實施後,我們可以透過公領域或私領域的再建構發現, “泛社會化”的考量表現在公寓大廈的制度中,更為明顯。從家宅私密性的被突破,到共有產權強制共用的效果,實質公共空間的強化,均在在顯示公領域已經藉由空間的財產本質,轉成為著重於使用價值的層面,而有了完全不同的考量面向。 在“空間轉向“的風潮下,法律對空間再建構的修正,在處理空間與人的關係上,仍有極大幅度需要调整,而法律對空間的想像,只有在更貼近當下社會的需求時,法律所創造出來的”想像的空間“,才可能符合制度運作後,真實的生活空間。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台北城中市場街區為田野地點,試圖了解其人潮興盛的原因與存在的價值。而在城市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了城中市場街區出現特別的現象:來這裡逛街、消費的人,不一定只是因為需要,有些族群是藉由逛街、消費的過程,重溫記憶。以這樣發現作為出發點,找尋發生的原因,便將研究分成兩個部份:一是空間形成的歷史地景追溯,二是找出人在這空間下因消費而衍生的活動與記憶。 城中市場街區的歷史,經歷曾經是清朝城內西連艋舺、北連大稻埕最繁榮的市街;日治時期為供給日人日常所需的商業街道;民國光復初期外省高級購物街。這樣的歷史,空間上所閱讀到的是承襲的、延續的,但瞬間變換的是活動在街區的人與活動:從清朝官方、地方商賈人士,到日治以日人為主的消費地景,到光復後瞬間充斥的外省難民而出現的消費地景。 而訪談習慣於城中市場逛街消費的族群,記憶是他們一直回來逛街消費的主因,也是現今城中市場街區的特有現象。而承襲歷史的分析,這樣的現象是因光復後外省難民大量注入城內地區所產生的消費地景而出現:因特有的地方共同記憶而回到地方消費、逛街。 在城中市場街區這樣特別歷史下出現的空間、人文地景,正是老舊街區--城中市場街區的價值,所以保存空間與記憶、延續這個區域消費活動地景,是面對接踵而來的都市更新應考量的面向,最後將歷史分析與訪談結果以都市更新的角度來討論,歷史街區應做怎樣尺度的保留,才能使街區價值得以保存,族群得以持續回憶、逛街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