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8.79.88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報導從愉虐實踐者經驗出發,試圖藉由真實、懇切與平實的報導,一步步帶領讀者走入愉虐的世界,進而了解與認識這個次文化社群。 本報導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章到第四章試圖從各種不同面向,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愉虐文化。報導中包含多名實踐者的親身體驗、愉虐文化歷史和特殊的性別現象等。讀者將可發現,愉虐並非只是「疼痛造成快感」的單純模式,當中更涵蓋精神和權力的複雜交流過程,以及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故事。 第五章到第七章則關注愉虐社群與社會互動的動態過程,除了描繪大眾與學界如何看待愉虐行為外,也納入愉虐社群推動社會認同的脈絡和內部成員之間的矛盾。此外,常見的愉虐方式「繩縛」,也在最近幾年以藝術形式走入公領域,廣為民眾所認識。 第八章則為本報導進行反思與結語,總結愉虐社群現階段的處境、比較與過去的差異和其未來走向等。 透過八個章節的報導,除了為台灣愉虐次文化留下真實紀錄,也期待增加社會不同社群間的相互理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數位時代,紙本流失、讀者習慣改變,傳統媒體面臨前景不定的挑戰。對於媒體轉型數位,過往研究從企業轉型角度提出產品延伸、市場開發等模式,其中「差異化經營」最能反映傳統媒體藉由新的數位內容開創新市場的發展模式。   本研究探討傳統雜誌發展內容取向不同的新平台。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為個案,探討新平台成立的脈絡,新平台與母媒體價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新平台如何建立產製特色,並發揮平台效益。   透過文本分析,以及與雜誌管理階層、新聞工作者訪談,研究發現,獨立評論平台是在符合《天下雜誌》的數位化方向下發展差異化經營,儘管新平台與母媒體有不同的價值取向,組織仍支持其成立。   研究總結,傳統媒體在一定的理念共識下,以組織資源支持新平台發展具差異化的內容,且拋開短期獲利的思維,長期而言,新平台能替組織擴展新讀者,提升品牌價值,甚至帶動數位獲利的新契機。

  • 學位論文

2013年6月21日,兩岸正式簽署ECFA架構下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雙方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的內容。2014年3月17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在聯席委員會上宣告,服貿協議視同完成審查,引起台灣社會各界譁然。公民團體於3月18日進入立法院,佔據議場,進行為期24天的「318反服貿學運」。本研究主要關注反服貿運動過程中,網路反對論述與政府論述之間的攻防,結合審議民主理論以及多元公眾模式進行討論,試圖透過Fairclough與Fairclough提出的批判政治論述分析架構,解構政府在運動過程中關於行動主張、目標前提、價值前提以及環境前提的轉變,並以PTT八卦版以及服貿版的論述作為評估政府論述的主要方式。研究結果顯示,政府在運動的過程中順應社會壓力的變化針對自身論述做出調整,但僅是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再製;而政府論述以及網路論述在運動過程中形成對峙與拉鋸的樣態,政府並沒有符合政治過程中,理想的審議民主概念。此外,網路反對服貿的論述超越過去藍綠的二元對立,討論的不只是中國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服貿身為自由貿易協定背後對於平等之價值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今公共媒體中新聞工作者面臨的組織控制型態與反抗策略,選擇公視新聞論壇節目「有話好說」為研究個案,自2008年三月開播以來,歷經第四屆新舊董事鬥爭一連串風波,總經理馮賢賢任期未完即遭撤換;2011年,新任總經理曠湘霞接任不久,節目時段兩度遭到縮減,製作單位並不認同新任經營團隊的決策。此案例凸顯公視董事會不具介入個別節目運作的權限,但經營團隊仍握有行政裁量權,當組織內部人事變革影響節目決策時,仍對負責內容產出的新聞工作者產生影響。      除了探討公共服務廣電的概念內涵與流變,釐清公共媒體的機構特殊性,本研究也爬梳過往媒體組織研究中新聞工作者面臨的控制型態,以及可使用的反抗策略。為了回答本研究核心問題:公共媒體組織中權力的流動對「有話好說」節目團隊的控制型態?「有話好說」製作團隊面對控制時的反抗策略為何?研究者除了蒐集二手資料,也透過訪談法、參與觀察與紮根理論等方式。      「有話好說」團隊遭遇的控制型態,除了新任經營團隊以未達<節目多元評量辦法>的各項指標為由縮減節目時段;節目決策過程也被排除參與討論,公視組織內部並未建立公開溝通機制。該團隊藉由對組織決策的妥協、內化收視率機制,甚至在日常產製對某些議題產生自我規訓的限制。      受<公視法>的規範,公視新聞部目前「製作人制」執行確實,經營團隊對新聞部日常產製保持一定距離,使得「有話好說」團隊在反制組織控制上,比商業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多了<製播公約>的反抗策略。除此之外,編內員工也有不定期契約保障工作權益;相較之下,派遣員工不但工作權益並未獲相等的待遇,也沒有合理的升遷與敘薪制度,心理壓力可見一斑。另一方面,「有話好說」團隊也透過科層組織的空隙、回歸專業作為掙脫基礎,以及累積社會資本等,作為反制組織控制的非建制策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台灣政治立場不同的兩大平面媒體—《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報導瘦肉精肉品安全風險新聞時再現何種論述框架,背後呈現何種社會意義?而政黨輪替前後媒體所再現的框架論述出現何種變化?兩大報呈現的框架論述是否有差異?本研究以框架分析途徑,輔以內容分析法,比較兩大報2007年7月至9月、2012年1月至3月兩個瘦肉精新聞高峰期的新聞報導。發現報導中出現經貿發展、食品安全爭議、責任歸屬,以及政治工具四個主要框架;立場不同的兩大報,隨著政黨輪替,框架論述也出現很大變化。足見媒體框架有其社會脈絡,且是會隨社會變遷而變化的動態過程。透夠本研究能深入思考隱藏在新聞文本中的權力互動,避免被議題操弄,才能有效作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深度報導型式,透過中國文字工作者之著作與生命歷程,了解其在當代中國社會與文學環境下,如何通過獨立思考與具主體性的文字創作、從不同主題與面向切入,試圖勾勒出中國作家面對的書寫邊界以及突圍策略。同時,為求深入理解作家身處時代背景,以及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文學環境,亦結合採訪及文獻資料,爬梳中國當代文學之發展脈絡、反叛文學等相關概念。   以此為前提,本深度報導以中國作家為主要採訪對象,聚焦於具有主體性、衝突性與獨立思考精神的「邊界書寫」創作者,了解今日中國文字工作者在面對中國此一紛雜的大環境,如何以文字作為出路,對自己、對社會產生互動與影響。在報導章節上,首先由海外流亡作家故事切入,以創作者的角度,勾勒中國文字工作者的創作心情與書寫脈絡,從中探究並且歸納中國作家們所關照的議題;同時以鉅觀角度,討論中國文學在時代變遷下的改變。   在第二章,本報導試圖由中國書籍出版及審查制度切入,具體勾勒中國作家所面臨的審查機制。筆者透過與出版編輯的訪談,了解當代中國官方對文學創作的看法,在限制與開放之間,是以什麼樣的態度拿捏?模糊的邊界限制在哪裡? 接著,本報導以不同作家的故事,分別描述以社會現實、民族宗教、歷史紀錄為題材的作家群像,並從中了解他們的創作語境,以及在此之中作家們的心路歷程與突圍策略。   最後,本報導則在爬梳不同作家故事與處境之後,針對前述創作語境與壓力限制做出總結。事實上,創作者所面對的邊界限制,並非單純的政治力量,而是包括商業力量與組織力量的多元控管機制。本報導將在第六章,具體將此多元控管機制描述整理,並再次總結本報導受訪對象,描述其書寫策略與因應態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有鑑於台灣近年來從民間興起的社會企業風潮,不管是非營利組織轉型社企、或是創立公司型社企,有越來越多想要解決社會問題、環抱理想的社企家投入這場公民運動中,特別是想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 但不管是哪種形式,要創設一個滿足公益、營利等多重底線要求的社企,困難度遠高於一般創業。除了面臨組織內部商業管理、人才流失等的挑戰外,也面臨外部政府政策、社企定義不清等因素,讓社會企業的生存更加雪上加霜。 因此本報導藉由採訪四個不同領域發展制度較為完善的社會企業,分別是代表社區文創型的小鎮文創、合作社型的248農學市集、非營利組織轉型的新生命資訊及工作整合型的黑暗中對話,探討他們一路在發展社會企業上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如何在公益與營利間取得平衡;也採訪年輕人投入社會企業的趨勢、爬梳全球社會企業的風潮、並採訪政府如何借鏡國外社企發展、協助民間發展,使社企在臺灣能遍地開花。

  • 學位論文

本報導論文採訪多位臺灣聽障者的生命故事,並耙梳台灣聽障教育歷史,探討主流的聽人文化在不了解弱勢聽障文化的情形下,卻掌握制定規則和政策的權力,形成對聽障者障礙重重的社會環境。 臺灣聽障教育自日治時期起,偏重手語教學,然而隨著國際間口語教學風潮興盛,加上近年來特殊教育回歸主流和融合趨勢,逐漸偏重口語溝通;聽障者必須學習口語、進入普通學校就讀才能獲得教育資源。但由於人工電子耳和助聽器等聽覺輔具未能完全彌補聽覺損失,口語不一定是最適合聽障學生的選擇。同時,以手語教學為主的啟聰學校,也面臨學生人數減少和師資不足的問題。 本報導論文也採訪自1996年起在臺灣發展聽覺口語法的雅文基金會,和2011年到2013進行雙語教學國科會實驗計劃的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了解雙方選擇口語或雙語教學的原因。聽障子女的家長多為聽人,對聽障文化和手語了解不深,多半會為聽障子女選擇進行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並學習口語,以融入聽人社會。由於這些年輕聽障者在求學時期鮮少接觸其他聽障同儕,多半到成年後才有機會接觸手語和聽障社群,探索對聽障身分的認同感,也不再固守傳統「聽障」或「聾人」的定義。 2010年第21屆國際聾教育會議則推翻1880年第二屆國際聾教育會議「鼓吹口語」的決議,認為此舉已剝奪聽障者平等參與各種學習和決策的機會。未來應該要確保教育體制接納各種不同溝通形式的語言。回到臺灣,近年來聽障者的聲音逐漸彰顯,除了有持續訴求平權的第四屆身障遊行,震驚社會的南聰性侵案也在報導文學《沉默》的推波助瀾下,於後續座談會中營造出聽人和聽障者平等討論的空間。文化部亦推行無障礙劇,聽障、視障、肢障者同台演出,營造沒有障礙的表演環境。期望未來臺灣的聽人社會能更認識聽障者和手語,讓聽障者「我手像我口」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是在新媒體多平台趨勢的脈絡下,以台灣的TVBS作為個案,探討TVBS在因應新媒體趨勢下,在內部的跨部門資源整合過程中遇到何種問題、管理者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經營考量、內部跨功能團隊對於跨部門合作的成效為何、未來TVBS的組織變革規劃藍圖為何,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如何看待TVBS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研究發現,TVBS內部基層員工在進行新媒體業務時,遇到的問題大多在於跨部門合作方面,而這些問題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在於:內部沒有既定的合作流程、對於新媒體部門的定位不明、仍以電視思維來進行新媒體業務、未制定出績效考核制度。   針對基層員工所提出的問題,管理者提出未來的藍圖規劃和經營考量:將會成立新媒體營運中心以進行資源整合工作、將彙集各部門意見進行工作流程制定、制定新媒體績效考量制度、確實進行員工教育訓練以建立共識,接下來新媒體發展上,將會先不以獲利與否為目標,而是找出屬於TVBS的模式。   專家學者則建議TVBS,組織調整的工作必須以組織文化為調整核心,且必須先將未來新媒體文本的定位清楚描繪出,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規劃。本研究發現,TVBS未來的組織變革規劃藍圖符合Kotter所提出的八階段變革模型。針對跨功能團隊的成效部分,該團隊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未來將由新成立的部門接手跨部門資源整合的工作。本研究認為,TVBS在過去針對新媒體業務所進行的組織變革中,僅在設備提升上達成目標,在其他方面則算失敗,但TVBS也已意識到導致失敗的原因,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接下來的再次變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深度報導論文將探究奶粉市場熱絡背後隱藏的問題。全篇報導從時下使用奶粉的現象出發,繼而發掘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背景和脈絡,希望能引發臺灣民眾進一步思索長期對奶粉的依賴行為,並能形成更多討論與反思。 依據國際型研究機構模範市調公司的調查,民國101年的整體奶粉總市場約達114億台幣,足以顯見民眾對奶粉的需求極大。臺灣自2011年開始調降奶粉關稅,幾乎完全仰賴外銷的奶粉不但未曾降價,反而年年漲價,業者總是以國際乳品原料上漲或者是調整配方做為奶粉漲價的說詞,消費者面對市場波動只能把苦往肚子裡吞。 本論文試圖釐清奶粉產業的運作過程,從眾多母親、成人使用者、專業醫護人員、專家學者以及奶粉公司的訪談中,呈現消費者普遍對奶粉的需求;並且點出奶粉的全球化議題,探討生產加工鍊拉長時,奶粉所需面臨的風險。此外,描述奶粉公司在醫院診間的行銷手法,奶粉商與醫界,長期在互惠的關係中,讓醫師引導消費者使用單一奶粉。藥局人員販賣奶粉的話術,更是受到利潤的影響,以各式銷售說辭,影響父母親在奶粉品牌上的選擇。也發現國人追求營養機能性奶粉的迷思,過度強化單一營養素能有效提供健康效益的概念。 奶粉從牧場到餐桌的距離,透過奶粉加工、包裝行銷、上架銷售的歷程回溯,呈現奶粉產業背後龐大的商業動機與食品安全風險的衝突,試圖讓消費者從過程中,理解自己對奶粉的需求,藉此解放民眾過去自以為的自主消費,進而知曉並認清自己的消費行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