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73.227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臺灣在2000年6月7日由總統公布並施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推動預立醫療決定、保障末期病患有選擇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 DNR)的權利,進一步強調醫療自主權、重視末期病患的生活品質。法律規範20歲以下為限制行為能力或無行為能力者,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生命末期醫療決策。然而,兒童先天性疾病繁多複雜,病程走向難以預料,加上親情難捨,臨床上經常遇到生命末期病童其簽署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所引發的問題。由於國內缺乏相關文獻,引發研究者欲探討過去死亡病童執行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及撤除無效的維生醫療的情形。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四:(1)探討在兒童加護病房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比率及趨勢變化、(2)探討簽署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時間與病童的死亡時間間距、(3)分析影響簽署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因素、(4)探討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後執行撤除無效的維生醫療的比例。 研究方法與工具:本研究採回溯性世代研究,以病歷回顧方法,於北部某醫學中心病歷室進行。研究對象為於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在兒童加護病房接受照護、且年齡介於0~20歲之死亡病童。研究工具是由研究者經文獻查證自擬的「兒童加護病房死亡病童與不施行心肺復甦術醫療照護研究之資料收集表」,收集的資料採編碼方式處理確保維護病人隱私。資料分析採用SPSS 22.0統計軟體進行,以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分析。查閱後計有313份符合收案條件病歷,其中有7份因病歷無法取得而予剔除,總計有306份進入分析。 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發現,2005~2014年兒童加護病房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簽署比率為85.9%(263/306),但簽署率在研究期間未有明顯變化。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時間與死亡時間間距平均為3.83±6.96天,在死亡前24小時內簽署者有140位(53.2%, 140/263)。僅有24%(63/263)的死亡病童在其簽署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後,執行撤除無效的維生醫療,撤除時間與死亡時間間距平均為10.74±22.90小時。使用羅吉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發現影響其簽署人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因素為死亡病童入住加護病房天數及住院總天數,入住加護病房>9天及住院總天數>30天者較容易簽署(p<0.05)。另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的簽署則與病童的性別、年齡、疾病種類、家庭宗教信仰及病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無關(p>0.05)。 研究結論與臨床運用:本研究結果讓臨床醫療人員瞭解在兒童加護病房中,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及撤除維生醫療的現況。臺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於西元2000年實施後,大多數的死亡病童(85.9%)有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不過其簽署人簽署的時間大多過於接近病童死亡的時間,且常有重新簽署的狀況,其原因和醫療團隊與家屬間的病情解釋、討論治療方向是否有關,有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討論。期望未來生命末期病童的家屬能在以不違背醫療倫理為前提下,發揮尊重自主、不傷害及公平正義原則,儘早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或執行撤除無效的維生醫療,讓末期病童善終,同時也能更有效的分配醫療資源。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頭頸癌是台灣男性前五大癌症致死疾病,害怕癌症復發是病人及其家屬照顧者最關注及擔憂的心理困擾。本研究目的為:(1)建立與檢測家屬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中文量表之信效度,及(2)探討頭頸癌病人之家屬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的現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方法:橫斷式研究設計,採立意取樣,於北部某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門診收案,以頭頸癌病人與其家屬照顧者為研究對象,共215對病人及其家屬照顧者。統計分析:第一部份採用驗證性因素分析與皮爾斯相關,進行量表信效度的檢測。第二部份採用t檢定、變異數分析、皮爾斯相關及階層多元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1)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中文版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內在一致信度及再測信度。驗證性因素分析顯示量表由7個子量表所組成。總量表與焦慮及憂鬱具有同時效度,與生理層面生活品質具有分歧效度。(2)最常觸發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的情境是病人感到身體不適或生病的時候。影響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之嚴重度最大的是,不相信病人的癌症已治癒且不再復發。當照顧者害怕病人癌症復發時,最常採取的再確認及因應策略,分別是陪病人去醫院或診所做檢查,及說服自己正向思考。(3)病人年齡、慢性疾病、收入、曾癌症復發/轉移,及完成治療距今時間;照顧者教育程度、收入,及宗教信仰與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總量表或7個子量表有顯著相關。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與病人癌症相關疼痛、疲倦及干擾呈顯著正相關;與病人生理安適及頭頸癌關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呈顯著負相關。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與其社交抑制及負向情感之D型人格特質呈顯著正相關;與其實質性、情緒/訊息性及整體性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4)病人的平均疲倦強度及照顧者的負向情感人格特質,對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之觸發具有顯著影響力;病人的癌症曾復發/轉移、平均疲倦強度及家屬照顧者的負向情感人格特質,對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之嚴重度具有顯著影響力。結論與實務運用:本研究結果建立具有信效度之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施測工具,可提供臨床評估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未來可針對照顧者害怕家人癌症復發之長期變化進行評估,設計有助於減緩照顧者害怕癌症復發困擾有效因應資源之處置。

  • 學位論文

背景:青少年憂鬱症狀的研究較少比較居住於城市和鄉村國中生憂鬱症狀的現況和差異。另外比較不同學業競爭程度國中生憂鬱症狀差異的相關研究也較缺乏。 目的:探討北部城市和東部鄉村國中生憂鬱症狀的現況和差異,東部鄉村不同競爭程度國中生憂鬱症狀的現況和差異。比較城鄉和不同競爭程度學校國中生憂鬱症狀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包含:基本資料(性別、年級、家庭結構)、 正向身體欣賞程度、危險健康行為(速食飲食習慣,睡眠總時數,身體活動和非活動,物質濫用,身體質量)。 方法:本研究採橫斷式、描述性相關研究設計,以北部新竹高競爭學校(N=99)與 東部花蓮三所學校(不同競爭程度:高競爭=156;中競爭=150;低競爭=174)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方便取樣,透過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包括「人口學基本資料」、「憂鬱症狀量表(CES-D)」、「身體欣賞量表量表(BAS)」、「健康行為量表(General health and health behaviors)」。 結果:新竹國中生與花蓮整體國中、花蓮三所不同競爭程度國中生在憂鬱症狀總分無統計上顯著差異。於憂鬱症狀的影響因子結果顯示新竹國中生與花蓮整體國中生憂鬱症狀的共同保護因子為身體欣賞,共同危險因子為有無飲用酒精性飲料以及較少的睡眠總時數。其影響因子的差異為:過去一星期有無食用微波食品為新竹國中生影響因子。自覺健康狀況程度為花蓮整體國中影響因子。花蓮三所國中身體欣賞為共同保護因子,而影響因子差異為:上課睡眠時數少為高競爭程度學校的影響因子、假日看電視程度和過去一星期有無飲用含糖飲料為中競爭程度學校的影響因子、假日網路郵件或社群聊天程度為低競爭程度學校的影響因子。 結論:不論城鄉國中生憂鬱症狀的共同保護因子為身體欣賞,有飲用酒精性飲以及較少的睡眠總時數為危險因子。鄉村國中生中,高競爭和較低競爭學校學生的危險因子分別是上課睡眠時數少和不活動程度高。本研究結果可對於城鄉和競爭程度不同學校國中生發展適合之憂鬱症防治模式。

  • 學位論文

研究動機: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心房震顫(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POAF)發生率約 30%,心房震顫發生容易導致缺血性中風,間接影響病人心臟手術的預後。本研究將探討 POAF 的發生和術後一年內缺血性中風之間的關聯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回溯性的病歷回顧研究,以病歷查核表收集台北某醫學中心 2012年 2 月至 2014 年 10 月間,由單一位主治醫師所執行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人的基本資料、過去病史、POAF 與否、POAF 病程發展及術後一年內缺血性中風發生的情形。排除術前有心房震顫病史的病人,總收案人數為 195 人(男性163 人),以年齡、eGFR、左心室射出功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術後升壓劑使用的劑量及呼吸器持續使用時間五個變項,觀察對 POAF 的預測度。再以羅吉斯迴歸分析 POAF 對中風風險的預測度為何。 研究結果 本研究病人平均年齡為 63.84±9.86 歲,男性佔 83.58%。POAF 的發生率為24.1%,好發時間為術後第一天,多在 24 小時內緩解,約 22%會復發。POAF病人有較高的住院中死亡率及中風率(8.5% VS 2.7%,p<0.01;6.4% VS 1.4%, p=0.057)。單變量分析結果發現 CHA2DS2-VASC分數對 POAF 有顯著的預測度(OR:1.32, p<0.01)。CHA2DS2-VASC分數及 POAF 對術後一年內的缺血性中風風險預測度並不佳(OR:1.37,p=0.16、OR:1.95, p=0.37);而左心室射出功率對術後一年內的缺血性中風風險有顯著的預測度(OR:0.91, p<0.01)。 結論 對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的病人,POAF 及 CHA2DS2-VASC分數對術後一年的缺血性中風預測度均不佳,建議發展此族群適用的中風風險預測指標;本研究提出左心室射出功率對術後一年內的缺血性中風風險有顯著的預測度 (OR:0.911, p<0.01)。

  • 學位論文

背景:糖尿病多年占據十大死因第四至第五名。介入防治措施可延緩或減少糖尿病的發生。而健康信念會影響其執行健康飲食及規律身體活動行為,故而可作為設計行動方案時之參考。 目的:探討社區糖尿病前期民眾之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和行動線索與其健康飲食行為和規律身體活動行為的關係,以及這些行為與目前空腹血糖值的關係。 方法:以橫斷性研究設計方式;於新北市某行政區衛生所以立意取樣,招募空腹血糖異常民眾共129人;運用結構性問卷:「健康信念量表」、「健康行為自我效能量表」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Ⅱ中文版量表」收集資料;以SPSS 22版統計軟體進行分析。 結果:本研究於2015年10月至12月收案,有效問卷125份,問卷有效率96.9%。研究發現健康信念會因部份個人特質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健康飲食行為及規律身體活動行為皆與自我效能呈顯著正相關,與自覺障礙呈顯著負相關;逐步複迴歸分析發現,營養之自我效能、行動線索、年齡、自覺障礙及性別可解釋健康飲食行為42.0%的變異量,其中營養之自我效能為主要預測變項,可解釋23%變異量,以及運動之自我效能、曾參加運動/保健活動、自覺障礙及健檢年份可解釋規律身體活動行為50.0%變異量,其中運動之自我效能為主要預測變項,可解釋43%變異量;於2013年接受健檢者健康飲食行為及規律身體活動行為得分皆高於平均者,有較高比率的人目前空腹血糖值在100mg/dL以下。 結論:健康信念模式中之自我效能及自覺障礙可解釋糖尿病前期個案之健康飲食行為及規律身體活動行為;另外,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之建議。

  • 學位論文

背景:血脂異常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然而臨床上發現許多病人因治療遵從性不足,降低了醫療照護的有效性。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因基因遺傳導致先天性膽固醇代謝異常而高於一般民眾,有更高的早發性心血管疾病之風險,故更加需要配合治療控制疾病,避免因膽固醇升高導致提早罹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目的:(一)探討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目前的健康狀況與其治療遵從性;(二)調查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之人口學特性與其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三)分析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人口學特性與心血管疾病盛行率與治療遵從性之相關性;(四)分析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治療遵從性與生活品質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方法:研究設計採用橫斷式相關性研究,以家庭為基礎之連續取樣法,使用結構式問卷於北部某醫學中心之高血脂特別門診個案。研究工具包括: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及世界衛生組織之-台灣簡版生活品質量表、治療遵從行為評估量表。研究結果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 22.0版本進行資料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相關係數、獨立樣本t-檢定及變異數分析進行各變項之間比較,並以多元迴歸法分析生活品質的相關因素。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收集340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其平均年齡為58.38歲(±13.08),女性居多,共212人(62.4%),其教育程度偏低(高中及以下)佔51.7%、已婚者居多佔77.5%,男性女性總膽固醇平均值分別為334.70mg/dl(±96.09)、313.58mg/dl(±60.64);低密度脂蛋白平均值分別為216.28mg/dl(±72.09)、178.72mg/dl(±47.47)。罹患心血管疾病達性別顯著差異,女性罹病率較男性低(p<0.05)。治療遵從性方面(身體活動及藥物治療)無性別顯著差異,但在飲食作息部分女性較男性能遵從治療。年紀愈大者的服藥遵從性愈好(42.31 v.s. 40.40)及教育程度偏低者(43.13 v.s. 41.08)服藥遵從性較高,而治療遵從性與生活品質呈正相關(r=0.175)。生活品質測量結果中,身體範疇及心理範疇有顯著的性別不同差異(p<0.05),男性比女性擁有較好的身體及心理生活品質;年齡層差異方面,年紀大的患者身體範疇生活品質較差(44.43 v.s. 49.87),但心理範疇生活品質較年紀輕者好(47.38 v.s. 43.98);教育程度高的比教育程度低者擁有較好的身體及心理生活品質(13.40 v.s. 12.62);無工作者對於身體及心理範疇的生活品質較不滿意。以逐步回歸分析發現以職業狀態、心血管疾病病史、性別、肥胖、糖尿病病史及睡眠品質可以解釋身體範疇生活品質25.5%之變異量;睡眠品質、年齡及服藥遵從性可以解釋心理範疇生活品質10.9%之變異量;睡眠品質可以解釋社會範疇生活品質2.7%之變異量;睡眠品質可以解釋環境範疇生活品質5.4%之變異量。 結論:透過本研究之初探了解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之治療遵從性、生活品質,以及治療遵從性和生活品質的相關因素。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面對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心理生活品質較差。服藥遵從性愈好者,其心理範疇生活品質愈好。服藥遵從性愈好,亦可以進而預防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建議在臨床護理衛教時,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加強服藥遵從之相關衛教主題。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了解臺灣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現況、比較不同層級醫院之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差異、比較不同層級醫院之臨床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程度的差異。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衛生福利部 2010-2013 年「新制醫院評鑑合格之醫院(含精神科)」為抽樣母群體,以內政部公布之全國北、中、南、東分區,以系統抽樣方式於各區有執業登記之全職臨床護理人員進行問卷發放。收案對象包含: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精神科專科醫院之全職臨床護理人員。使用工具包含:護理工作壓力源量表、職場疲勞量表、簡式健康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等四大部份,以JMP 10.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有 3,786 份問卷。參與研究之護理人員平均年齡為32.7歲(標準差7.3),平均護理工作總年資為10.2 (標準差7.2)。近三個月班別以白班為主,班別制度以8 小時制為眾;平均每日工作9.1 小時(標準差1.2),平均一週工作46.3 小時(標準差8.5);8 小時班制者平均每日工作9 小時(標準差1.0),平均每週工作46 小時;12 小時班制者平均每日工作12.7 小時,平均每週工作57.8 小時。護理工作壓力源總分平均值為63.3(標準差14.1)。以醫院層級分析量表各題項,發現各層級醫院之主要壓力源不盡相同,整體來看以「若同事間沒有良好的互動關係,我會很有壓力」、「病人可能有感染性疾病時(如SARS,AIDS 等),我會很有壓力」、「必須承受病人或家屬的負向情緒讓我很有壓力」、「若須支援其他專科病房、我會很有壓力」、「工作帶來的相關責任,使我必須改變家庭活動的安排」等為百分比最高的五項,多屬於「職業危害」分量表之題項。參與研究的護理人員有34.8%身心狀況適應良好、33.4%有輕度心理困擾、24.8%有中度心理困擾、7%有重度心理困擾。有65.2%達常見精神疾患(如:失眠、焦慮症與憂鬱症等)篩檢之切割點。 結論與建議:高強度護理工作壓力源(壓力源總分≥72 分)於高個人疲勞、高對服務對象疲勞、常自覺壓力大及工作滿意度差等預測模式中皆達統計顯著差異。然各層級醫院之壓力源不盡相同,建議各級醫療院所可定期使用護理工作壓力源量表做為評估壓力源的工具,進而做為改善職場環境的參考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慢性B及C型肝炎是台灣高盛行率的肝臟疾病,並且是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高危險群。雖然近年慢性B及C型肝炎的治療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仍有許多病患未接受治療,加上治療效果不易預期,多數病患仍需長期與肝炎病毒共處,因此,病患的自我照顧(self-care)角色日顯重要,其強調以個人為中心,使病患能夠自我掌控疾病,避免疾病進展及維護生活品質,而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已被證實是影響自我照顧行為的重要因素。此外,病患除了需要面對疾病帶來身體的改變,還需因應疾病的傳染性和對生命的威脅而造成的烙印(stigma)感受,然而國內尚未有烙印及自我照顧效能的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討慢性肝炎病患的烙印與自我照顧效能現況,並探討影響烙印及自我照顧效能的相關因素,研究目的為:(1) 瞭解慢性肝炎病患疾病相關烙印之現況;(2) 瞭解慢性肝炎病患人口學特質及疾病特性、疾病症狀、人格特質與慢性肝炎相關烙印的相關性;(3) 瞭解慢性肝炎病患自我照顧效能之現況;(4) 瞭解慢性肝炎病患人口學特質及疾病特性、疾病症狀、人格特質、慢性肝炎相關烙印與自我照顧效能的相關性,並探討自我照顧效能的顯著相關因素。 本研究為橫斷式相關性研究,採立意取樣及結構性問卷方式於台北某兩家醫學中心肝膽腸胃科門診、雲林某一區域醫院肝膽腸胃科門診、彰化某兩家鄉鎮衛生所及肝病防治基金會104年7月於桃園舉辦的篩檢活動進行收案,收案對象為慢性B或C型肝炎、無肝癌或肝硬化、目前未進行標準抗病毒治療之病患,研究工具包含個人基本屬性問卷、肝臟疾病症狀量表、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烙印量表、台灣版D型人格量表、慢性肝炎自我照顧效能量表進行資料收集。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包括平均值、標準差、百分比、排序等方式描述各變項的分佈狀況、平均得分;以推論性統計,包括單變數及多元邏輯斯迴歸分析研究變項的相關性,共收案207位,平均年齡為56.4歲。研究結果顯示:(1) 慢性肝炎病患的烙印感受程度偏低,然而在保密病情及負向自我評價面向的烙印程度較高;(2) 慢性肝炎相關烙印與輸血感染、疾病症狀(症狀嚴重度及症狀困擾)、D型人格(負向情緒及社交壓抑)有顯著正相關;(3) 慢性肝炎病患的自我照顧效能普遍良好,然而在日常保健(包括症狀監控、規律運動、良好生活作息及均衡飲食)的面向較差;(4) 自我照顧效能與婚姻、抽菸史有顯著相關,與疾病症狀(症狀嚴重度及症狀困擾)、慢性肝炎相關烙印有顯著負相關;在調整相關因素後,以多元邏輯斯迴歸分析發現婚姻、抽煙史、症狀嚴重度及慢性肝炎相關烙印是自我照顧效能的顯著解釋因素。 藉由研究結果建議如下:(1) 慢性肝炎病患的烙印感受多源於害怕公開病情及負向自我評價,臨床醫護人員在照護慢性肝炎病患時,可給予衛教及心理諮商,提升慢性肝炎病患的正向經驗及建立疾病的正面形象,傾聽並協助改善病患的症狀困擾,並進一步篩檢有D型人格特質的病患,加強其衛教及心理支持,以減少烙印對病患生心理的影響;(2) 慢性肝炎病患普遍缺乏對日常保健的信心,針對日常保健對健康的益處需加強宣導;(3)臨床照護上除了鼓勵病患接受治療以改善疾病症狀,減少病患的烙印感受有助於增加自我照顧效能、促進病患自我照顧能力;(4) 雖然D型人格在本研究中無法顯著解釋自我照顧效能,但有將近30%的慢性肝炎病患擁有此人格特質,並且與烙印、自我照顧效能等心理健康有顯著相關,D型人格已知與健康行為及特定疾病預後有關,在慢性肝炎病患的影響則值得更多研究。研究結果可幫助未來降低慢性肝炎相關烙印、提升病患自我照顧效能的相關臨床照護、護理教育及護理研究。 關鍵字:慢性肝炎、烙印、自我照顧、自我效能、人格特質、症狀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主要以人口學特性、共病因素、前次出院狀況及出院後照護情形、對醫療團隊、護理師提供前次出院準備服務及對前次出院後入住機構之滿意度,探討內科病人14天內非計畫性再住院情形、相關影響因素及預測因子。本研究於北部某醫學中心進行,連續收集2014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期間出院之內科病人為研究對象,透過品管中心提供14天內非計畫性再住院病人資料、病歷查閱方式及出院後電話追蹤之「出院準備服務評值表」進行資料收集及分析,研究對象分為病例組與對照組各135人。 結果發現:(1)內科病人14天內非計畫性再住院之影響因素包括,再住院者其平均年齡高於未再住院者(t = 2.199, p < .05)且已婚者再住院比率較少(χ2 = 8.690, p < .05),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加權總分越高者越容易再住院(χ2 = 7.368, p < .05)且再住院者平均加權總分較高於未再住院者(t = 2.005, p < .05),再住院者之前次平均住院天數多於未再住院者(t = 2.097, p < .05),而前次出院後主要照顧者為外傭者較易發生再住院(χ2 = 16.476, p < .001)。(2)多變量邏輯式分析結果顯示,內科病人14天內非計畫性再住院之獨立預測因子包括「前次住院主診斷」為惡性腫瘤(OR = 2.903, 95% CI = 1.136-7.419, p <.05)、「前次住院天數」越多(OR = 1.028, 95% CI = 1.000-1.056, p <.05)以及「主要照顧者關係」為外傭者(OR = 4.260, 95% CI = 1.725-10.51, p < .05)較傾向發生非計畫性再住院,反之「已婚」者較「未婚/喪偶/離婚」不易傾向發生非計畫性再住院(OR = 0.422, 95% CI = 0.179-0.996, p < .05)。 本研究顯示應將年齡、婚姻狀況、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加權總分、住院天數及出院後主要照顧者,做為出院準備時篩檢非計畫性再住院高危險群的重要項目,針對未婚、喪偶、離婚者及老年者,應於住院期間儘早規劃提供出院準備服務,可採「及早主動式」及運用「出院評估單」的評估與介入,對於「前次住院主診斷」為惡性腫瘤及前次住院天數較多者,應有專任疾病個管師,針對疾病個別性給予特殊衛教及後續出院追蹤,此外「主要照顧者關係」為外傭者,護理師應每日執行日常照顧技巧之護理指導及讓照顧者不斷回覆示教,並提供多國語言之衛教單張及多媒體教學,護理師於出院後電訪追蹤,瞭解病人出院後之照護情形,必要時提供協助及轉介,以降低內科病人14天內非計畫性再住院發生。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有先天性缺損的兒童在密集照護下,存活率提升,造成慢性病兒童比例逐年提升;而先天性心臟病因手術技術和照護方式的改善,存活率提高至85%以上,探討的重點不再只拘泥於發生率及死亡率,更要關心各種健康及社會心理等議題,需要長期追蹤及了解。因此,本研究針對輕度及中至重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分為兩群體進行能量平衡相關行為、健康體位及相關因素之探討。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以橫斷性研究設計法﹙cross-sectional designs﹚,採量性研究法﹙quantitative study﹚設計,以結構式問卷測試。問卷內容參考高碧霞等人2013年所發展兒童版「健康生活型態」與父母版「健康生活型態」,內容包含健康情況、家庭社會環境因素和能量平衡相關行為。此外,實際測量兒童及父母的身高、體重,計算出身體質量指數,根據2010年陳偉德和張美惠教授發表台灣地區兒童及青少年生長曲線作為連續型資料,本研究採此資料公布之中位數(50th)為標準,減去先天性心臟病學童BMI得到調整後BMI,將調整後的BMI區分為BMI < 50th及BMI ≥ 50th兩組,來了解這兩組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在能量平衡相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間的差異。收案期間為2014年6月3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台灣北部某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門診、病房及心臟超音波室篩選符合收案條件的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及其父母,納入條件:(一)經心臟專科醫師診斷為輕度先天性心臟病(心室中膈缺損、心房中膈缺損及開放性動脈導管)與中至重度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重症、大動脈轉位及心內膜墊缺損)先天性心臟病之7-12歲學童及其父母;(二)可用國台語溝通及識中文閱讀且學童及父母皆同意參與訪談及問卷調查。以R version 3.1.3版進行描述性、推論性統計分析及迴歸模式做預測分析。 結果: 一、 參與本研究共123組,實際有效個案為97組,其中,診斷為輕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及其父母共72組,而診斷為中至重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及其父母共25組,回應率78.86%。本研究中97位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平均年齡為9.73 ± 1.49歲,皆介於7-12歲的國小學童,男童佔53.61%(n = 52)、女童佔46.39%(n = 45)。過輕學童佔19.6%、過重至肥胖者佔14.43%。 二、 輕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體重過重及肥胖比例高於中重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族群,而中重度族群過輕比例高於輕度族群。經中位數50th調整後兒童BMI平均值為-0.09 ± 3.61kg/m2,顯示身體質量指數平均低於健康狀況一般之學童。在心臟大小為正常及介於邊緣值者身體質量指數與水分攝取有顯著相關。 三、 能量平衡相關行為方面,輕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在攝取優酪乳、養樂多、高油零食及餅乾類多於中重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兩組在動態活動相對時間及靜態活動時間上無顯著差異,但中重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在睡眠時數顯著短於輕度先天性心臟病學童。 四、 綜合探討健康狀況、家庭社會環境及能量平衡相關行為與學童身體質量指數作線性迴歸模式分析,考慮自變項與依變項的相互作用下,最終,以模式4為最佳精簡預測模式,預測因子之解釋變異量為73.49%。顯著正相關的因子,包括:自覺健康狀況與水分攝取之交互作用、心臟擴大與水分攝取之交互作用、服用Aspirin、自覺活動習慣普通、自覺飲食習慣普通、父母之身體質量指數、父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母親職業為專業人員、宵夜外食及從事靜態活動時間。顯著負相關的因子,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疾病分類為中重度、心臟大小為邊緣值、患氣喘、父母教育程度為國中、乘載學童上下學及攝取蔬果。 結論:先天性心臟病除了疾病治療外,在生活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在照護上需有整體性且持續性的觀點。本研究預測結果可使醫療人員了解影響先天性心臟病學童身體質量指數的可能因素,包括:自身的疾病、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和自身能量平衡的相關行為等三大部分。針對研究結果預測之因素,可提供對於有過重及肥胖風險的學童及其照顧者予以適當的建議;對於BMI過輕之學童可邀請營養師等進行跨團隊的健康指導。在臨床及學校方面,可提供對於先天性心臟病學童有正確的疾病,增進照護上的一致性及連貫性,促使學童有更健康的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