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07.96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目的:家庭一直是照顧失智症親人的重要支柱。患者健康狀況與照顧需求的複雜性與多元化,長期的照顧任務將對家庭照顧者造成身體和情緒的困擾。本研究是以Lazarus和Folkman的壓力與因應互動理論為基礎,探討照顧者面對照顧工作的壓力因應歷程,最後對其憂鬱程度產生之影響。 方法:本研究採取橫斷性設計,以立意取樣方式針對失智症家庭的主要照顧者為對象,於北部和中部地區之醫學中心收案314人,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後,並取得受訪者知情同意,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訪談與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失智症患者及主要照顧者的基本屬性、神經精神量表(NPI)和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評估家庭功能的家庭評估照顧者量表(UWFACS)、照顧者反應評估量表(CRA)、照顧者自我效能量表(RSCSE)、照顧者處理壓力的評估量表(CAMI)以及流行病學中心憂鬱量表(CES-D)。以SPSS 22.0、AMO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推論性及結構方程模式統計分析。 結果:34.39%照顧者具有憂鬱傾向(CES-D總分16分以上)。照顧者為女性、小學畢業、配偶擔任照顧者,每日照顧16小時以上、因為照顧患者而改變工作、自覺目前健康不佳、與患者感情不佳、自覺經濟狀況不佳的照顧者,其整體憂鬱程度較高。經模式適配度檢定,所建立之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壓力因應歷程」整體模式適配度及內在結構適配度能符合標準(Chi-square=135.8, Chi-square/ DF=1.235, GFI=0.947, RMSEA=0.027, TLI=0.987, CFI=0.989, PGFI=0.633),假設理論模式可獲得部份支持。在結構模式中,照顧者的壓力源與家庭功能顯著影響負向照顧評價,家庭功能顯著影響照顧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負向照顧評價、自我效能、因應策略的幫助程度可預測憂鬱程度。然而,負向照顧評價、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間無影響關係。 結論:依據研究結果發現,自我效能和因應策略對照顧者的憂鬱程度有直接的影響,並且家庭功能是壓力因應模式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建議衛生專業人員應制定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措施,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支持,提高照顧自我效能,使用積極有效的因應措施,以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和憂鬱程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頭痛是現代文明病之一,現今有許多身處高壓工作環境的臨床護理人員深受頭痛所擾,而原發性頭痛之中,其偏頭痛又好發於女性,由於偏頭痛發作時可能會持續4-72小時,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同時也影響其生活品質。回顧文獻,現階段國內外在患有頭痛護理人員各單位發生率相關文獻略顯不足,亦未有針對急重症單位患有頭痛的護理人員現況調查,現階段也無針其頭痛造成工作及生活中的妨礙與影響做訪談。有鑒於此,本研究調查台灣某一所醫學中心急重症單位護理人員頭痛之現況。目的:(1)調查台灣北部一所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偏頭痛的盛行率,並比較有無頭痛的護理人員其生活品質之差異;(2)有頭痛的護理人員中,偏頭痛與其他頭痛族群的失能程度和生活品質之差異;(3)了解患有偏頭痛的護理人員其偏頭痛造成工作及生活中的妨礙與影響。方法:本研究在第一階段採橫斷式研究設計(cross-sectional study),以普查方式邀請台灣北部一所醫學中心所有急重症單位的護理人員參與此研究調查,邀請16個急重症單位護理人員填寫問卷(N = 405),若有頭痛者填寫自擬問卷基本資料表及頭痛相關資料、偏頭痛失能性評估表(MIDAS)、偏頭痛特定族群生活品質問卷量表(MSQ v2.1)、SF-12健康生活品質量表,無頭痛者則只需填寫基本資料及SF-12健康生活品質量表。研究第二階段則依照失能程度(MIDAS)及疼痛程度(NRS)分為九區塊,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篩選具有頭痛的護理人員並符合收案條件者做訪談。研究資料以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卡方檢定、ANOVA、Colaizzi質性資料分析法作分析。結果:急重症單位護理人員頭痛盛行率43%,偏頭痛的盛行率25%,除了有頭痛者與無頭痛者比,SF-12生活品質量表在生理層面的分數較低之外,在有頭痛者族群中有偏頭痛者在SF-12、MSQ v2.1的分數表現又比其他頭痛者更低。依訪談結果歸納,控制不確定性為最主要的現象,其三大範疇為:與不確定性共存、徘徊不去的干擾及視情況處理疼痛。除了情緒、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干擾,因頭痛發生時機不明確,而對該疾病產生不確定感。結論:不確定性可以說是頭痛發生時的主要特性。急重症單位護理人員頭痛盛行率高,頭痛對生活造成的影響甚多,建議臨床的護理人員能主動就醫確診,醫療院所設置相關課程之外,也給予同仁在頭痛發作時能夠有彈性休息時間,希望能夠藉由本文令人理解護理人員頭痛的問題,讓頭痛不再是個被忽略的疾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護理工作向來被認為是高壓力(high levels of stress)的職業。持續或長期暴露於醫療環境中,可能會危害健康、倦怠感提升、工作滿意度降低,甚至出現離職行為;若能了解護理人員之壓力狀況,或許能減少上述問題之產生。除了透過填寫問卷了解主觀壓力外,目前國內外亦有研究透過不同的生物性壓力指標以了解個體客觀之壓力狀態。故研究目的是希望能了解護理人員職業壓力(主觀)及生物性壓力指標(客觀)之現況,進一步探討兩者間之相關性。 本文所使用之研究方法為立意取樣,收案對象為台北及新北地區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之病房護理人員,共計60 位。每位受試者皆需填寫護理職業壓力源量表(NOSS)及自覺壓力情形,並連續留取三天清晨7-8 點之尿液檢體,檢測尿液中Cortisol 及8-OHdG 之濃度。並使用JMP10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呈現個人資料變項、職業壓力及生物性壓力指標之情形,再以卡方檢定探討職業壓力及生物性壓力指標間之相關性。統計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之病房護理人員認為自己處於中度或中度以上之壓力狀態,且主要壓力源是以「工作負荷」為主。而基本屬性與Cortisol 及8-OHdG 之結果顯示,班別與 Cortisol 及8-OHdG 有顯著相關,但最終職業壓力與生物性壓力指標是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 筆者認為這可能與樣本數較少有關。另外,上述兩項生物指標之半衰期皆不長,若未於當下測得受試者之壓力則可能使結果被影響,建議未來資源足夠時,可針對護理人員進行完整上班週期之持續性研究,使個體進行工作前後或休假日與工作日之比較,會更能呈現職業壓力與生物指標之相關性,而本研究之初步結果亦可作為主管或醫院之排班參考,以減緩輪班或職業壓力對護理人員造成的負面影響。

  • 學位論文

背景:胰臟全切除術之術後胰源性糖尿病是現今此手術執行率低的原因之一。然而,隨著治療進步,患者的內外分泌障礙能得到更好的控制;此外,由於對胰臟良性腫瘤、神經內分泌瘤等研究及了解增加,診斷出瀰漫性胰臟腫瘤人數日漸增加,使胰臟全切除術的需求也增加,而患者術後與胰源性糖尿病共存之生活品質是否比部分胰臟切除術後糖尿病患者差,是目前具爭議的議題。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胰臟術後糖尿病患者之疲倦、自我照顧行為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並比較胰臟全切除術後及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糖尿病患者的差異。 方法:採相關性、比較性之橫斷式研究設計,以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採立意取樣,於2016年11月30日至2017年5月31日,於北部某醫學中心之胰臟外科門診追蹤之胰臟全切除或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糖尿病患者為收案對象,有效問卷共50份。以IBM SPSS Statistics 24.0版分析資料,並以傾向分數1:2配對。統計方法包含描述性統計、曼─惠特尼U檢定、卡方檢定或費雪精確檢定、廣義估計方程式、史丕曼等級相關及逐步複迴歸分析。 結果: (1)胰臟全切除術後組疲倦持續時間統計上顯著高於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組(β = 2.36, p = .019);胰臟全切除術後組疲倦干擾統計上顯著高於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組(β = 1.52, p = .035),尤其在一般活動(β = 2.13, p = .009)、工作活動(β = 2.17, p = .009)、專注能力(β = 1.37, p = .012)、人際關係 (β = 1.31, p = .013)、享受生活(β = 2.66, p = .005)等面向。(2)在自我照顧行為中,胰臟全切除術後組一週中,一天所吃的蔬菜水果加起來超過5份的平均天數為統計上顯著低於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組。(3)兩組整體生活品質沒有統計上顯著差異;胰臟全切除術後組之身體功能平均分數統計上顯著低於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組(β = -22.64, p= .001);胰臟全切除術後組之失眠平均分數統計上顯著高於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組(β = 54.88, p < .001),其他常見症狀則未發現統計上顯著的結果。(4)在整體生活品質與疲倦之分析中,疲倦總分(rs = -0.62, p < .01)、疲倦強度(rs = -0.58, p < .01)、疲倦干擾(rs = -0.63, p < .01)及疲倦時間(rs = -0.56, p < .01)與生活品質有統計上顯著的負相關;自我照顧行為總分(rs = 0.32, p < .05)、運動行為(rs = 0.41, p < .01)與生活品質有統計上顯著的正相關。疲倦總分及自我照顧行為總分是整體生活品質的顯著相關因素,共可解釋43.5%的變異量;在分項分析中,疲倦干擾及運動是整體生活品質的顯著相關因素,共可解釋38.8%的變異量。 結論:本研究發現胰臟全切除術後及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後糖尿病患者之整體生活品質沒有統計上顯著差異,但在疲倦、自我照顧行為、常見症狀等有差異,且自我照顧行為及疲倦為影響生活品質之重要因素。依本研究結果,將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相關衛教與疲倦症狀處理整合,並依據病人需要提供建議,能幫助胰臟術後糖尿病患者的整體生活品質提升。國內外目前尚未見此族群之疲倦、自我照顧行為及生活品質之研究,本研究之發現能提供臨床上照顧此族群之醫護人員參考。

  • 學位論文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病患常有睡眠困擾的主訴且常有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部分研究顯示睡眠與血壓有相關性,目前在SLE病患中尚未有研究詳細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本研究目的針對國內SLE女性的睡眠型態及晝夜血壓變化做初步探討,並加入健康控制組比較睡眠型態。最後分析SLE病患睡眠型態與其他變項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前瞻式觀察性設計,以方便取樣收集臺北榮民總醫院之過敏免疫風溼科門診SLE女性及年齡相符且無急慢性疾病之健康控制組女性,共有83位SLE女性(平均年齡: 38.17 ± 10.83歲)及84位健康控制組女性(平均年齡: 36.68 ± 9.97歲)納入本研究進行調查。所有參與者皆完成7日睡眠日誌、中文版匹茲堡睡眠量表比較主觀睡眠型態,個人基本屬性問卷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SLE組另填寫疼痛量表及評估疾病活動度,其中有69位SLE女性佩戴腕動計連續7日評估客觀睡眠型態,44位SLE女性佩戴24小時攜帶型自動血壓監測計1日紀錄晝夜血壓變化。   研究結果發現SLE女性的匹茲堡睡眠量表總分高於健康控制組女性(7.77 ± 3.55 vs 5.15 ± 2.33, p < 0.01),顯示有較差的主觀睡眠品質;總分大於5分者為主觀睡眠品質不良,其中包含60位SLE女性及35位健康控制組 (72.3% vs 41.7%, p < 0.01)。睡眠日誌發現SLE女性比健康控制組有較長的睡眠潛伏期及每日小睡時間、較低的睡眠效率與夜間醒來次數較多,佩戴腕動計的SLE女性平均夜間睡眠總時間為392.23 ± 57.10分鐘,睡眠效率為84.53 ± 6.47%,睡眠效率<85%之SLE女性共有31人(44.9%)。28位(63.6%)SLE女性其夜間血壓為不下降型。腕動計睡眠效率較佳者,其晝夜血壓下降幅度百分比也較多。SLE女性較差的主觀睡眠型態相關因素包含身體質量指數較高(p < 0.05)、使用類固醇、焦慮及憂鬱次量表分數較高與有疼痛情形者(p < 0.01)。   SLE病患普遍有較差的主、客觀睡眠型態,建議臨床人員提升對SLE病患睡眠問題的重視,尤其是使用類固醇、身體質量指數較高及有憂鬱傾向的病患,應給予相關治療,改善睡眠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背景: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需要接受心臟手術的病患,有憂鬱的比例15%~47%,而當中約有一半其憂鬱症狀會持續至一年。許多研究也發現術前有憂鬱會增加心臟手術後2倍的死亡風險。而目前對於探討心臟手術前後病患憂鬱的改變和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仍不足,導致欲發展憂鬱症的介入照護措施於此族群缺乏相關的實證資料。 目的:1.了解病患於接受心臟手術後第7至14天與術後第三個月憂鬱症狀的變化。2.了解病患於接受心臟手術術後第7至14天以及術後三個月影響憂鬱症狀的因素,包含人口學、疾病與治療因素(手術方式、慢性疾病、術前憂鬱症診斷、術前與術後抗憂鬱症藥物服用、術後藥物服用)、健康行為(生活型態規律性、睡眠總時間、久坐時間、身體活動總量)、情緒調節(認知重評、情感壓抑)與憂鬱症狀程度。 方法:本研究以縱貫性研究設計,對於年滿20歲以上接受心臟手術的病患,分別於手術後第7至14天與手術後第三個月,以結構式問卷收集人口學因子、疾病與治療因子、健康行為評估表、國際身體活動量表-短版(IPAQ-S)、情緒調節量表(ERQ)及貝氏憂鬱量表-II(BDI-II)問卷。IPAQ-S分為三等級:輕度、中度、重度活動量;情緒調節量表分為兩部分:認知重評、情感壓抑;貝氏憂鬱量表第II版本篩檢憂鬱程度分為四等級:正常、輕微、中度、重度。 結果:憂鬱症狀的總分,從手術後7~14天分數至手術後三個月沒有顯著差異,術後7~14天有達到臨床憂鬱症狀為11.7%,術後三個月有達到臨床憂鬱症狀為15.5%。大部分病患的憂鬱總分未達臨床憂鬱程度。手術後7~14天重大壓力事件對於憂鬱症狀程度的預測力達到邊緣的顯著(p=0.05),表示接受心臟手術兩年內有經歷重大壓力事件者於手術後7~14天可能會傾向較高的憂鬱程度。接受心臟手術後第7~14天至術後三個月有顯著改變的包含睡眠總時間、身體活動總量、久坐的時間、認知重評。病患於手術後隨著時間在睡眠總時間有增加的現象,身體活動量是越增加的,久坐的時間有減少現象。在情緒調節方面表示病患在手術後三個月增加使用認知重評的技巧去調節情緒,而情感壓抑的調節方法在術後三個月則無明顯的差異。影響從術後三個月憂鬱症狀總分的主要預測因子為年齡與身體活動總量。當年紀愈輕以及身體活動總量愈少,憂鬱症狀總分越高。 結論:影響接受心臟手術後第7~14天憂鬱症狀的潛在預測因子為手術前兩年內有重大壓力事件發生;術後第三個月長時間影響憂鬱症狀的主要預測因子為年齡與身體活動總量。未來可對於上述預測因子發展適合於接受心臟手術病患的憂鬱症照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因為吸菸、空氣汙染與人口老化等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有增加的現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估,慢性阻塞性肺病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慢性阻塞性肺病對現代人的威脅逐漸加重,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對醫療照顧的需求與所造成的醫療負荷不容忽視,所以如何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發生急性惡化與提升其生活品質,將是照顧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重要關鍵。而教導病人疾病的照顧技巧及生活管理是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之一,但有效提升病人自我管理之護理的方法需要研究證實,因此引發筆者研擬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自我管理促進方案並探究其成效。 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自我管理促進方案在疾病知識、自我效能、病人積極度、生活品質與因呼吸問題而發生非預期就醫之成效,並了解促成或阻礙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執行自我管理之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一個隨機分派的臨床試驗研究,樣本來自於北部某醫學中心胸腔內科門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收案時間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運用動機式會談與成人學習理論設計,提供實驗組病人3個月之「意、學、思、達、行」的自我管理促進方案,內容包含:自我管理手冊的自我學習、施與個案1.5小時的強化動機及自我管理討論、設定個別性的行動計劃、定期的電話支持。而對照組病人則進行傳統的衛教。所有的研究對象於實驗介入前(前測、T0)、實驗介入後1個月(後測、T1)、實驗介入後3個月(後後測、T2)等三個時間點進行疾病知識(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COPD-Q)、自我效能(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dapted Index of Self-Efficacy; PRAISE)、病人積極度(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PAM)與生活品質(COPD Assessment Test; CAT)的成效指標之資料收集,並於實驗介入後6個月(T3)進行因呼吸問題而非預期就醫情形之資料收集。以SPSS 22.0進行資料分析,運用描述性統計呈現研究對象基本屬性與成效指標的狀況,並以推論性統計獨立t檢定(Independent-t test)、卡方檢定(X2-test)及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 GEE)分析自我管理促進方案介入之成效。 研究結果:本研究實驗組與對照組各有30人,共60人參與本研究。結果顯示(1)本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72.03歲、以男性居多(占91.7%)、教育程度以高中畢業居多(占30.0%)、大多數皆處於退休狀態(73.3%)、疾病階段多屬於輕度(GOLD I) (58.3%)與中度(GOLD II) (28.3%);風險的高低與症狀之多寡以A群病人(58.3%)與B群病人(41.7%)占多數;(2)兩組病人的基本屬性皆無顯著差異性;(3)兩組病人在不同的時間點比較,實驗組在一個月的後測(T1)及三個月的後後測(T2)其疾病知識、自我效能、病人積極度皆優於對照組,且統計上有顯著差異性;(4)比較組別與時間的交互作用,實驗組病人於T1及T2其疾病知識、自我效能、病人積極度皆優於對照組,且統計上有顯著差異性;實驗組病人於T1之生活品質優於對照組,且統計上有顯著差異性;(5)因呼吸問題而引發非預期就醫的情形,兩組病人並無統計上顯著差異性;(6)影響病人進行自我管理的因素包含:環境、時間、身體不適及行動計劃之目標。 結論:本研究結果發現「意、學、思、達、行」的自我管理促進方案可以增進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疾病知識、自我效能、病人積極度及生活品質,並幫助病人落實有益的行為於日常生活中。因此,護理人員可以運用不同於傳統的方式去誘發與引導病人自主學習疾病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並給予適度的支持,可幫助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於日常生活中更有效的執行自我管理。

  • 學位論文

結直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近幾年治療的進步使病人存活率逐年增加,生活品質的議題備受重視,其中性生活是影響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性議題在臺灣較少被重視及探討且以往的研究多採橫斷式研究設計,顯少將術前性功能列入評估,亦未將人格特質因素列入影響性功能之考量,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1)結直腸癌病人手術前後六個月內Type D人格特質、症狀嚴重程度及男女性功能之現況及改變;(2)手術前後六個月內結直腸癌病人性功能的差異;(3)結直腸癌病人術手術前後六個月內性功能改變影響因素,包括人口學特性、疾病及治療相關性、症狀相關資料及Type D人格特質。 本研究自105年1月3日至105年12月1日於台北市某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病房進行收案,採用縱貫式研究方法及立意取樣,收案時間點包含手術前一個月、手術後一個月、手術後六個月,藉由問卷收集資料,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疾病相關資料表、症狀嚴重程度評估、女性性功能指數、國際勃起功能指標量表、臺灣版DS14修訂版(DS14-TR),資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和推論性統計,藉由描述性統計分析病人基本屬性、疾病相關資料、症狀嚴重程度評估、Type D人格特質及男女性功能;以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 ANOVA)分析結直腸癌病人手術後六個月內症狀嚴重程度、Type D人格特質及男女性功能之改變,以卡方檢定(Chi-square)分析結直腸癌病人性功能的差異,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探討結直腸癌病人術後六個月內性功能改變影響因素。本研究總共有99人完成手術前一個月的資料收集,83人完成手術後一個月的追蹤、78人完成手術後六個月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1)接受手術前後六個月,整體症狀嚴重程度屬輕微,且手術前後六個月整體症狀嚴重程度無顯著差異(p = 0.106),從個別症狀分析有六項症狀在手術前後六個月有顯著的不同,個別症狀分數隨著時間增加包括噁心(p = 0.017)、不自主放屁(p = 0.046)及排便次數增加(p = 0.001),個別症狀分數手術後一個月分數下降然後手術後六個月分數上升的症狀包含掉髮或毛髮減少(p = 0.016)、腹瀉(p = 0.012)及焦慮(p = 0.003);(2)Type D人格特質總分於手術後一個月顯著低於手術前一個月(p = 0.006),而負向情感部分手術後一個月(p = 0.003)及手術後六個月(p = 0.046)分數顯著低於手術前一個月;(3)手術前後六個月內性功能變化的部分,結直腸癌男性病人在國際勃起功能指標量表總分(p < 0.001)及次量表包含勃起(p < 0.001)、性高潮(p < 0.001)、性交滿意度(p < 0.001)、性慾望(p = 0.001)及整體滿意度(p = 0.006)等性功能,於手術後一個月顯著低於手術前一個月,手術後六個月分數上升。女性性功能指數總分(p = 0.007)及次量表包含性興奮(p = 0.003)及性高潮(p = 0.011)手術後一個月分數顯著低於手術前一個月,然後手術後六個月分數上升;(4)手術前後六個月內結直腸癌病人性功能障礙無顯著差異(P > 0.05);(5)以廣義估計方程式之邏輯斯迴歸分析影響研究參與者性功能變化之重要因子,研究結果發現結直腸癌病人在手術後一個月(Odds ratio = 5.008;p = 0.004)、年齡越大(Odds ratio = 1.091;p = 0.002)、女性(Odds ratio = 35.170;p < 0.001)、化學治療病人(Odds ratio = 3.899;p < 0.011)具有性功能障礙的風險越高。 性功能障礙是結直腸癌病人接受手術後常見的問題,因此臨床照顧者應在結直腸癌病人手術後一個月,根據病人年齡、性別及接受化學治療病人者,由健康照護人員主動開啟性功能議題,依病人個別性給予指導及早期轉介。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老人照護是健康照護系統主要的挑戰之一,罹患共病症、多重疾病或多重慢性病除了使老人更容易處於多重用藥的風險,也容易造成潛在不適當藥品使用,不僅增加醫療照護使用,也增加健康照護需求。 研究目的:探討住院老人潛在不適當藥品使用的盛行率與其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縱貫式描述性相關性研究,收案時間從2013年8月28日至2015年6月1日,從502位研究對象來自臺灣北部一家醫學中心的二個內科病房,以Charlson共病症指數、簡易心智狀況問卷、多元功能評估問卷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面向、服藥遵從行為量表、2015 AGS Beers潛在不適當藥品準則等收集資料,追蹤五個時間點,分別是住院時、住院期間、出院時、出院後第一次回診及出院後三個月,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做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最後448位個案完成五個測量時間點的測量,潛在不適當藥品的五種類別中,在五個測量時間點至少有一種潛在不適當藥品的盛行率約6.1%~ 80.9%;最常出現的藥物是metoclopramide和esomeprazole;多變量羅吉斯迴歸分析顯示處方藥種類數量為潛在不適當藥品最常見的預測因子,勝算比為1.811~11.022;在潛在不適當藥品的變動因素方面,處方藥種類數量也是最常見的因素。 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老人住院期間潛在不適當藥品盛行率是最高的,處方藥種類數量是最顯著的預測因子。因此,醫護人員須負起責任檢視老人藥品,務必力求減少老人藥品。另外,透過加強醫護人員對於老人用藥安全教育和教導老人正確自我藥品管理,以避免老人服藥量過多,以改善老人的用藥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由於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等因素,近年來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病人日漸增加,其中腫瘤生長部位又以低位腸道之癌症(乙狀結腸與直腸交接處以及直腸部位)所佔比例最多。尤其針對低位直腸癌病人,除了需要面對罹癌本身的心理衝擊外,尚需面對因手術後所造成排便、排尿或性功能等之障礙而導致生活上的許多不便及衝擊,使得這類病人的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為降低手術後的衝擊,手術式經歷重大變化,從腹部會陰切除術切除直腸及肛門,留置永久性造口,改成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但兩類手術對病人短期和長期的生活品質影響為何,未有定論。本研究目的是探討罹患低位直腸癌行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病人:(一)術後出院六個月內及術後出院日滿六個月以上之腸道功能障礙及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差異;(二)手術後腸道功能障礙嚴重度及家庭功能與整體生活品質之相關性;(三)與行腹部會陰切除術病人整體生活品質之比較。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以橫斷式及描述性相關性設計,使用結構式問卷於北部某醫學中心之門診進行收案,本研究共收案低位直腸癌行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之病人78位及腹部會陰切除術之病人10位。研究工具包含:個案人口學基本資料、EORTC QLQ-C30及EORTC QLQ-CR29、直腸癌低前位切除綜合症評分量表(LARS Score)及家庭關懷度指數(Family APGAR Index)。研究結果以T test、one-way ANOVA及複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低位直腸癌行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之病人其術後腸道功能障礙嚴重度及家庭功能可預測整體生活品質。病人之家庭功能越好者,整體生活品質也越好;而病人術後腸道功能障礙越嚴重者,其整體生活品質則越差。另外,本研究也發現,比較術後出院日滿六個月以上之行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及行腹部會陰切除術的病人之整體生活品質,結果有顯著差異,行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之病人整體生活品質較差。但肛門括約肌保留手術者進一步依術式差異分為低前位切除及全直腸繫膜切除兩組,比較其生活品質,結果發現低位直腸癌行全直腸繫膜切除術者之整體生活品質皆比行低前位切除術者及行腹部會陰切除術者差,而行低前位切除術者與行腹部會陰切除者間無顯著差異。 根據本研究結果得到低位直腸癌經歷有或無肛門括約肌保留術式後生活品質差異,及術後腸道功能障礙嚴重度以及家庭功能程度與病人之生活品質關係的知識,可協助醫療專業人員視不同腸道功能障礙嚴重度及家庭功能之病人,計劃給予不一樣的介入及幫助,以及考量病人之家庭,並強化其功能,協助病人及家屬適應抗癌生活,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