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83.89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企圖將「文學中的房地產」,拉高討論層級,視作一文類。而以「房地產文學」為其框限架構,除了是反應近期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與抗爭頻傳的當代視景,也試圖將過去文學作品中現身的房地產,安置在能供人理解的脈絡。而最後提出研究文學地景,需要面對地理尺度、時空、學科邊界、文類界線等限制條件,不單只是文本的分析演繹,也是複雜的社會考察。 本論文依序從建築、土地等要素析述,先建立都市的三維空間,再論及人在城市間的所思所想,相應的行動。而研究範圍選定在台北地區,除了是延續著都市文學書寫居住空間的角度,也因為資本主義創造性的破壞集中在都會地區,房地產相應的衝突現象與書寫故事也相對顯著,不過由於空間均質化的現象一路延伸至淡水、三重等城市外緣地區,本論文所述及的空間範界其實放寬到廣義的大台北地區。而建築形式的歷時性考察,除了援引公寓書寫作一發展開端,也向前向後考察前現代與後現代的住宅形式。前現代除了有水城的自然風光與日式宿舍,也有自營聚落延續至今日的抗爭書寫,而後現代錯縱迷亂的高架道路及偏遠的新市鎮,除了是當代向上發展意識的回音,也反映出人與居地曖昧游移、不穩固的關係。 本論文以「房地產文學」這個新創的概念,反向去逼近「文學地景」這個幅域更大的題目,嘗試開發「文學地景」的研究方法。文學地景在當代雖成為新寵,但內涵經常與地誌文學、地方文化旅遊混淆,不能把握「文學地景」與真實地景相互平行、辯證影響的互涉關係。職是之故,本論文以「房地產文學」作一切入徑路,以建築、土地(帶有社會學意涵的空間地方關係)的角度,查看人們在都市中因居住困境的窘迫而生出的移動與行動,及房地產相應的人與社會的衝突,把文學在空間中的具體演示、互文作用、情感與意識形態等的運作機制,整理出一個初步的模型,盼能提出一個閱讀文學地景時,可供合理辨識的解析脈絡。

  • 學位論文

梁漱溟先生與張君勱先生同為民國初年的學者、實踐者,兩人皆以儒家思想為根基,面對西方文化的衝擊,試圖開出屬於中國文化的一條路,被譽為當代新儒家開河者。梁氏與張氏做學問的目的,皆是為了實踐與力行,而兩人的實踐方式有所不同:梁氏著重在鄉村建設;張氏投身於政黨與立憲運動中。筆者會選擇梁氏與張氏做為研究對象的原因,是看到此同為當代新儒家外王型之二人,其生長背景與思考模式有著對比性的差異,導致其走入完全不同的結果。並希望能透過此文,讓更多學者能看見此二人之思想精彩之處,尤其是漂流海外的張氏,其儒學思想有資格再獲得更多的重視。 本文的儒家思想意義有兩層面,一是學術層面,指孔子一派的儒家思想,二是文化精神層面,指作為中國文化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對於學術的儒家思想比較,欲從梁氏、張氏解讀儒家學術的代表性著作,進入兩人思想。作為文化的儒家思想比較,試以其對文化定義為始端,進入社會、政治、宗教、思想等領域,做多面向的了解。 梁氏與張氏對於文化、社會、政治制度等觀察大同小異,卻做出不同的結論,關鍵就在他們對於儒家思想中的「理性」發展,以及「精神自由」等看法不同:梁氏用人個體的生命成長而言,以身體發展完全,才能走到心的發展,來比附中國文化上「理智」發展不健全,便開始發展「理性」,導致科學、數學、工業技術等發展停滯。「理性早啟」限制了「理智」發展;「理智」停滯亦限制了「理性」的突破,例如凌遲處死等酷刑。張氏不把「理性(情理)發展」與「理智(事理)發展」視為格格不入的事,他強調的是「精神自由」,去除承襲至今的舊文化歷史限制,透過注入西方的新血「精神自由」,發展屬於中國人的新文化;這個新文化,就是指「新儒學的復興」──透過擴展宋明之義理、心性之學,找到屬於中國人的哲學,做為促進此世代中國各方面發展的哲學。

  • 學位論文

本論文在研究方法上,將藉用顏崑陽教授提出的「作家的意識結叢」與「作家的三重存在情境」做為理論基礎,以文本分析與社會情境考察,內外交互詮釋;然後將分析詮釋所獲致的意義加以綜合,系統性的呈現出陳映真的小說書寫與社會實踐意義。在方法論上,本論文對於研究對象的本質,預設二個基本假定:文學反映時代與社會、文學家的三重存在。   期望能以此說明陳映真透過小說形式,展現的社會關懷與實踐。要討論他的小說作品,時代社會現況不能只被視為客觀背景。作家所處的時代,政治、社會、經濟及當時的文藝思潮走向,都會影響小說家的世界觀。   他的創作,不僅僅只是為藝術價值所寫,更強烈的意圖是希望能夠為社會各階層的小人物發聲。書寫是他抵抗主流價值的一種形式,聲音或許微小,但不容許我們視而不見。在陳映真小說中,透過人物角色、背景的建構,隱藏著他的批判視角。陳映真相信文學應該有其社會改革的作用,藉由文學發掘社會問題,或許緩慢,但是他仍試著親身參與。我們可以說陳映真是透過小說反映當時臺灣社會重要的問題,他的文學在社會裡寫作,寫作也是為了社會。

  • 學位論文

宋人筆記是宋代文獻的重要組成之一,內容廣泛的涉及宋代社會的各種領域,同時筆記作者已經富有「史」的觀念,對於當代的歷史皆多有記述,可作為北宋黨爭的第一手資料。「新舊黨爭」為北宋歷時最久、牽連層面最廣的政治鬥爭,筆記內容多記敘黨爭名士的遺文軼事,士人風格及言行事蹟之外,還以生動細緻的方式描繪黨爭活動及黨爭人物,從中可以考察北宋黨爭中士人群體風貌。今日的正史材料與筆記中的記錄會有或多或少的異同之處,正是因為筆記為私人著作,與正史的單一立場不同,從中看到一些為黨爭失敗者進行辯護,而對勝利者的揭露。 本文以宋人筆記為範圍,將涉有黨爭記事的筆記逐一列出,從筆記內容之中辨明作者的黨籍傾向,以及是否受到新舊黨爭的影響?受影響的內容呈現何種面貌?並將筆記和正史相互比較,文史整合的方式,欲以廓清黨爭影響筆記的全貌。

  • 學位論文

本論文研究範疇以韓非子人性及政治思想為範疇,主要研究對象為韓非子。本論文以韓非子思想淵源、所處時代背景、其政治思想之脈絡:法、術、勢談起,探析法、術、勢合成之政治思想。此外,本論文亦探析韓非子「人性」之觀點,並論述韓非子「人性論」在政治思想之運用。研究韓非子透過對人性的了解,協助政治次序之建立,體現現實之意義。 本論文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緒論,主要説明論文架構,研究動機及參考文獻。 第二章韓非思想淵源,韓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主要是研究韓非子思想的理論基礎,深入了解韓非子法治思想學說了解他的思想淵源。 第三章:韓非子人性思想探析,由於韓非子的政治哲學最大基石是人性的自利心,所以第三章將研究韓非子的人性論,釐清他的人性論之哲學意義,有助於瞭解他的政治觀之建立。 第四章:筆者嘗試從韓非子的「法」及「術」角度之探討,研究韓非子的政治視野及所主張之立場。 第五章為結論,總結韓非子人性與政治之研究,並與當下的社會產生對應。 關鍵字:韓非子 荀子 人性論 政治 法治 術治

  • 學位論文

本文以「萬樹《詞律》研究」為題,以是以活躍於明清之際的詞人萬樹及其重要詞學著作《詞律》一書為研究對象,進行相關文獻資料之分析、歸納及綜合,論述則依章節議題探討所需,輔以史料、年譜、傳記、詞史、文學史、專著書籍、學位論文、期刊、工具書等相關資料及前人研究成果。透過這一個課題研究,試圖重啟詞學研究領域裡頭相對薄弱的「圖譜之學」之再探討。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論題觸發之由,並進一步分析「萬樹《詞律》研究」一題的重要意義,以釐清本文之研究目的、效用及限制。接著,界定研究範圍與對象,針對研究方法與推論步驟加以說明。最後,評述以萬樹《詞律》一書為核心的相關前行研究,既說明現有的研究成果,亦能展現本文研究論題之特殊性。第二章「萬樹家世及《詞律》概述」,第一節考述萬樹生平、家世、交遊等三方面,第二節談及萬樹編纂《詞律》的學理基礎與編纂動機,第三節處理《詞律》版本流傳情況、臺灣可見的傳存版本以及各版本之間的異同。 第三章「萬樹《詞律》校律方法及體例內容」,第一節考察萬樹所使用的校律方法,有同一詞上下片互校、同調詞互校、同一詞人他作互校。第二節說明《詞律》的體例特色,從列調方法、列體方法、譜式標注、搜詞範圍,理解萬樹的寫作策略。第四章「萬樹《詞律》觀:調、聲、句、韻、片、體」,考調名、辨字聲、標豆句、用詞韻、析片數、別調體,以由小到大逐步解析萬樹於《詞律》一書所呈現的重要詞學觀點。第五章「萬樹《詞律》的詞史地位與影響」,透過《詞律》與過往、同時、後世詞譜之接受、繼承及影響,體察萬樹《詞律》的特殊意義,確立其在詞史的定位。

  • 學位論文

在當代朱子學的研究中,朱熹的義理性格之衡定,可說充滿爭議,雖則關於朱熹的相關研究汗牛充棟,但主流的論述核心,如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研究便認為,朱熹的成德工夫對於吾人道德踐履的意義,若不能以本心的逆覺體證為道德實踐之本質,則無真正之道德可言。 本論文即以當代學者對於牟宗三先生朱子學研究的承繼與異議為切入點,進一步將當代學者對於朱熹工夫論之研究成果,劃分為「認知型格物致知」、「主敬型逆覺體證」、「實踐型格物致知」三種類型,其中,實踐型格物致知是本論文研究欲重建的詮釋模型,筆者首先透過思想史的重構,指出對於朱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接著以此理解為基礎,透過文獻印證與詮釋效果來檢討「認知型格物致知」、「主敬型逆覺體證」兩種學術視域,筆者認為,對於朱熹工夫論的理解,或可有第三種「實踐型格物致知」的觀看視角,最後說明,在此視角下,對於朱熹工夫論的研究與重建。 通過朱熹工夫論的研究與重建,筆者試圖指出,儒家對於道德的理解,並不是只有本質主義的進路。若能以歷史性、歷程性的實踐智慧為基礎,則朱熹的工夫論,可跳脫傳統主客二分的認知衡定,將其視為對於生活世界中意義的不斷開顯,立身行事與人格養成的圓熟實踐。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宋代名臣廖剛(1070─1143)所撰《詩經講義》及袁燮(1145─1224)所撰之《絜齋毛詩經筵講義》為論題中心。兩書皆為教授君王《詩經》之授課底本,內容重視治國安民之道,宣揚其政治理想。二書作者廖剛及袁燮皆不抄寫〈小序〉,卻依循《詩序》解詩,藉由說解詩歌來闡發個人經世濟民的思想,教導君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發展進路。袁燮為心學代表人物,師承陸九淵,將其心學理論實踐至政治上。本文簡述廖剛及袁燮生平,分析、闡明《詩經講義》及《絜齋毛詩經筵講義》的篇目、內容義理、解經方式,歸納兩書對君主的教化意義及在宋代《詩經》學史中的地位。

  • 學位論文

施蟄存的「新感覺」小說在三○年代的中國被視為一種現代化的小說,其原因在於打破了中國的傳統敘事角度及運用了創新的心理分析手法,將傳統小說的創作題材進行了一種新式的、具內在性的表現方式。在本論文裡討論到的部分,可看出在一個受到外來文化衝擊的時代裡,創作者是如何運用這些「舶來品」與其時代結合,企圖以當代的眼光去吸收及展現於文本當中。順著這樣的思考過程,閱讀者可以從創作者的創作當中,窺見其創作內部所具有的特殊時代意義。在施蟄存的小說裡即是一種矛盾的、焦慮的、亟欲轉變的渴望,透過小說人物的自我形塑過程,閱讀者亦能感受到在字裡行間隱藏著作者的特殊時代觀,在本論文中所談論到的雖未能深及創作者的最原初意識,但卻可以提供研究者另一種分析角度,將其創作的內在根源結合社會背景,試圖重現出當時的社會風貌。 施蟄存的小說在被劃歸為「新感覺」派的同時,雖然很難斷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價值定位,然而若單就文本內部的人物形象呈現方式、創新的心理分析手法嘗試、獨特的敘事技巧及其所具有的特殊文學時代性來探討,本論文試圖以身為一個閱讀者進入文本層次之後的一系列探索,由文本內部空間漸進式的進入小說人物內心最後回歸到外緣的語言層次,依據這樣探索的過程欲建立一套屬於施蟄存小說的敘事論述。

  • 學位論文

錢鍾書曾說:「韓昌黎之在北宋,可謂千秋萬歲,名不寂寞矣。」韓愈為學界所公認的地位與成就,主要是經歷北宋時期而逐漸形成,不管是古文復古、詩文革新運動,均以標榜韓愈為名。因此,本論文將以韓愈與韓詩作為探討的主綫,討論北宋文人如何理解並接受韓愈與韓詩。由於,他們所接受的韓愈未必是中唐時期的韓愈,所以,本文希望借助「互文性」理論,採取歷史的縱向與橫向的觀察,以釐清他們心目中對於韓愈形象的不同,而北宋詩人對於韓愈的詮釋與北宋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作爲探討的方向。 本論文共分爲五章: 第一章 緒論:作爲論文的第一章説明本論文對命題的基本論點、最重要的是對於西方文學的「互文性」理論的解説。 第二章 問題與目的:將從研究的目的與研究方法、研究範疇與各章節架構的要點作大略的解説。 第三章 歐陽修與蘇軾:歐陽修與蘇軾的書寫較注重個人情感的宣洩,不耐於形式的束縛。從歐陽修那力求「窮而後工」的提出,與蘇軾跨文類的角度出發,它不只影響了宋代詩學典範的選擇與美學觀的改變。而且藉由期待視野的不同,使「無一字無來處」與「陶冶萬物」等術語,又如何化腐朽為神奇,以俗為雅,理解這看似矛盾的話語,看待其與韓愈和韓詩的態度與互文的方式。 第四章 王安石與黃庭堅:王安石與黃庭堅是主張堅守傳統文類,認爲詩必須有詩的形式與風格,才能有詩的味道,提倡不該輕易的改變。所以探討他們的書寫將如何閲讀與解構已經被歐陽修所定型了的韓愈的詩歌,將韓愈的書寫策略為己用,開創與總結出屬於自己或時代的藝術成就。從中,了解宋代詩人如何凴藉自己的詮釋方式,以達到自成一家的目的,歸納出一種屬於宋人獨特的文學成規,以重新界定宋代詩歌的脈絡。 第五章 總結:歸納本論文的重點,與總結成果,最後基於本課題的研究衍生出可能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