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44.201

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所肩負責任,其為必須整合運用企業內外部資源,展現出滿足消費者需求及企業形象傳達;產品設計包含了造形、色彩及材料,在這蓬勃發展社會成長的我們,對於產品的使用感及觸覺更加重視;拜科技發達之賜,讓我們現在能應用的材料更加多元,應用之處也更加廣泛,不再只侷限於原有的天然材料資源。處於企業環境中影響著設計人員對於設計創新及材質呈現感表達的新穎度,本研究採以透過設計人員的角度探討企業文化影響材質選用上之間的關聯性,及材質選用因素彙整以助於企業運用。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主要採用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先從文獻資料分析了解使用材質應用、企業設計文化及設計決策的用途定位演變並歸納設計材質應用的定義與屬性。再以深度訪談11位企業內部設計人員,以探討出企業影響設計人員在材質上的抉擇因素。 經過研究歸納企業文化影響設計人員思考因素有:(一)鮮明的企業形象及標語、(二)企業產品獨有產品特徵、(三)建置企業形象資料;設計決策方式有:(一)元素抽離,議題式發想、(二)深入觀察參與市場族群使用行為,並長期記錄累積;材質應用因素有:(一)企業產品使用適性及材料物理特性、(二)滿足企業產品使用性能、(三)市場趨勢及產品使用環境。 綜合研究結果,歸納出為未來企業發展產品材質選用因素及策略共有五個層面的影響(一)企業形象:1.建立鮮明具有區隔化的企業標語、2.創新觀念納入企業理念、3.企業內部人員認同;(二)企業資源:1.材質知識庫設置、2.累積紀錄企業專案歷程材質、3.認識加工法及企業設備、4.安全強度及法規範圍內,優先選用永續環保材料;(三)市場族群:1.目標族群使用行為、2.安全使用、3.符合使用環境、4.以產品功能區隔適用族群;(四)創新呈現:1.構想呈現感建立主軸關鍵字、2.滿足產品使用性能、3.選用多元材質搭配、4.注意使用操作時的感覺適性、5.需保護的產品內部元件;(五)人員訓練等:1.開放式管理,拉進各階級設計人員,提升效率、2.知識管理,傳承延續,設計經驗累積等18項影響材質上的選用因素,以供未來企業組織欲轉型,提升設計策略時,可參考本研究所提出五項層面及18項因素制定企業設計策略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屬質化探索性研究,以個案研究法,探討我國服務設計之發展,其與傳統工業設計之間之差異、並建構服務設計流程。本研究以國內從事服務設計相關專案之設計公司為研究對象,訪談對象的參考依據包括:團隊組成背景、專案執行流程等。 本研究依據所蒐集之次級資料及深度訪談內容,分析服務設計專案團隊組成背景,公司執行專案之流程、方法、受訪者對於服務設計發展之見解與發展趨勢。 最後,本研究提出一個完整的服務設計流程模型,以服務設計多討論、修正的方向,分析歸納、設計、驗證三大區塊以迴圈的方式呈現,而其內部各階段亦為輪迴,其整體流程由許多循環建構而成,但最終大流程則為線性的,原因在於目前我國執行後續持續顧問的專案仍不多。此模型將可做為未來設計業執行服務設計專案之參考、或給予進一步後續研究的參考。 而於服務設計核心特質方面,經由對受訪者專案設計時注重的項目流程,可歸納出服務設計在設計面主要的核心為(1)人本設計、(2)介面/互動設計、(3)合作式設計三項,而人本設計更為服務設計的重要核心,服務離不開人,因此服務的設計開發必需對所有相關的「人」進行了解,可能是使用者、服務提供者亦或是其他與服務傳遞時相關的關係人。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消費者對「品牌形象與產品造形間的一致性程度」與「已知與未知品牌、售價」於購買意願之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實驗共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選定品牌之產品樣本及受測者,並評分品牌形象與產品造形特徵的一致性程度,以百分比統計篩選出代表性產品;第二階段為產品的購買意願的評分,最後將生活型態、一致性、購買意願做因素分析、集群分析、相關係數分析、獨立T檢定、ANOVA分析,藉此求得各實驗結果間的關聯。 研究發現HTC宏達電之智慧型手機大多於品牌形象與產品造形間具有高一致性,符合HTC宏達電之「以人為本、領導創新、直覺且簡單操作」品牌形象,少部分產品品牌形象與產品造形一致性程度低於一致性水平。不同生活型態的消費者,對於品牌形象與產品造形一致性高的樣本有相當大的購買意願差異程度,對於品牌形象與產品造形一致性低的樣本則未顯示其購買意願差異程度。不同生活型態的消費者,對於未知與已知品牌、售價的樣本皆有相當大的購買意願差異程度,意即生活型態對未知與已知品牌、售價於購買意願的影響有顯著差異。

  • 學位論文

隨著消費力復甦與資訊科技的多元發展,愈來愈多的各種產業者投入住宅裝修市場,並提供不同的經營型態與服務,使客戶們對於住宅裝修型式有多樣的選擇。本研究針對室內設計產業進行競爭力探討,並與問卷調查結果進行驗證分析,藉以瞭解室內設計產業的競爭優勢。 本研究經由SWOT、五力分析與焦點團體訪談結果編製出裝修業者競爭力調查問卷之主要構面,並將訪談資料分析彙整出產業經營現況,藉由產業的經營現況,與裝修業者在裝修表現構面上之調查結果進行驗證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室內設計業與其他裝修業者,在住宅裝修表現的各構面中均有顯著差異,競爭力強度則以室內設計業為最高;人口統計變項在裝修表現的各項構面亦呈現顯著差異,裝潢花費金額愈高者對於「人力素質」愈為重視,金額愈低者則對於「服務品質」較為重視。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今民宿室內空間之主要設計形式。研究對象鎖定於花蓮縣內之合法登記民宿300間,透過觀察各民宿網站之照片與圖像,來進行整體內容分析的歸納。研究之分析構面,係經由文獻探討,歸結出形式風格之構成因子,包含形狀造形、色彩、材質、風格形式四個項目,以此做為輔助風格評斷之依據。研究發現:目前台灣地區的民宿室內空間設計,在(1)形狀與造形設計上,以規則正交構面為主。(2)色彩運用以無彩色最多,整體色彩規劃則以中明度與中彩度為主。(3)裝飾材質的使用,以木材與織品所占比例最高。(4)整體設計風格的表現,以折衷形式的混搭風格為眾。混搭風格以多元的裝飾元素並陳,展現豐富的設計形態,然而相較之下,在目前的民宿空間中,似乎較缺乏一種具代表性的「台灣式風格」,做為時代的表徵。

  • 學位論文

風水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及生活形態的改變,風水師對於這門龐大的學術是否能加以貫通及運用於室內空間,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1.讓消費者作為購屋依據。2.讓室內設計業者在提供設計服務時,增加附加價值。3. 風水師與室內設計師配置考量的異同。 首先用焦點團體法選定出核心家具、設備,應用平面檢測模組進行實證,再經由訪談得出結果,藉對比分析法,比較二者間的異同。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根據不同的條件提出合理之配置、範例,專業風水師及專業室內設計師對門的位置及運用都十分重視。二、在配置上將大型家具放在與牆面平行或靠牆的位置上,使家具不致於干擾空間的完整性或產生分割空間等現象。並有助於讓空間使用者因靠牆而有安全感。 因此空間使用者在請風水師為室內空間規劃時,應先確認風水師除專業風水學理外也應具有部分室內設計的知識,同樣的室內設計師也應該具有部分的風水相關知識。這樣可以讓室內設計師在規畫時可以有效的參考風水師的意見,而使用者也可以對風水師的意見有所依循。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產業界的競爭,由以往著重企業內部的競爭力提升,轉變成對外以滿足顧客需求為主的取向,顧客關係管理的研究因此愈來愈受到業界的關注。室內設計服務的特性與有形產品是有差異的,尤其是對品質的認定,無形的設計服務比有形產品複雜,且難以認定。對室內設計經營者而言,服務品質管理實屬不易。 本研究探討特定室內設計公司的服務品質反應顧客滿意度,研究採取量化及質化並用的方法。在量化研究部分,先對前測個案的顧客作前測問卷及結構式訪談,根據訪談分析結果修改問卷部分語句。再對正式個案之顧客發放服務品質、整體表現及抱怨處理問卷,分析問卷資料。在質化研究部分,與設計公司負責人與設計師進行結構式訪談,檢討問卷準確度。結果發現: 1.室內設計公司與顧客對於服務品質、整體表現及抱怨處理的認知有顯著差異。 2.室內設計男性顧客與女性顧客對於服務品質、整體表現及抱怨處的認知有顯著差異。

  • 學位論文

自由形體座椅為日益普及的家具形式,影響消費者選擇家具時的考量點已從基本功能、美觀等因素,提升至滿足情感層面的需求。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建立自由形體座椅與情感設計的關聯性。研究目的為:(1)了解自由形體座椅所引發的情感意象。(2)分析引發不同情感意象的自由形體座椅形態特徵因子,作為設計此類座椅參考的依據。 本研究分為前測分類實驗及各類情感意象自由形體座椅形態特徵因子分析兩階段。第一階段前測分類實驗,請焦點團體專家將實驗樣本依直覺判斷分類,再根據分類結果組織焦點團體討論會議,歸納出自由形體座椅與情感意象傳達的關係。第二階段以萃取出的正向情感意象形容詞語彙作為分類類別,經問卷調查篩選出各類別代表性樣本,採結構式DFA法分析各情感意象類別座椅樣本的形態特徵因子,建立形態特徵因子與情感意象間的對應關係。 研究結果得知選擇自由形體座椅的考量點主要是在情感設計的本能與反思層次,往往忽略行為層次的因素。並獲得十六類情感意象自由形體座椅之形態特徵因子,作為日後設計此類產品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明式家具再設計為現代家具設計模式之一,透過明式家具再設計模式的建立,設計師不只是設計出具有明式風格的家具,更是成為文化的承傳者。 本研究,先整理、比較近期相關文化創意設計的文獻,了解現今文化創意設計模式與對傳統器物的研究方向。再透過專家訪談,了解明式家具再設計的思維,與切入面向,以形態分析法建立明式家具再設計模式。 模式建立後,選擇方杌(凳)為例進行再設計,方杌(凳)是中華民族發展悠久的坐具,近年來,對於明式家具的研究,多集中在有靠背的扶手椅。因此期望能透過不同角度的研究,來補足明式家具的知識。透過再設計模式,設計出符合現代使用,同時保有明式家具文化特色的坐具。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經濟與時代的轉變,台灣地區生活品質日益提高,現代人對於醫院的需求除了進步的醫療技術外,對於醫療服務與空間品質的要求也提升許多。1990年代起,開始出現「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er)」的健康照護概念,醫院不再只是施展醫療權威的場所,反之以服務病患的精神做為醫院的核心理念。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化療病患擁塞的問題,希望擴建新的門診化學治療空間。在秉持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概念,除了要訂定完善的看診流程外,在空間的設計上更希望利用室內設計的方法讓治療環境的氛圍可讓病患的身心靈都可獲得滿足。 本研究先針對醫療場所空間氛圍與病患認知的相關文獻進行探討,整理出影響醫院空間氛圍之環境因素,透過觀察與訪談,了解化療病患的心理特質與到院後的活動場域,整理出化療空間之設計準則。透過參與式設計確定院方的空間條件後,進行三組空間氛圍概念的設計。結論方面,本研究根據空間機能將化療空間氛圍區分為三部分:報到空間給人親和、開放與醒目的感覺;等候與討論空間則有充實、靜謐與新穎的感受;治療空間則必須有私密且溫馨的感受。最後,邀請專家對設計提案的氛圍成效進行評估,做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化療新建空間最後的決策依據,並針對各項提案進行設計的建議,最為往後空間氛圍設計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