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141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臺北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睡眠困擾與疼痛對住院期間灼傷病患而言是常見的問題,故本研究利用縱貫性研究設計,針對灼傷病患住院第一週內,睡眠品質與疼痛及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探討。本研究共收集了46位病患,依研究目的,除收集人口學資料外,還應用灼傷創傷量表、數字評估量表進行睡眠及疼痛測量,進行連續七天的調查研究,並以SPSS 13.0統計軟體分析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1)病患主觀自訴睡眠品質為5.98±3.43分,睡眠時數為6.47±1.84小時,半夜清醒次數,每天平均出現2.69 ± 1.87次,且一週內其每天的睡眠品質、睡眠時數、半夜清醒次數無顯著差異;(2)影響到睡眠的因素有性別、年齡、婚姻狀態、社經地位及創傷壓力;(3)病患Background pain平均為3.82±1.44分,其一週內前四天的Background pain的程度高於第七天的疼痛程度; Procedure pain平均為7.11±1.79分,於一週內其每天Procedure pain的程度無顯著差異;每天Demoral的使用量為81.88mg;(4)影響到疼痛的因素有性別、宗教信仰的有無、燒傷面積、Demoral的使用量及創傷壓力;(5)在睡眠與疼痛關係上發現,睡眠時數與Background pain、Procedure pain呈負相關,半夜清醒次數與Background pain呈正相關。 故本研究結果支持灼傷病患因灼傷所產生的疼痛會影響到睡眠品質,而其睡眠品質的好壞亦會影響到灼傷疼痛,且創傷壓力亦會影響到睡眠品質及疼痛。因此建議在臨床照護上,除了建立一套疼痛與睡眠品質的評估模式外,應將灼傷創傷壓力納入評估範圍內,依據評估結果,給予適當有效的醫療處置及護理措施,以提升其護理照護品質。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肝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之劑量、症狀困擾與細胞激素IL-1β、IL-2、IL-6、IL-8、IL-10、IL-12及TNF-α濃度的變化及相關性。採用縱貫式相關性研究設計法,以台灣版安德森症狀量表來測量及分析肝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多種的症狀困擾,並使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s)測量細胞激素IL-1β、IL-2、IL-6、IL-8、IL-10、IL-12及TNF-α濃度的變化,使用GEE統計方法之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的迴歸分析方法進行相關性分析,經由調整其他相關變項及重複施測的影響來調整各變項間相依性,探討肝癌放射治療六週間累積劑量、症狀困擾與細胞激素之關聯性。 本研究以方便取樣方式,於北區某大學附設醫院的放射腫瘤科門診進行收案,共收集48位接受放射線治療的肝癌病人。研究發現: 一、肝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放射線累積劑量」與「症狀困擾強度」未達統計上顯著相關。 二、肝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第三週至第六週「累積劑量」與「細胞激素IL-12濃度」達到統計上顯著正相關。 三、肝癌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控制「時間因素」、「累積劑量」及「有無接受化療」的變項後發現: 1.IL-1β與「症狀強度平均值」、「噁心」、「疲憊」、「睡眠障礙」、「健忘」、「思睡」、「口乾」、「嘔吐」及「疲勞程度平均值」有統計上顯著正相關, 2.IL-6與「噁心」、「鬱悶」、「健忘」、「思睡」、「悲傷」、「嘔吐」、「腸胃到症狀群集」及「一般症狀群集」有統計上顯著正相關, 3.IL-12與「噁心」有統計上顯著正相關, 4.TNF-α與「症狀強度平均值」、「噁心」、「口乾」、「嘔吐」及「腸胃道症狀群聚」有統計上顯著正相關。 5.IL-2、IL-8及IL-10與本研究中的症狀無統計上顯著相關。

  • 學位論文

目的:本研究旨在瞭解提供電話追蹤對門診憂鬱症初診病患之憂鬱程度、生活品質、門診規則就醫及服務滿意度之影響。 方法:採隨機控制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以北市某精神科專科醫院門診為研究場所,研究對象為門診憂鬱症初診病患,自民國96年1月10日起至民國96年9月15日,經隨機分配為實驗組32人及控制組31人,實驗組流失6人,控制組流失6人。最後,實驗組共26人及控制組共25人完成研究。控制組接受門診例行性照護,實驗組除了接受門診例行性照護外,還接受每週一次,為期八週之電話追蹤,內容包括憂鬱症狀監測、疾病和藥物衛教指導、壓力處置、自殺預防以及規律返診重要性的衛教。測量工具為貝氏憂鬱量表、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精簡門診使用者滿意量表、並經由病歷查詢門診規則返診情形,研究結束後,以半結構式訪談瞭解實驗組及控制組對治療照護療效的看法。 結果:研究顯示實驗組及控制組各組病患的憂鬱程度在8週後,皆有顯著改善,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憂鬱進步值則無顯著差異(p =.774)。實驗組與對照組生活品質之生理範疇(p=.108)、心理範疇(p=.328)、環境範疇(p=.070)未達顯差異,但社會範疇(p=.032)達顯著差異。以精簡門診使用者滿意量表測量電話追蹤介入前後之差異,發現實驗組門診滿意度前後值顯著差異(p=.010),控制組研究前後測無顯著差異(p=.156),比較控制組與實驗組進步值亦無顯著差異(p=.478)。實驗組病患於研究後,規則返診率比控制組顯著高(p=.049),顯示電話追蹤能改善憂鬱症病患之門診規則率。 結論:電話追蹤方式能促進規則返診率的效果,和提升門診憂鬱症患者社會範疇之生活品質,可作為提升門診憂鬱症初診患者護理照護品質的模式。

  • 學位論文

乳房手術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高達60-84%,本研究探討女性乳房手術病人接受全身麻醉,術中不同時段補充使用連續標靶控制輸注低劑量propofol(0.8ug/ml),對減少術後噁心嘔吐之效用。 本研究為前瞻、隨機、單盲及有控制組之臨床研究,將120位女性乳房手術病人隨機分配至四組;A組為控制組,不使用連續標靶控制輸注低劑量propofol;其它三組術中分不同時段,分別補充使用標靶控制輸注低劑量propofol(0.8μg/ml),B組從麻醉誘導後至手術結束(全程),C組從麻醉誘導後至誘導後一個半小時(前半),D組從麻醉誘導後一個半小時開始至手術結束(後半)。噁心嘔吐評估時間點,包括術後1、6、12和24小時。 結果顯示四組在人口學基本屬性(年齡、體重、身高、曾有PONV史、動暈史)、術中術後影響PONV因素(麻醉時間、MAC小時、opioid使用)在統計上皆無顯著差異。B組較A組在術後0-1小時,噁心發生率(10.0% vs. 36.7%, p<.05),嚴重噁心發生率(0 vs. 16.7%, p<.05),和嚴重嘔吐發生率(0 vs. 13.3%, p<.05)都低。D組術後0-1小時嚴重嘔吐發生率(0 vs. 13.3%, p<.05),也較A組低。C組和A組在術後0-1小時,噁心、嘔吐發生率和嚴重度皆沒有顯著差異。 結論:術中全程補充使用連續標靶控制輸注低劑量propofol(0.8ug/ml),可降低女性乳房手術病人接受全身麻醉,術後1小時內之噁心發生率,但無法降低術後24小時內噁心嘔吐發生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睡眠和頭痛之間的關係已被發現有超過一百年的時間,不管是睡眠不足或睡太多,都會引起頭痛的發生,但是也有很多的頭痛可藉由睡眠緩解。相反的,頭痛的發生也會干擾睡眠,頭痛的治療也會造成失眠或嗜睡的情形,兩者複雜且互為因果的關係尚未完全釐清,主要是因為過去的研究資料多為主觀的自我報告,較少使用客觀儀器測量及確立睡眠品質。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分析偏頭痛患者主客觀睡眠品質的差異,並探討睡眠品質與偏頭痛發生之相關性及其預測因素。本研究採縱貫性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於北部一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門診,收集52位偏頭痛患者一週的睡眠及頭痛資料,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腕動計(actigraphy)、睡眠日誌(sleep log)、頭痛日誌(headache diaries)、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ADS)及柏林問卷(Berlin Questionnarie),以描述性統計、paired t-test及廣義估計方程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比較腕動計與睡眠日誌之睡眠参數,除了睡眠潛伏期之外,其餘睡眠参數有顯著差異。(2)前一晚有無頭痛發生和頭痛程度為主觀睡眠品質的重要預測因子。(3)入睡後醒來時間大於5分鐘的次數為次日有無頭痛發生的重要預測因子。(4)前一晚入睡後醒來時間>5分鐘的次數為偏頭痛發生的重要預測因子。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頭痛和睡眠之間確實存在一重要的關係。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臨床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的觀點,瞭解國內成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善終照護的看法、影響成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提供病患善終照護的因素、成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顧臨終病患所需要之協助及成人加護病房病患獲得善終之照護指標,以提供加護病房臨終病患一個兼具文化及整體性的照護。 本研究採綜合研究法,針對北部某醫學中心之成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為收案對象,使用自擬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結果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質性內容分析法進行整理。 目前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顧臨終病患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期:醫療團隊初步確定病患病情不樂觀、第二期:疾病治療效果不佳,與家屬溝通病患極可能死亡、第三期:預備病患臨終、第四期:病患臨終,每一期都有不同的重點但均包含病患及家屬的身心靈照護。其照顧內涵包括:護理評估力、醫療決策的參與度及護理照護行為三大範疇;其中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臨終病患整體照護行為的預測因子為:整體護理評估力、整體醫療決策的參與度、加護單位年資及自覺宗教信仰虔誠度。 在影響成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提供病患善終照護的因素可分成正負向因素,正向因素:良好的護理專業能力、認同護理是一份助人的工作及獲得醫療團隊的支持;負向因素:護理時間受限、未獲得醫療團隊的支持、缺乏提供善終的環境、無法談論死亡。 在提供成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顧臨終病患所需要協助則是希望建立常規性討論會促進醫師、護理人員、病患及家屬三方面的溝通,提供關於緩和醫療的在職教育及法律議題為主。 最後希望建立加護病房的善終指標為:病患臨終前,能有效緩解不適的症狀(例如:喘、疼痛)、病患能得到有意義他人的支持、意識清楚的病患其心願能適度表達、病患對病情的瞭解能與家屬一致、病患臨終時間未做無意義的拖延或因不當醫療照護而提前、病患及家屬能得到所需宗教的協助、家屬能反應醫院可提供相關資訊協助家屬進行後事的準備、病患能呈現情緒平穩,沒有消極負面的言語表達。

  • 學位論文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之慢性反覆發炎的疾病,主要引起患童抓癢及睡眠困擾,也影響患童母親的睡眠品質,主要照顧者的研究指出不良的睡眠品質會危害身心健康並影響照護能力,且疾病越嚴重,影響可能會越大。然而目前尚未有異位性皮膚炎患童母親的睡眠品質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因此引發研究之動機。 本研究採橫斷式描述相關性之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方式選取40位2-6歲異位性皮膚炎患童母親及40位以兒童年齡及性別配對的健康組母親。研究工具是以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度量表(SCORAD Index)評估患童疾病嚴重程度、中文版匹茲堡睡眠量表(CPSQI)評估母親之睡眠品質、生活品質評估量表(SF-36)測量母親生活品質,研究結果是以t檢定及皮爾森相關性檢定推論性統計之分析。 研究結果如下:(1)異位性皮膚炎患童母親在整體的睡眠品質顯著的比健康兒童母親較差;(2)異位性皮膚炎患童母親的整體心理構面及整體生理構面的生活品質顯著的低於健康兒童母親;(3)整體睡眠品質可以解釋24.1%之「整體生理構面」的生活品質,和患童疾病嚴重度一起共同解釋43.4%「整體生理構面」的生活品質;此外,整體睡眠品質可以解釋15.3%之「整體心理構面」的生活品質,和患童疾病嚴重度一起共同解釋32.2%之「整體心理構面」的生活品質。 本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品質同時影響患童母親生理及心理健康相關之生活品質,而且患童母親的生活品質也受患童疾病嚴重度影響,因此建議藉由緩解患童的疾病和改善母親的睡眠品質可以進一步提升其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跌倒是老人重要的健康議題,本研究係探討居家安全指導對出院後老人居家環境危險因素、避免跌倒自我效能及預防跌倒行為改善之成效。採類實驗研究設計,以北部某醫學中心65歲以上老年病患為研究對象,共收集實驗組37位、對照組38位個案。研究工具包括「居家內、外在環境評估表」、「避免跌倒自我效能量表」及「預防跌倒行為量表」,以居家訪視評估及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出院居家安全指導對提升老人跌倒預防之成效。 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75.47歲(SD = 6.23)、男女性分布相當、以不識字及三代同堂居住者為多,77.33﹪的長者罹患一種以上之慢性病、平均為1.24種、70.67﹪有長期使用藥物、平均使用1.11類藥物、60﹪在日常生活上能夠完全自理、95.0﹪之認知功能為正常,在過去一年及二個月分別有34.7﹪及20.0﹪個案有跌倒經驗;兩組在上述之基本資料除教育程度、平均罹病數及用藥種類,實驗組明顯高於對照組外,其他皆具同質性。 研究介入兩個月後,以Paired-t檢定發現,實驗組在避免跌倒自我效能得分,由6.91分提升至8.96分(paired-t = 4.32, p < .001)、對照組由7.76分提升至7.73分(paired-t = -0.08, p = .940),在預防跌倒行為變項,實驗組由3.04分降低至3.69分(paired-t = 8.78, p < .001)、對照組由3.12分提升至3.50分(paired-t = 3.36, p < .01),於兩個月跌倒發生頻率變項,實驗組由0.86次降至0.06次(paired-t = -2.50, p < .05)、對照組由0.19次升高為0.46次(paired-t = 2.25, p < .05),實驗組個案之居家環境危險數量,介入前為5.49個,實驗後減為3.37個(paired-t = -4.90, p < .0001);以t檢定在後測時,比較兩組得分發現,實驗組不論在避免跌倒自我效能(t = 3.19, p < .01)、預防跌倒行為( t = 2.40, p < .05)、及兩個月跌倒發生頻率(t = -3.13, p < .01),均明顯較對照組改善,顯示居家安全指導對於跌倒相關危險因子及跌倒頻率之改善均有其成效。期望此結果,除作為日後相關預防跌倒研究之參考外,亦提供護理人員在臨床及社區工作中,於老人出院準備服務及跌倒預防指導之參考,同時建議護理教育設計時,能將老人居家環境危險評估納入護理人員養成教育之學習項目。

  • 學位論文

疼痛是癌症病人睡眠障礙的主要影響因子,睡眠品質不好也會導致疼痛敏感度的增加,兩者相互影響,然而國內研究癌症疼痛病人出現睡眠障礙之議題相對較少。本研究目的為(1)癌症疼痛病人睡眠障礙之盛行率(2)探討癌症疼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3)探討患有疼痛與無疼痛之癌症病人睡眠品質之影響因子。研究共收錄疼痛組108人及無疼痛組93人,研究工具使用個案基本資料、卡氏身體功能評估表(KPS)、中文版簡明疼痛量表(BPI-C)、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SQI) 、中文版情緒狀態簡式量表(POMS-SF -C)來測試癌症病人睡眠障礙之盛行率、相關性及其影響因子。研究資料採用two-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chi-square、one-way ANOVA、Pearson’s correlation、multiple regression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1)有疼痛病人情緒總分(24.89±22.89)顯著高於無疼痛病人總分(11.13±14.21)。(2)睡眠品質與癌症期別、疾病轉移、最近一個月有癌症疼痛、合併慢性疾病、使用安眠藥、停經、等達顯著的正相關,與KPS呈顯著負相關。(3)疼痛程度的整體平均得分是2.99±1.77分,疼痛對癌症病人之生活影響程度以睡眠干擾最嚴重。(4)睡眠品質與情緒狀態呈顯著正相關,次量表除活力呈負相關外,其餘5個均呈顯著正相關。(5)疼痛組合併有睡眠障礙之盛行率是75.9%,無痛組是43.0%。(6)患有癌痛之睡眠品質總分為11.19±4.63分,無癌痛為7.67±4.50分;PSQI總分與疼痛程度平均總分及疼痛干擾生活功能程度平均總分呈正相關,7構面中以睡眠呈最高度相關(r=.524**)。(7)情緒是患有癌症疼痛病人之睡眠品質最具影響因子。 本研究提供醫護人員對癌症疼痛病人睡眠障礙之盛行率及疼痛、睡眠品質、與情緒之相關性的認識,以改善醫療照顧品質,並可作為未來研究計畫之參考。

  • 學位論文

吸菸是已知的已知的重要疾病致病因子之ㄧ,臺灣成人吸菸率雖已逐年緩慢下降,卻有吸菸問題年輕化的趨勢。過去研究顯示:研究顯示,生活抒解壓力為學生壓力與吸菸主要原因行為相關,但國內並無探討吸菸行為與不同生活壓力之間的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主旨為探討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與生活壓力的相關性,採橫斷式調查研究法,。以自填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採方便取樣於臺北市南港區某一市立高中及高職全校學生進行吸菸行為與生活壓力研究,共發出4436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529份,回收率79.73%,研究結果顯示: 一、高職生之吸菸率顯著高於高中生,男性、年齡較大、高年級、較多零用錢,未與父母同住者的吸菸率亦顯著較高。 二、父母親有吸菸習慣的高中職生目前吸菸率顯著較高,多數好友有吸菸習慣者的目前吸菸率是多數好友不吸菸者的6倍。 三、目前吸菸者的過去一個月自覺壓力顯著高於不吸菸者,除了個人身心事件外,目前吸菸者的客觀生活壓力如:學校事件、家庭事件及異性交往事件皆顯著高於不吸菸者。同時,學校事件、家庭事件及異性交往事件所導致的困擾程度,即主觀生活壓力亦顯著高於不吸菸者。 本研究建議高中職新生入學之時,教師可進行班級經營,運用同儕相互影響力,形成不吸菸的正面價值觀。每學期進行學生生活壓力評估,於高危險族群或偏差行為學生提供持續性的支持與輔導。對吸菸學生,邀請家長共同參與親子戒菸班,促進雙方對菸害的認知及親子溝通,並提供戒菸諮詢。建議各階段之學校教師、輔導老師、社會工作者及國家政策制定者等多領域專業,應致力於提升青少年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