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163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旅遊人類學觀點,視文化慶典活動為一種儀式旅遊的社會現象。在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期間,以大甲媽祖遶境路線與空間為田野現場,質性研究為研究派典,現象學思維探究經驗本質,採用民族誌尋找情境脈絡,運用旅遊人類學立場進行論述。研究者以參與觀察者的角色,透過台灣民眾跟隨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過程中,探索參與者的行為樣貌與體驗歷程;和處於當下情境中與他人的社會互動現象;以及對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演變的觀感與看法。 研究者於2008年至2010年連續三年進出田野現場,並以田野札記、錄音、照相及深度訪談作為蒐集田野資料的方式,先以前導性研究得正式訪談5位研究參與者;翌年再進行正式深度訪談,計有27位研究參與者。本研究經田野資料進行歸納與分析,其研究發現為:在個人參與者的體驗歷程方面,分為個人參與者的行為樣貌,以及個人參與者的體驗歷程兩個主要範疇;而對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期間之社會互動觀感方面,分為人際角色的互動體驗,對社會互動的正面觀感,以及對社會互動的負面觀感三個主要範疇;最後,在個人參與者對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之演變觀感方面,分為活動策略推展,順應社會潮流,生活型態變遷,影響參與趨勢,以及核心價值在於持續傳遞台灣人的傳統精神三個主要範疇。 台灣民眾參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在異於世俗時空的「過渡狀態」中,尋求一種身心靈的存在性意義,以體驗「共睦態」的存在型儀式實踐。這些人在歷經「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試煉過程後,民眾就可以「心滿意足」的回歸到現實生活社會。另外,個人參與者在這段期間,接觸他人也是會有一番心理的矛盾與掙扎的心路歷程,後來逐漸撇開平日生活及職場的面具,不論社會地位及職業貴賤,所以「卸下心防、放開心胸」,於是「人性本善」的特質就顯露出來。 當然,在這段慶典期間,賓主雙方皆覺察到處於一種暫時性的過渡狀態和身份,這是雙方表達友善行為之最佳交流機會;也是「主人」款待「客人」在神聖世界生活所需,酬謝「客人」替「主人」行道而不求回報。這所謂「非對稱酬庸」之交換概念,唯有在大甲媽祖遶境期間才會存在,過了這段活動期間就不存在了。接著,從個人參與者的觀察角度,對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演變的觀感,發現大甲鎮瀾宮順應社會潮流,活動策略奏效,容易吸引民眾參與;然而,也看出社會生活型態的變遷,多少會影響到民眾參與的趨勢;並且,從參與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中,發現核心價值是持續傳遞台灣人的傳統精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臺北市公立高中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的實用性、趣味性,以及難易情形的詮釋,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課程詮釋上的差異情形。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臺北市公立高中(包含國立高中及市立高中),且修畢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95暫行課程綱要必修課程之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採叢集抽樣方式,並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學習經驗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發出800份,回收658份,有效問卷650份,有效回收率為81.25%。所得資料以SPSS 19.0 for Windows 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學生認為公民與社會大多數的主題具有實用性及趣味性,然而對過半數的主題感到困難;63.8%的學生認為公民與社會為「非主科」;56.9%的學生贊成列入指考。 二、女學生、社會組、具有學習信心以及積極參與課程者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詮釋明顯較為正向,但大部分的面向上男、女學生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三、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者在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上皆不具顯著差異;家長重視其公民與社會科學習者,除難易度外,其詮釋皆較為正向。 四、教師教學方式多元的學生認為公民與社會科具有實用性及趣味性,也傾向於認同公民與社會科為主科,但難易度及是否贊成列入指考未達顯著差異;師生互動佳者其詮釋皆較為正向。 五、學校的學習環境不同者的詮釋絕大多數無顯著差異;同儕對公民與社會科課程抱持正面評價的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詮釋皆較為正向。 六、認為社會上並非不重視公民與社會科的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的實用性與趣味性有較為正向的詮釋;但性別刻板印象認知不同者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則沒有顯著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演藝術團體行政人員知覺僕人領導行為及其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相關。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探討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其次施行問卷調查,針對98~100年度獲選於行政院文建會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表演藝術團隊行政人員做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有效問卷回收共計154 份。問卷共包含四部分:個人基本資料、主管僕人領導行為、工作滿意及組織承諾。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來進行分析。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 現今表演藝術團體行政人員知覺僕人領導行為、工作滿意、組織承諾具有中等以上程度。 二、 不同婚姻狀況之行政人員知覺主管「關愛他人」有顯著差異;不同類型表演藝術團體行政人員知覺主管「服務他人」、「關愛他人」、「外在滿意」、「留職承諾」具有顯著差異;先前有無相關工作經驗之行政人員知覺「留職承諾」具有顯著差異。 三、 表演藝術團體僕人領導行為與行政人員工作滿意有顯著正相關;表演藝術團體主管僕人領導行為與行政人員組織承諾有顯著正相關;行政人員的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有顯著正相關。 四、 表演藝術團體僕人領導行為對工作滿意有顯著預測力,可解釋變異量達65.9%;表演藝術團體僕人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具有顯著預測力,可解釋變異量達50.2%。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供表演藝術團體主管及未來研究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Outward Bound」於1941年由猶太裔德國人Kurt Hahn在英國創立,為近代冒險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之濫觴。Outward Bound以野外環境,進行對自己或團隊的挑戰,運用實際體驗的模式去達成核心價值:「熱切的好奇心」、「不可被打敗的精神」、「探求事理的韌性」、「準備好為眾人犧牲的服務意念」,以及超越在這些特質之上,所被更加重視的「憐憫心」。Outward Bound目前已推廣至五大洲超越34個國家,並且在各國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與教育方向,在臺正式翻譯為「外展教育」,Outward Bound Taiwan於2008年成立,讓外展教育正式在臺灣開始發展。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研究架構分為兩大主軸,為「課程」與「組織」兩個方向來探討,運用深度訪談、內容分析等方法做資料整合進行研究。 本研究結果發現,臺灣外展教育發展的歷程與申請加入國際外展組織會員的流程相關,分為2005年前的「醞釀階段」、2005年到2008年的「觀察階段」和2008年以後的「起飛階段」。臺灣外展教育的推展符合外展教育原則與理念,但活動與訓練上有在地化的轉化。結合成立外展組織前的資源和臺灣得天獨厚的環境,使得融入Project Adventure活動與引導技巧元素和登山課程為臺灣發展外展教育的主要特色,近期並積極拓展海洋運動課程。但因為人文背景的影響,使得臺灣外展教育課程較少超過連續五日的長天數戶外營隊,以及經典28天戶外課程,這成為未來課程努力之方向。 臺灣外展組織為「臺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Outward Bound Taiwan)」,由臺灣法規監督下以非營利組織形式運作。研究發現組織運作尚需加強「志工人力」及「資金募款」兩區塊的發展,能讓外展教育在臺灣的發展更貼近宗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差異及各變項之關係模式。研究樣本為「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2學年度大一學生與94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追蹤資料,共9,752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為5,748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004人。統計分析方法包括t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第一代大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年收入、入學成績、社團參與、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學習以及領導與溝通能力,顯著低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模式皆具有良好的適配度,第一代大學生模式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皆達顯著水準,而非第一代大學生除了個人因素對校園經驗的直接效果不顯著之外,其餘皆達顯著。 三、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模式影響效果的比較,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對於學習成果的直接效果顯著高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本研究歸納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對高等教育增進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進一步研究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反映出的是高等教育成本日益增加,為了反映成本,調漲學費與否也就成為每年爭議的話題。 因此研究者將針對我國高等教育成本與受教者、學校及政府三者關係進行分析以探究我國高等教育現況。首先釐清受教者在高等教育中所負擔的成本為何(學雜費),並說明我國與其他各國受教者負擔學雜費的情況,進一步比較我國公、私立大學學雜費收費方式及校務經費收支狀況,以衡量公、私立大學學費差異是否存在著不公平現象。最後探討政府在高等教育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其學費政策對於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與補助對象該如何實施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 本研究希望能了解當前高等教育成本的內涵,對於家長與學生必須負擔學費之間的相關性,作為討論學費調漲議題之依據;再進一步分析,我國政府對於高等教育補助的必要性以及補助的公平性,來說明調漲學費的正當性,以提出具體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之影響因素。研究問題包括:(一)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現況為何?(二)不同背景大學生之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三)不同服務學習課程類型之課程實施品質、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是否有顯著差異?(四)大學生背景因素、服務學習課程類型、課程實施品質、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之關係為何? 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量化研究問卷調查部分,以100學年度第一學期修習校園服務學習課程、社團服務學習課程、通識服務學習課程和專業服務學習課程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公、私立大學各五所,運用「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47份。統計方法包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質性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由四種服務學習課程各選兩位大學生進行訪談,訪談資料以質性分析方式,補足或解釋量化研究無法探究的內涵。 本研究量化結果發現:(一)不同社團與幹部經驗者之課程投入與公民素養 有顯著差異;(二)不同服務學習課程類型的課程實施品質、課程投入與公民素 養有顯著差異;(三)有幹部經驗與課程實施品質對於課程投入有解釋力;(四) 有幹部經驗、通識和社團服務學習課程、課程實施品質與課程投入對於公民素 養有解釋力。 經由質性訪談發現: (一)校園服務學習課程未能落實準備、服務與反 思;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強調與他人互動的品質;通識服務學習課程啟發觀點轉 換與感動;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展現專業與服務品質。(二)校園服務學習課程 未具課程投入;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增強服務態度與團體紀律;通識服務學習課 程落實課程投入;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結合專業與服務課程投入。(三)校園服 務學習課程對於公民素養影響較少;社團服務學習課程服務中關懷,多元互動 影響參與能力;通識服務學習課程關懷促進責任,落實公民參與;專業服務學 習課程啟發社會關懷,關注專業社會議題。 最後,歸納研究發現,提出建議,包括:未來在大學校院強調課程實施品質有助公民素養的提昇,激發課程投入影響公民素養的培養,提供不同服務學習課程教師充足的支援;在提升課程實施品質上,加強校園服務學習課程準備、服務與反思,提供社團服務學習課程多方資源,推廣通識服務學習課程融入服務學習,強化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的反思帶領;在促進課程投入上,設計校園服務學習課程多元化,增強社團服務學習課程服務知能,建立通識服務學習課程投入模式,規劃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結合專業與服務;以及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基本素養之相關因素,其中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學院、住宿情況、工作經驗、父母親教育程度、高中職曾任職務、入學前班級排名;校園經驗包括通識課程修課經驗、課業投入、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活動參與、學校環境;基本素養包括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選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編製「大學生基本素養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透過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不同性別、年級、學院別、住宿情況、工作經驗、高中職曾任職務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基本素養有顯著差異。 二、 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經驗對於基本素養的影響,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方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設備資源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方面,同儕關係、師生互動、課業投入、活動參與、設備資源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社會關懷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校園文化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公民實踐方面,核心通識修課情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人文涵養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方面,課業投入、行政服務、設備資源、校園文化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批判反思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整體基本素養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設備資源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所有變項對於各素養的解釋力介15.6%至34.1%之間。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大學校院的建議包括:(一)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學習情況,規畫適當措施;(二)重視不同學院的學習情況,提升學生各面向之基本素養;(三)關心學生工作經驗對校園經驗與基本素養之影響;(四)鼓勵學生踴躍參與通識教育系列活動。對學生的建議包括:(一)積極投入課程學習;(二)踴躍參加校園活動。此外,在後續研究上,針對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變項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市民社會資本、休閒行為與健康的情形及其相關,並探討臺北市市民之背景變項、社會資本、休閒行為對健康之預測功能以及社會資本、休閒行為對健康之直接和間接影響效果及影響路徑。 首先經由文獻分析有關社會資本、休閒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概念,再探討其內涵與因素,然後綜合相關研究,以瞭解社會資本、休閒行為與健康之影響因素。其次,以自編「社會資本、休閒行為與健康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依據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採分層比率抽樣,問卷共發出1000份,有效問卷計338份,有效問卷率33.8%。所得資料採用次數分配、因素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法、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歸納出以下的結論:一、臺北市市民之社會資本趨向中等程度且對規範評估最高;二、臺北市市民之休閒動機趨向中上程度且頗為一致,並以社會性動機最高;三、臺北市市民之休閒參與以日常閒逸型態參與程度較高;四、臺北市市民之休閒阻礙趨向中下程度且以結構性阻礙最高;五、臺北市市民之休閒滿意度趨向中上程度且以放鬆面向最滿意;六、臺北市市民自覺健康之評估趨向中上程度且對社會健康評估最高;七、社會資本愈高,休閒動機愈高,休閒參與程度愈高,休閒阻礙愈低,休閒滿意度愈高;八、社會資本愈高,自覺心理健康、社會健康、整體健康愈好;九、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休閒滿意度有相關;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休閒滿意度有相關;十、休閒行為與健康有相關;十一、臺北市市民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社會網絡、規範、社會參與、信任、社會性動機、藝能活動參與型態、日常閒逸參與型態、個人內在阻礙、心理面向滿意度能有效預測健康;十二、社會資本能夠直接正向的影響健康;十三、休閒行為之休閒阻礙能夠直接負向的影響健康,而休閒滿意度能夠直接正向的影響健康;十四、休閒滿意度在社會資本影響健康之路徑,具備中介變項之作用。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以及所歸納的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政府機關、休閒實務者、臺北市市民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現況。以及了解大學生不同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差異情形。進而以多元逐步迴歸的預測方法,分析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的預測力。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大學生、學生事務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以網際網路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中600位大二以上在學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學習發展成果量表」進行調查,並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以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每日上網「4小時以上未滿6小時」者同儕關係顯著優於每日上網「8小時以上」者。。 二、大學生在學校宿舍使用網路者其社團參與程度顯著高於自宅使用網路者。 三、大學生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娛樂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低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四、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同儕關係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大學生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社團參與程度與同儕關係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五、大學生資訊性活動與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各面向學習發展成果提昇程度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六、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中之同儕關係、資訊性活動與學術投入能預測大學生整體學習發展成果。其中同儕關係對整體學習發展成果預測力最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