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209.95

歷史人類學學刊/Journal of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東部歐亞這一新型的地域世界史在近年逐漸受到全球範圍的廣泛關注,本文聚焦的問題是如何在東部歐亞中定位以東南亞為首的南方海域世界。文章着眼於以朝貢這種中華式的理念為基礎開展的對外關係,通過硏究上書的翻譯行為,考察宋代朝貢的實際情況及其特徵,並指出其對於南方海域世界所具備的意義。本文首先關注留存在宋代史料中的南方海域世界的上書,發現它是由「蕃字」書寫的原文逐步翻譯、編集而成;接着關注上書的譯者,揭示海商等媒介在翻譯中的重要性;然後着眼於眞里富國上呈的兩篇不同的上書,發現「蕃書」並不僅由朝貢國的文字、語言書寫而成,也有可能使用南方海域世界的通用語言;最後對朝貢時的翻譯行為所持有的意義及朝貢的主體等進行討論,指出宋代的朝貢實質是媒介者通過翻譯等行為製造出來的,其結果是令宋代朝貢不但可以為國家等政治政體服務,也可能為各種級別的人群乃至個人所利用。透過上述分析,本文指出,所謂朝貢的中華式理念,具有在宋朝以及南方海域世界之間搭建經濟基礎設施的功能,宋代的朝貢作為某種「國際公共財產」,孕育宋朝與南方海域世界之間有機的經濟聯結。換言之,根據宋朝提供的朝貢理念,由國家到個人的各類經濟主體都可以與宋朝進行政治、經濟的接觸,由此,一個經濟圈自宋朝與南方海域世界之間誕生。

  • 期刊

本文試圖透過清初至當代基隆市客家認同的形成過程,探究臺灣社會族群意識的衍生機制,及歷史資源如何在社會與學術脈絡中被反復重構。在基隆市的歷史當中,客語人群活躍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清中期。日治中葉的漢人籍貫調查顯示,當地曾是全臺灣福建汀州府籍講客家話人口最集中的區域。然而,這一群體的族群意識在當代並不明顯,多半消融於以姓氏宗親會及神明崇拜中,成為一種集體的無意識。戰後來自臺灣各地的新客語群體,則紛紛依附於該地外省「廣東人」群體,從而形成共同的同鄉會組織。直至1970年代,基隆市都市發展導致會內財產爭奪劇烈,加之鄰近的臺北市發展成世界客家中心的刺激,新客語群體才脫離「廣東人」之殼,而另行成立以「客家人」為名的獨立社團。在當代的學術史敘述中,基隆從擁有一個規模頗小的客家社團,到被視為曾存在龐大客家群體的區域,則是1990年代以降地方精英與學術團體將兩個斷裂的傳統糅合為一的結果。

  • 期刊

本文以新山華人社會為例,探討人們如何塑造與傳播開埠故事,以及誰在訴說、為何訴說這個開埠故事。本文以新山中華公會的會刊、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的展覽以及新山柔佛古廟與其遊神為材料,指出新山華人社會的開埠故事如何藉由文本與儀式來打造和傳播,以及新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自1970年代以來的變化等内外因素,如何影響開埠故事的塑造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