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51.72

高雄文獻/Kaohsiung Historiography

  • OpenAccess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今日哈瑪星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填海造陸打造而成的新街區,因具備當時最先進的交通設施──鐵路和港埠,發展成為海陸運輸樞紐,此過程,帶動諸多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吸引眾多日裔、臺籍移民,共同開創新興高雄的現代化港市。從濱海潟地而繁華街區,因移民而產業共同構成之形貌為何?為本文所試圖探討的目標。日治時期日、臺移民所共構而成的「哈瑪星」社會,日臺人口數差距在1930年代前,日本人數占絕對優勢,1932年後臺籍人數累積上升比率明顯較快,意味著人口流動大,也拉近日臺人口的差距。構成上,日籍以九州地區占多數,卻亦不能忽略來自近畿、關東的影響力。臺籍移民以臺南地區最多,除以距離遠近為檢視指標之外,勢必得考量移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量化分析之外,本文以戶籍資料為主並結合日治時期相關出版物進一步從事質性描述和討論。這方面成果約略可補充目前學界對日治時期哈瑪星的看法,亦即一般認為日本人為統治階層,總是占盡產業、階級上的優勢;而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人,必定屈居劣勢,從戶籍資料的整理會發現實則不然。哈瑪星當時的日臺人口構成與產業分布關係,究竟是呈現出怎樣的樣貌?為全文試圖牽引的議題。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擬以位在高雄市茂林區的多納部落為例,探討1990年代多納響應「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以來,舉辦的民俗節慶「黑米祭」的情況,包括黑米祭的緣起、實際展演情形、社區居民的參與、以及祭儀所傳遞的文化意義等面向。黑米祭的文化展演主要由多納社區發展協會主辦,近年來隨著文化政策的推動,政府由同化政策轉向為多元文化主義,多納的歲時祭儀也成了文化復振的重點所在與主要訴求。本文將從多納的傳統社會制度著手,探討其進入國家行政體系後所產生的文化變遷,以及由居民主導的社區營造對居民生活和文化傳承所造成的影響。在民俗的節慶方面,多納部落每年11月舉行的「黑米祭」已成為部落重要的觀光資源,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黑米祭除了闖關活動、文化表演外,重頭戲擺在「古婚禮」的演出。儀式展演的過程中傳遞了文化的價值與精神,議婚、聘禮、揹新娘、盪鞦韆等環節,顯示出下三社族人對婚姻締結的重視,以及對傳統禮俗的珍視。透過實作與儀式的再現(representation),也有部落傳承的意味,並含有交棒與薪火相傳的深遠涵義。

  • 期刊
  • OpenAccess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記載:「羅漢內門、外門山,皆大傑顛社地也。」傳承至今,或許只剩下那散布於鄉間小徑或田裡的座座公廨可查,尤其溝坪地區周邊保留了為數不少的公廨,在那些三片壁小祠裡,供奉著一個香爐或是一個花瓶,裡面空無一字。它一直是村民畏懼的地方,對它有許多不同的神奇傳說和故事。近年,山村小祠旁常發現被放置的神祇,村民不忍祂被閒置,移進祠裡,原想應該是一起供奉才是,但公廨的太祖無碑、無神像,倒是後來供奉的神像具體,於是,鳩佔鵲巢,公廨在村民口中不再出現,漸漸的公廨變成土地公廟、太子廟,甚有好事者,在那牆面寫上有應公廟,於是祂就變成有應公壇、萬應公廟了。本文試圖探討溝坪地區平埔族群其歷史時空下所建築的公廨數量及意義和公廨建築形式的轉變,追尋歷史的縱軸。公廨依史料記述,17世紀時綜合多種功能,包括信仰、政治與社群組織運作,然而始自日治的長期研究與現況調查,均顯示近期至今之公廨除偶有與社群活動相關外,僅存信仰與祭祀功能,尤其臺南地區西拉雅族群之公廨均可供社群活動,但實訪同屬於西拉雅族群亞族之溝坪地區大傑顛社社地及平埔族群,其公廨卻小至僅能容身,甚者只是粒石之三片壁,對公廨所供奉之太祖,亦因漢化而難窺真相,擬透過田野實察,對其做深入性紀錄。

  • 期刊
  • OpenAccess

近代高雄之發展與交通密切相關。港口代表著島外連結,鐵、公路象徵島內集散。高雄臨港線則將海陸交通串連,發揮了重要的交通功能。前人研究中,高雄港、縱貫鐵路與公路系統的論著已蔚然可觀,但港區內的鐵路系統──臨港線,卻鮮少論及,特別戰爭時期的臨港線情況,更缺乏描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高雄港區被劃為要塞,臨港線之情況遂少人知悉。為求突破,於是赴美蒐集地圖與調查報告等,輔以臺灣總督府資料,發現當時已有「苓雅寮線」、「前鎮線」連接高雄重要的工業區與軍事地帶。「左營軍港線」連接左營軍港,「苓鳳軍事線」連接陸軍營區後直通鳳山。可見當時的臨港線,已將高雄地區的港口、造船、煉油、金屬、化工、倉庫、軍營等連成一片,頗有海、陸交通與軍事、產業相輔相成之慨!本文以高雄臨港線為題,試圖勾勒日治之發展,尤其著重臨港線延伸的各處支線,期能還原歷史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