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239.46

高雄文獻/Kaohsiung Historiography

  • OpenAccess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炒魷魚」是國人熟悉的雙關語,熟悉的多是有年味的魷魚及此語影射的解雇之意,而非魷魚遇熱特有的捲曲(捲舖蓋)特性。此現象代表習慣遠庖廚的現代上班一族對魷魚乾、鮮之別,與其個別意義的不清,所以也就更無從理解當今市面普遍的「阿根廷魷魚」現象。因此本文先就魷魚乾的傳統「珍味」意涵,與其在社會各族群物質、精神層面上所扮演的傳統臺灣味角色,探討此珍味在物質匱乏時代、非常時機使用上反映的價值、意義。由於臺灣海域無魷魚天然的生長環境,又囿於此珍味的社會需求,故在清代、日治時期,乃至光復後均自中國、日本、韓國輸入,足見魷魚乾使用日趨普遍。然80年代後市場開始出現了新鮮魷魚,特別在近來的夜市、餐飲市場或家庭廚房,更見有標榜阿根廷魷魚所生產本文稱之「真味」的夜市味、創意味。與傳統珍味相較,現代真味卻反映出新鮮魷魚生產過剩、常態化使用的意義。真味意義的轉變代表一環扣在地生產、俗民/美食論述的美食場域的形成,進而發展成具美味認同的料理社群。追溯此社群的脈絡演進,以高雄為基地的臺灣魷漁業發展,厥功最偉。

  • 期刊
  • OpenAccess

臺灣四面環海,漢人在明清時期移民臺灣後,水產海鮮在食材消費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在諸多魚類當中,土魠魚名聲雖不若烏魚和虱目魚有名,但牠屬於深海魚,肉質鮮美,早在清代臺灣就成為百姓喜愛的魚類之一。本文將從歷史文獻上討論土魠魚在清代臺灣與日治時期的歷史,特別著重在捕撈技術,之後利用口訪方式探索土魠魚在大高雄的消費特色與品饌文化。

  • 期刊
  • OpenAccess

曇石山文化是中國大陸福建沿海的地域文化,存續年代為距今5,000~4,000年前,其主要文化內容為半地穴式草房,土坑淺穴墓,兒童行割體葬,陶器有釜、壺、豆、罐、碗、杯,炊煮器是釜,石器以木作工具石錛為主,牡蠣琢既是挖掘貝類的工具,也是可用於種植芋頭等塊根作物,經濟型態為原始的園圃農業。鳳鼻頭文化的存續年代為距今3,500~2,000年前,其主要文化內容為干欄式住宅,兒童行甕棺葬,陶器有各種罐、甕、碗、瓶、豆,炊煮器為罐,石器以石斧、石鋤、各種石刀等穀物種植、收穫工具為主,同時有海洋捕撈、採集,經濟型態為穀物種植農業。有些學者認為,鳳鼻頭文化與曇石山文化極其相似,並推測兩地居民可能屬於一個群體,因而主張前者由後者傳播而來。本文在概述曇石山遺址與曇石山文化、鳳鼻頭遺址鳳鼻頭文化的聯繫與區别的前提下,著重討論曇石文化與鳳鼻頭文化的關係,二者的存續年代不同,鳳鼻頭文化的生業型態要高於曇石山文化,二者的炊煮器也不相同,兒童的喪葬形式也不同,因此,筆者認為,二者不是源流關係。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民族誌以田野調查為基礎,應用Arjun Appadurai《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Modernity at Large)的「地方性的生產」(the production of locality)概念,來進行高雄六龜頂荖濃部落的公廨與其族人近年來所推動之平埔文化復振的田野現象描述與分析。高雄市六龜區荖濃里是一個由四社熟番為主所組成的平埔族群部落。在歷史遷徙的過程中,四社熟番(平埔族群)於清代時移入此區耕種、狩獵,與原居住在此的其他族群(指山地原住民,如布農族、排灣族等)常有族群衝突。後來陸續又移入了臺灣閩南族群、臺灣客家族群、臺灣新住民(外省族群),形成了一個多元族群的文化地景。頂荖濃公廨,是頂荖濃部落祭祀太祖(祖靈信仰)的神聖空間,此特殊地景,形成他們與其他族群(臺灣漢人、布農族、排灣族)不同的文化區隔,交織著他們族群歷史、社會、文化的意義網絡。本文將以公廨空間與祖靈信仰的實存,來演繹/探討頂荖濃地方性的生產過程。另外,本研究想以近年來當地社區推動許多文化復振運動為例(如夜祭、地方文史組織成立等),探討當地人如何透過這些活動生產Arjun Appadurai的地方性。

  • 期刊
  • OpenAccess

楊秀衡的說唱技藝,客家人稱之為「撮把戲」,他融合了客家山歌、客家車鼓、客家小戲,以及雜耍功夫等各項技藝,楊秀衡一身擁有的客家音樂技藝,堪稱為「客家音樂的活字典」。楊秀衡的「撮把戲」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綜合表演藝術,「撮把戲」演出分成「文套」、「武套」兩種與廣告賣藥。「文套」的演出是「撮把戲」的精華,楊秀衡將傳統客家山歌之老山歌、山歌子、平板與小調,以及客家山歌的變體「變化山歌子」,結合「客家小戲」、「客家車鼓」隨機呈現演出。「武套」則以國術為基礎,展現國術中各種拳套,武術、特技技術與變魔術等表演。楊秀衡這種集合客家山歌、說唱、車鼓、後場、雜耍的綜合技藝「撮把戲」,已找不到幾人有此技藝,楊秀衡的「撮把戲」為一項重要之文化資產,迫切需要加以保存與傳承。

  • 期刊
  • OpenAccess

水的調和、火的焠煉,透過人的巧手,腳下踩踏的泥土終成磚瓦,建構成可遮風避雨的居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於民國102年5月16日至11月17日,推出「起厝‧磚瓦諸事會社」特展,便是從高雄土發想,探討先民如何利用水、土的特性而後發展出磚瓦產業,透過磚窯產業從興起、頹圮到轉變的歷程,帶出聚落與城市發展的脈絡。並由高雄地區具代表性的兩個磚窯廠:唐榮中都磚窯廠與三和瓦窯切入,以民間與官方的角度鋪陳,說明日治到光復初期高雄地區磚瓦窯業的發展和進程。期透過展覽認識傳統磚瓦的製造和其中積累的在地文化,重新反思人與土地和聚落的連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