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14.32

台灣學誌/Monumenta Taiwanic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旅行實是一種接觸不同文化的跨界過程,也是主體經驗文化差異的歷程。〈新興中國見聞記〉是具日本留學與台灣社會運動經驗的知識分子謝春木,其1929年5 月至6月赴中國旅行後的歸台沉澱之作,內容是探討日本在中國的政經勢力與生活眾相。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生存於殖民地社會、近代世界文明觀、殖民霸權多重時空脈絡之下,遊記多就中國方面情況對照省思台灣問題,並結合了日本、中國、台灣的多重視野,充分表現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運動面臨思想轉變下知識分子文化視野的複雜性。〈新興中國見聞記〉依區域可劃分為日本、上海華東、東北滿洲等三大區的紀錄。本文將以東北滿洲的行旅文字為主要分析內容,並以其他兩區從旁參照,析論謝春木的文化視野與感覺結構。藉由爬梳日治時期的台人海外旅行書寫,探求敘事空間、交通體驗、社會結構中日常生活與文化行旅間的互動脈絡,以及謝春木之於台灣社會運動路線的思考。

  • 期刊

當前學界對20世紀中期台灣記遊文學的學術討論頗為有限,且多半是透過現代散文研究的框架進行考察,本文嘗試另闢蹊徑,引用晚近新生成的「旅行文學」概念,重探半世紀前三位女作家域外見聞的文學再現。首先,本文藉由西方理論對「旅行」內在結構的觀察,商榷「旅行文學」概念的適用問題,另一方面也論證三位女作家記遊作品的長處就在於對旅行結構本質的體察、描寫與再現。接著,本文第三節探討旅行及其書寫再現之於1950、1960年代台灣社會有何意涵,除了揭露特定民族、性別、意識形態立場如何影響了文學內容及其表現方式,也分析女作家如何在旅行文學文本中開闢相對自主的言說與批判空間。其後,為了探究女作家何以能在旅行文學上有所開創,本文第四節從現代女性旅行敘事的特徵來說明,女性作者書寫旅行經驗時經常訴諸的文學技巧,其實是旅行方式、性別處境、文化位置等因素交織下所促生的文本共相。綜合上述三個層次的探討,本文主張:在知性的滿足與文字美學的品賞之外,「辨『異』與認『同』」實乃20世紀中期台灣女作家域外書寫的一項重要核心價值。

  • 期刊

80年代胡榮華出發上路,完成單車環球壯舉,揭開台灣單車遊記序幕,90年代的林姬瑩、江秋萍更突破性別限制,順利完成女性單車環球之旅。2007年以來台灣興起的單車熱潮,帶起了另一股單車旅行風氣,騎士們紛紛投入創作,為當今旅行書寫帶來不同風貌。在作品中,騎士們將單車之旅轉化為生命的通過儀式,藉由實際踩踏,歷經隔離、過渡∕轉換、回歸的過程,告別過去,邁入下一個具有不同意義的人生階段。同樣以「認識世界、了解自我」為目標,不同年代的單車騎士們開始由外在的家國責任轉向內在的自我探尋;面對危險與意外,具備尤利西斯動因的單車旅人,從驚險關頭中,獲得深層人生體悟;回歸書寫本質,遊記內容是否足以反映單車壯遊之奇特與旅行深度,則是另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 期刊

「爸爸回家吃晚飯」運動是在1981年發起,曾引起社會廣泛迴響,呼籲父親們準時下班回家用餐享受家庭時光。但時至今日,爸爸即使晚餐時間回家,也未必有晚飯可吃,全家共同或各自外食經常可見。究竟自1980年代至今,台灣社會晚餐的用餐型態發生哪些改變?由哪些因素造成?不同的晚餐烹飪與用餐選擇反映出何種家庭關係的變化?此三者為本文試圖回答的主要問題。本文一方面運用多種政府與學術機構大型調查結果及其他文獻資料,探究近三十年晚餐用餐與烹飪型態的轉變;另一方面藉由深度訪談、焦點團體法,分析有哪些社會結構因素影響了前述轉變。研究發現,廉價而易取得的外食、長工時、烹飪技能傳遞機會減少、女性就業增加、性別意識形態改變,是造成晚餐型態改變的重要原因:女性就業增加、長工時與工作型態改變讓家庭晚餐機會減少,亦同時降低烹飪技能傳遞的機會,這些構成人們「家庭晚餐轉趨外食」的推力;廉價而易取得的外食,則構成將人們「拉近」商業化晚餐的拉力,一推一拉之下,加上性別意識形態改變,年輕一代女性有意識地抗拒承擔傳統賦予女性的烹飪工作,促成家庭晚餐轉移到外食或由高齡女性繼續承擔,也造成烹飪勞動的商品化。從家庭中不同的晚餐型態,可一窺其中的代間關係、家庭結構、性別角色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