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81.209

「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會議論文集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此刊物暫停授權合作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會議論文

南北朝是個胡樂大盛的年代,尤其北朝,自西元四世紀初永嘉之亂(311)以後,胡人大舉進入中原。由於“樂其所生”(《漢書•禮樂志》),各族不能忘情於自己的音樂,於是各種異族之樂紛紛傳來中原,中國固有的雅樂因而淪喪陵夷,正聲莫聞。《隋書•音樂志》曰: (齊)雜樂有西涼鼙舞、清樂、龜茲等。然吹笛、彈琵琶、五絃,及歌舞之伎,自文襄(高澄,亡於549)以來,皆所愛好。……於是繁手淫聲,爭新哀怨。 以若干沈湎荒淫的北朝君王為表率,上行下效,風行草偃,胡樂遂成為北朝盛極一時的流行音樂。在這樣一派異國的喧嘩之聲中,中國音樂中最具歷史傳統及深厚文化底蘊的樂器-「琴」的命運如何?在「繁手淫聲」、「鏗鏘鏜鎝」(《通典》卷一四二)既是音樂風格的主流,疏泛澹然的琴還有人彈嗎? 檢閱史籍,我們赫然發現北朝仍然有為數不少的琴人,由隋唐兩代的琴學傳承來看,北方琴人也並未缺席;隋唐之交最重要的琴家趙耶利是天水人,以善彈胡笳知名的董庭蘭是隴西人,他們在隋唐琴學中都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在胡樂喧聲之中,北朝究竟還有哪些人彈琴?琴在他們的生命裡蝕刻了如何的印記?他們對於琴的的審美態度與美學想像又是如何?與前朝後代的琴學有何異同?這些疑問都值得探究。本論文即是由此開展,以探抉文獻記載中的北朝琴與琴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音樂文化的傳承形式有二,一為書寫形式,一為口傳形式。現今音樂文化均是藉由此二種形式傳續下來。此外在不同音樂文化下,傳承過程有些特重書寫形式,樂譜發展完備繁複,口傳形式只具輔助功能;有些音樂文化特重口傳形式,樂譜則僅是輔助工具。古琴音樂文化可算是書寫與口傳形式二者兼備的音樂文化之一,眾所周知古琴簡字樂譜只描述紀錄樂曲的骨幹音型,樂曲的完整呈現端靠口耳相授的師承。 從音樂學的角度,本論文以琴曲〈大胡笳〉為例,試圖對古琴音樂文化中這兩種傳承形式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描述、比較與分析。探討範圍包括〈大胡笳〉的樂譜傳承、研究譯譜的可能性、「大胡笳」的多種實際演奏打譜詮釋風格暨師承比較、書寫樂譜與口傳師承到實際演奏之間的實踐過程暨關聯性、減字譜之於古琴音樂文化的意義等。希冀能對古琴音樂演奏詮釋作另一角度探討,藉此希冀提供古琴研究另一視角的論述觀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古琴音樂美學中蘊藏著豐富的空間意涵(「如遠」、「空」、「幽」、「高」),本研究主張其與古琴音樂的多層次單音織度(multilayered monophony)1息息相關,採用音樂分析、聽覺、與音響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同時兼顧傳統中國古琴音樂美學與西方音樂學研究,以「音樂結構」(musical structure)與「聽覺」(auditory perception)的角度探討古琴音樂聲響的多層次單音織度,與帶給聆賞者的空間感(spatial perception)。而本文為此進行中的研究之核心,開啟一系列琴樂聲響結構與知覺的理論及實證研究,目的在透過當代生態心理學考量下的聽覺理論,與傳統古琴美學琴及彈奏指法,以傳統琴家的演奏錄音為分析對象,歸納出多層次單音織度的結構要素,與相關的琴樂空間知覺現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徐上瀛為明末清初著名琴家,係嚴澂之後虞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輯《大還閣琴譜》(原名《青山琴譜》)中收〈谿山琴況〉一卷,仿照唐末司空圖“詩品二十四則”而提出“二十四琴況”,其說被公認為古琴音樂美學思想之集大成者。海峽兩岸之學者、琴家、評論家等,雖已有多人以專書、專文討論,或於專書中闢專章論及,但筆者認為徐青山之琴學思想仍有進一步討論分析之空間,故重新解析〈谿山琴況〉中所可能涵蓋之古琴美學概念,並試圖建構還原其理論體系。全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章節:導言、一古琴美學本論-古琴美學之基本性質與功能作用、二古琴美學分論〔(一)彈奏以前之準備、(二)琴人心氣之調整、(三)彈奏技巧之訓練、(四)琴曲之形式類別、(五)音韻之風格意境〕、三實際賞鑑問題-琴樂之審美準則與詮釋評價要點。最後作一結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本文嘗試針對吳毓清先生的風格論-技法論「二分說」與劉承華教授的本體論-風格論-音色論-技法論「四分說」進行批判性的反省與發展,嘗試提出單況的內結構-禮、藝、情、境,來思考這種內結構對於各況的間結構。比如「雅」在二十四況大結構裡的角色,是否僅限於風格。進一步,可以將內結構的特色,運用到「四分說」的間結構上而貫串二十四況:禮承載了儒家樂論的中和大雅;藝綜攝了指法技法的要求,而要達到取音上的藝術境界;情則是這種境界的實況基礎,境則是這時境界況的表現。這貫串的一縷紅絲線,也不僅是本體論之四況,還有著神與氣的動力。這種動力,使內結構與間結構生動起來,形成二十四個情境包含著內/間結構與動力的生機網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夏蟲不可語冰」,作為一個中文知識圈的研究者,處於所謂「西化」的現代,假設對於古琴的彈奏藝術與樂曲欣賞皆乏浸潤,那麼,在傳統琴學文本中,致力於描畫體驗與境界的古人,若對於這樣的讀者有傳達意義的意圖,是不是一種「不可與言而與之言」的謬誤?如果不是,又該對這樣的閱讀中,「言下之意」、「言外之意」可能的「授」與「受」,抱持何種期待?本文試圖以個人對琴學文本的閱讀為例,作一另類的討論嘗試。省察在「不可與言而與之言」的整體過程中確實存在的「意義的相授受」;並嘗試討論和展演:一、「閱讀我」如何因自身專業與敏感,而由文本及其閱讀得到啟發。二、中國傳統思想如何幫助「閱讀我」整理自身閱讀經驗並賦予其意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古代所謂「六經」,是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樂經》不見流傳。今天,我們所能知道的儒家樂教、樂論,只有《論語》中孔子談論「樂」的一些片段,還有《禮記》中的〈樂記〉,《荀子》書中的〈樂論〉等。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然「樂」如何能「成」呢?〈樂記〉說:「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樂」到底如何發揮它的教育功能呢?我們都說:「學音樂的小孩子不會變壞。」那到底有沒有甚麼根據呢? 本論文嘗試從聲音的原理,音樂的樂理上來闡釋樂教「和」的精神,說明「和」字的字源意義,音樂的「龢」,就是能夠把不同的聲音,以最合適的比例,最得宜的配置,使之成為一段悅耳而感動人心的旋律,旋律中的每一個聲音,都能都發揮作用;這就是聲音的黃金比例。而樂教就是把音樂的這種「和合」的黃金比例精神來薰陶、感化人心,使之達到包容、龢龤的人際關係。 掌握樂教的精神,可用以審視先秦文獻中,一些表面上跟音樂無關,其實是因音樂的薰陶而達成的教化效果,就顯然可見,從而得到義理上充分的詮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會議論文

身為「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其詩中瀰漫著濃厚的隱逸思想,此亦是歷來陶學學者們流連忘返的重點之一;然則,或許是缺乏更廣闊之理論視域或方法論之支援,此一主題仍遺留許多尚待深入開拓之空間。因此,本文選擇廣為學界公認與陶淵明氣質最相近的西哲海德格(M. Heidegger)及其現象學作為基點,並由「孤獨意識」及其延伸之美學境界作為論述之切入點,當是陶學研究中可行之突破性嘗試。本文將先簡要釐清海德格早期「基礎存有論」中「此有」(Dasein)與孤獨之本質關聯,再從其晚期有關「存有之隱蔽性」觀念以連繫於孤獨意識及其所敞開之美學世界。其次,將以海德格之孤獨現象學為基點,試圖從理論橫切面上建立陶淵明孤獨意識及其美學境界之完整圖像;而許多陶詩中重要的概念,例如自然、任真、清遠及靜穆等都將在此圖像中獲得進一步之詮釋與顯示。 正如蘇東坡所謂的「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本文也將力圖突破傳統文藝美學之格局,而將陶詩美學提昇至存有論層次加以詮釋,以貼近其「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式之獨特生命情懷與美學境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