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91.22
  • 學位論文

不同安置型態下兒少安置環境觀感之探究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Their Out-of-Home Placement in Residential and Foster Care

指導教授 : 鄭麗珍

摘要


本研究採量化設計中的問卷調查法,針對臺北縣市10∼18歲、安置一個月以上的兒童及少年進行抽樣,目的在於了解家外安置兒少對於安置環境的感受,並比較不同安置型態下的兒少在安置環境觀感上是否有差異。安置環境觀感方面,研究者翻譯Moos & Lemke(1996)的安置照顧環境量表來測量家外安置兒少的安置環境觀感,此量表分為凝聚力、衝突、獨立、自我揭露、組織、住民的影響力和物質舒適等七個面向。本研究最後獲得202份有效問卷,其中家庭寄養兒少75位,機構安置兒少127位。寄養兒少與機構安置兒少在凝聚力、衝突、住民的影響力和物質舒適這四個面向及整體安置環境觀感上的差異均達顯著,其中以衝突層面的差異性最大。相較於機構安置兒少,寄養兒少在安置環境中感受到的凝聚力較高、衝突較少、影響力較大、物質舒適感較好。整體來說,家庭式的寄養照顧比機構式的安置照顧帶給兒少更多正向的感受。當控制了安置兒少的性別、年齡、安置原因、安置時間長度、安置轉換與否及安置同意程度後,安置型態與安置同意程度皆能解釋安置兒少的安置環境觀感,寄養兒少相對於機構安置兒少,越同意目前安置是一個好的安排者,其安置環境的觀感較好。最後立基於本研究的發現,研究者對機構安置環境、寄養照顧、及發展多元安置型態三個面向提出相關之建議。

參考文獻


林玟漪(2006)。接受「家庭重聚」服務之案家的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國蓮(2006)。歷經長期機構安置的兒少保護個案結案後的生活經驗初探。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美惠(2001)。影響寄養家庭流失因素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舒璘(2003)。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兩位在育幼機構的女孩之內心世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蔡本源(2005)。兒童少年保護服務社會工作者家外安置倫理決策取向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許瑞鈴(2013)。停止親權後:少年保護個案受政府監護之經驗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7/NCNU.2013.00030
張如萱(2016)。寄養父母終止擔任寄養家庭的轉折與決策歷程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3047
施巧儀(2015)。兒少保護社會工作者安置態度與安置決策之相關性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11185
黃竹萱(2011)。兒少保護個案安排親屬寄養安置歷程與照顧經驗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3169
廖經晟(2011)。少年多樣化處遇之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69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