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99.9
  • 期刊

《漢志.諸子略》諸子學說「雜」學淺論-以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為例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miscellaneous theories of Philosophers and Scholars in the pre Qin Period in Hanzhi Zhuzilue range- take Zhang Shunhui' Hanshu Yiwenzhi Tongshi as an example

摘要


〈諸子略〉分諸子學說為九流十家,各家著錄相關圖書的名稱和數量,歸類清晰。但有些類別中出現了某一家中包含多家學派,或者某一書包含多種學說的「雜」學現象。本文參照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的類例,分析諸子「雜」說的三種情況:一人多書,一書多人,一書多家,借此窺探先秦時期以諸子學為主發展到漢代以經學為主的學術變化歷程。認為諸子雜學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相互競爭、相互學習的結果,也是漢代處在目錄學早期,分類不盡合理的表現。

參考文獻


張舜徽(1990)。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鍔(2005)。先秦西漢學術思想與〈諸子略〉。圖書與情報。2005(5),32-37。
楊新賓(2012)。目錄學與學術史之間─《漢書‧藝文志》價值的再思考。理論月刊。2012(6),65-68。
蔣伯潛(1985)。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章太炎(2010)。諸子學略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