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90.49
  • 期刊

明前文獻所見類書與總集著錄之交雜

The Mixture of the Records between Encyclopedias and General Collections in Documents before Ming Dynasty

摘要


古典目錄學中,與類書關係最為切近者實為總集。從唐代開始,類書編纂在類事之外加入類文部分,而類文部分的著錄與編排,正與同樣具有書鈔與類分特點的總集相似,也就引起學術界對二者類似的質疑與猶疑。不過,類書與總集雖同樣具有書鈔與類分的特點,但二者間的不同也頗為明顯,最重要的區別在於部類與錄文。總集先分文體,次列部類,並錄取全文;類書則先分部類,次列文體,僅僅是擇取文章的部分內容。但在明代以前文獻尤其是書目與類書中,類書與總集著錄的交雜仍是值得注意的現象。這一現象進而影響到了明代以降直至現代學術界對於類書與總集關係的討論。

關鍵字

明前目錄學 類書 總集

參考文獻


翟新明:〈篇、體與文章選本:以〈《文選》序〉為中心的先唐總集編纂考察〉,《揚州文化研究論叢》第 22 輯(揚州:廣陵書社,2019 年),頁 89。
翟新明:〈《遂初堂書目》類書類未著錄《文苑英華》考〉(《文獻》2019 年第 4 期)
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 年),頁 20-22。
〔明〕祁承㸁:〈庚申整書例略四則〉,鄭誠整理:《澹生堂讀書記澹生堂藏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頁 44。
〔清〕章學誠:《校讎通義》,卷 1,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 9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