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在小兒腫瘤的治癒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所引起的副作用是眾所關心的問題,但是若因骨髓抑制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下降,導致病人感染而再度入院,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由於化學治療白血球低下期間,病人通常已經出院,所以在住院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時,如何讓主要照顧者及患童重視感染問題,避免因感染入院而延誤治療,甚至造成生命危險是護理人員最大的挑戰。筆者擬分享護理一位三歲半神經母細胞瘤女童的經驗。患孩目前接受TPOG N93B引導期第二次化學療程。她曾於第一次療程期間因感染而入院。在與母親討論後,确立其主要的護理問題有:高危險性感染、高危險性口腔黏膜破損及嘔吐。針對感染問題,將第一次療程期間白血球與嗜中性白血球絕對什的變化繪制成圖表,讓母親對血球變化與感染的關系有更明确的認知,并千知預防感染析重要性及原則。在照顧接受化學治療獐的過程,深感護理人員需具有專業知識及預防的概念,并能防患於未然。除了對眼前的嘔吐問題,做好症狀控制外,還要能預知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并加以預防,如此方可減少父母及患童所要承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