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一一》主題涵括人文與科技的辯証以及台北人在台北的「無家」(unhomely)之感。《一一》一秉楊德昌式的知性思維,藉由拆解一個家庭來探討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論文分成兩部分解析楊德昌如何在《一一》中詮釋二十世紀末台灣的家庭。首先將《一一》置放於楊德昌電影文本的整體脈絡中,並且參照台灣本土的新電影研究,討論楊氏影片的城市現代性與家的政治(politics of home),其次討論《一一》的家族議題,並且由跨國與後殖民的脈絡檢驗這部影片中的家/國族建構。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