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固然胚胎於馬克斯,而共產主義制度的存在,當以俄羅斯爲其本原,而蘇維埃共產制度的建立,又以列寧爲其本原。沒有列寧,吾人敢肯定蘇聯不可能建立如許鞏固的共產政權,蘇聯的面貌,乃至世界歷史的面貌,都與列寧密不可分。列寧亦是使「馬克斯主義」意識形態世界化的肇始者,他以社會主義烏托邦做爲共產主義實踐的指針和強制性行動的依托,在他全意志主導的策略運作下,列寧成功的激起人們改造社會的願望,並設計一種新型的革命政黨而奪得權力,斯大林卻使這一政黨成爲精神奴役的工具,共產主義在實踐上的教條化和專制面目,皆在斯大林所建立的權力機橋和經濟制度上達於頂點。 歷史的向度(dimension)有其脈絡,探究其原因,領會其邏輯,以展現其本質鑑別其盲點,俾有助於解讀爲教條主義所符制之馬列意識形態之實然和「絕對預設」理論之偏執,此即本文研究之目的。列寧係以實踐取向來論述其革命理論做爲合理化手段之說詞,因此,他在唯物論哲學上的斷說亦與此一觀點完全變合,當然做國專制與革命的傳統皆予列寧極有意義的啟示,而斯大林則充分彰顯列寧意識形態的致命弱點,使暴虐和剝削成爲最終的結局。一種意識形態固然包藏著人類的希望,同時也因渴望的急切致使它同時包藏著人類不幸的因子,然夢想又是社會改良與進步的泉源,吾人應如何掌握其平衡點,使社會日趨平正,本文也嘗試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