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王莽,世人多以「偽善」、「篡竊者」來評價之。然細讀史書可知,王莽是在幾乎不動干戈的情況,拿下漢室江山。可是,漢代兩百年江山,根深柢固,要取而代之,豈是易事?更何況,班固於《漢書》中,亦不得不承認王莽的「盜篡」也曾一度頗得人心。換言之,他是得到民意的支持而代漢的。 外戚出身的王莽何德何能居然能獲得民意一致的支持,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他由攝政而篡漢,實有許多個人和時勢的因素所促成;本文擬從形象塑造的角度去採究王莽得以獲得民意之因。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