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156
  • 期刊
  • OpenAccess

軍中語句之分析研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信念是指引個體知覺環境、採取行動的重要因素之一,語言是一個表徵信念的主要工具之一,為了探討軍中存在之信念,擬從軍中存在之語句分析著手,探討軍中語句之影響。研究分成三部份,研究一為軍中語句收集與分類,研究二探討不同身份幹部與不同自覺類型軍人對順口溜語句之感受性評定,研究三為軍中幹部對順口溜語句之聽聞率與感受性之關聯性分析。 研究一探取立意抽樣法,受試為政治作戰學校某梯次之正規班與研究班之學員共109員,正規班為上尉將升少校之部隊基層幹部,而研究班為少校或中校之部隊中層幹部,他們都是在軍中有4年到16年的經歷。研究中一共收集了273句正向語句,449句負向語句。正規班受測者中有近二成三的人表示軍中沒有正向語句,正規班每人平均寫出的正向語句是1.84句,而負向語句則為3.98句,即正向語句是負向語句的二倍多。而研究班受測者的正向語句與負向語句都比正規班多,每人平均寫出3.23句正向語句與4.27句負向語句。在語句類型分析上,正向語句有「口頭襌、格言」的短句,及「情境知覺」、「鼓勵性」、「讚賞性」、「關懷性」與「獎勵性」的交談式語句。研究班受測反應以讚賞性語句最多(43.5%),次為鼓勵性語句(28.6%),而正規班受測反應以鼓勵性語句較多(29.5%)。負向語句的分類上,有「口頭襌、順口溜」的短句,以及「情境知覺」、「責罵」、「諷刺」與「威脅」的交談式語句。研究班和正規班的受測反應以責罵式的語句最多(占研究班反應的53.2%,占正規班反應的36.6%),其次是順口溜、口頭襌的短句(占研究班反應的24.3%,占正規班反應的33.9%)。 研究二利用研究一所收集到之語句,選取順口溜與情境知覺之語句,探討不同身份與不同自我知覺類型軍人對該語句之感受性。受試912人,其中411人為官預,311人為尉級軍官,180人為校級軍官。自我知覺變項是以受測者對自己在工作表現滿意度、喜歡工作程度、生活滿意度、情緒掌握度與人際關係等五個項目上的主觀評定來分類,分成高正向、中正向與低正向。以因素分析法將語句分成「消極應付」、「積極實踐」、「榮譽」、「經驗成長」、「吃苦耐勞」、「權勢」、「士兵畏苦怕難」與「當兵浪費時間」八類。以變異數分析比較身份間之差異,尉級軍官對軍中「消極應付」與「士兵畏苦怕難」的感受性較強,官預對「當兵浪費時間」與「積極實踐」的感受性較強。以逐步迴歸分析因素間之影響力,校級軍官的自我知覺受到「榮譽」語句的影響,尉級軍官的自我知覺受到「消極應付」與「積極實踐」語句的影響,官預的自我知覺受到「積極實踐」與「榮譽」語句的影響。 研究三以問卷調查法,收集497位陸軍基層幹部對語句之感受性與聽聞頻率,探討語句感受性與聽聞頻率間之關係。結果發現基層幹部感受最強烈的語句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而最常聽說的句子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而語句感受性與語句聽聞頻率間有正向關係存在,即愈常聽說某句子愈易感到剖隊符合該語句之描述。但是句子間有個別差異存在,關係最大的句子是「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與「士兵都是畏苦難的」。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