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曲狀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有密切關係,國外之研究顯示消除幽門曲狀桿菌可以防止消化性潰瘍之復發。抗生素之濫用在台灣常被詬病,為了評估台灣東部花蓮地區幽門曲狀桿菌可能之抗藥性,我們以三合療法(鉍鹽、四環素、及metronidazole)對幽門曲桿菌感染伴有消化性潰瘍者作治療試驗。計有63例消化性潰瘍者(8例胃、51例十二指腸、4例胃及十二指腸)接受第2次內視鏡檢查,所有患者均以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治療消化性潰瘍,其中36例並接受三合療法。治療組只有2例因副作用無法完成療程,合作度為94.4%。於3個月內評估時,治療組之幽門曲狀桿菌消除率為90.0% (19/20),3至18個月的評估,消除率為78.6% (11/14),而對照組有病例之幽門曲狀桿菌均持續存在。潰瘍之癒合率在治療組與對照組並無顯著差別(19/20對2/3,或95.0%對66.7%),潰瘍癒合率與幽門曲狀桿的消除與否亦無顯著關聯性(17/18對4/5,或94.4%對80.0%)。潰瘍之復發率則在對照組有顯著的較高(18/24對2/14,或75.0%對14.3%, P<0.001),幽門曲狀桿菌未消除者之潰瘍復發率亦照著的較高(16/24對1/11,66.7%對9.1%, P<0.00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並消除幽門曲狀桿菌的確可以減少消化性潰瘍之復發;在花蓮地區,幽門曲狀桿菌之抗藥性並不常見。對於消化性潰瘍且有幽門曲狀桿菌感染者,應給予三合療法治療。
幽門曲狀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有密切關係,國外之研究顯示消除幽門曲狀桿菌可以防止消化性潰瘍之復發。抗生素之濫用在台灣常被詬病,為了評估台灣東部花蓮地區幽門曲狀桿菌可能之抗藥性,我們以三合療法(鉍鹽、四環素、及metronidazole)對幽門曲桿菌感染伴有消化性潰瘍者作治療試驗。計有63例消化性潰瘍者(8例胃、51例十二指腸、4例胃及十二指腸)接受第2次內視鏡檢查,所有患者均以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治療消化性潰瘍,其中36例並接受三合療法。治療組只有2例因副作用無法完成療程,合作度為94.4%。於3個月內評估時,治療組之幽門曲狀桿菌消除率為90.0% (19/20),3至18個月的評估,消除率為78.6% (11/14),而對照組有病例之幽門曲狀桿菌均持續存在。潰瘍之癒合率在治療組與對照組並無顯著差別(19/20對2/3,或95.0%對66.7%),潰瘍癒合率與幽門曲狀桿的消除與否亦無顯著關聯性(17/18對4/5,或94.4%對80.0%)。潰瘍之復發率則在對照組有顯著的較高(18/24對2/14,或75.0%對14.3%, P<0.001),幽門曲狀桿菌未消除者之潰瘍復發率亦照著的較高(16/24對1/11,66.7%對9.1%, P<0.00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並消除幽門曲狀桿菌的確可以減少消化性潰瘍之復發;在花蓮地區,幽門曲狀桿菌之抗藥性並不常見。對於消化性潰瘍且有幽門曲狀桿菌感染者,應給予三合療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