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為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在傳統醫藥上是使用根部,具有補氣及提升免疫力等功效。本研究目的旨在分析黨參植株各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並探討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對黨參炔苷、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總黃酮類及總酚類含量之影響。結果顯示,黨參的根長、根徑及根重皆以搭網栽培的方式較高。在根、莖、葉及花部位皆測得黨參炔苷成分,以搭網栽培者,其地上部的黨參炔苷含量是根部的3倍以上,在莖部為2.37 mg g^(-1),葉部為1.50 mg g^(-1),花部為0.55 mg g^(-1),而根部則為1.35 mg g^(-1),而無搭網栽培方式的根部黨參炔苷含量為2.48 mg g^(-1),略高於地上部。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以葉部表現為最高,花部及莖部次之,根部為最低,其中葉部和花部的DPPH抗氧化力則以搭網栽培方式者較高;而在根部及莖部則以無搭網方式較高。在總黃酮類及總酚類含量方面,皆以無搭網方式者較高,在葉部的含量最多,而莖部及花部次之,根部最少。本研究分析結果黨參地上部莖葉等亦具有黨參炔苷成分及抗氧化物質,可加值再開發利用為保健產品或作為飼料添加物等,以增加全株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