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性痢疾目前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主要傳染途徑為糞便中之囊體造成食物或飲水之污染所致;尤其易於人群聚集且衛生條件不良之監獄、智障醫院等及同性戀者間傳染,進而造成流行。阿米巴性痢疾之全世界盛行率約為10%,台灣阿米巴性痢疾個案近年曾於學校、精神療養院發生,感染後如發病會有腹瀉之症狀,亦可能引起肝膿瘍及腦膿瘍之危險性,或因嚴重腹瀉脫水而死亡,故為防疫上相當重要的疾病之一;而潛在環境中感染之調查,對於阿米巴性痢疾之防治有大的幫助及重要性。 已發現蟑螂可媒介細菌、黴菌及寄生蟲之蟲卵或囊體等多種傳染性病原體;蟑螂種類很多,台灣常見的是德國蟑螂、美洲蟑螂及棕色蟑螂等,又因台灣氣侯溫暖,蟑螂的繁殖更是猖獗,且其為雜食性,由人的食物至糞便都吃,因此可能是痢疾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傳播之媒介,故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