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九十年五月七日中午澎湖縣白沙鄉鳥嶼村吳姓居民於該村民眾活動中心辦理結婚外燴宴客,數十位賓客在事發當日傍晚起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食品中毒症狀。素食者無人生病,故問卷調查280位葷食食用者。其中符合中毒病例定義者有85人,侵襲率為30.4%。中毒者症狀分佈依序為水樣腹瀉100%、腹痛83.5%、嘔吐32.9%、噁心29.4%、頭暈29.4%、發冷16.5%及發燒10.6%。發病潛伏期為3~33小時,中位數為16小時,發病後三日內痊癒。由這些病例特徵與22件人體肛門拭子檢體中檢出腸炎弧菌的結果,推測腸炎弧菌是本次食品中毒事件的致病菌。 因中毒病例與未中毒者之年齡中位數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p值<0.05),調整年齡後,分析多項菜色的結果顯示,冷盤與此次食品中毒有統計的顯著關聯,其年齡調整危險比及95%信賴區間分別為2.37和1.19~4.71。冷盤內之鮑魚片、草蝦球、北極貝皆為海產食品,雖然12件食餘物檢體都未檢出腸炎弧菌,冷盤仍有可能是本次食品中毒事件的原因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