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感病毒多種亞型、變易快、潛伏期短及傳佈廣,時常造成地區性或全球性的流行,如何能早期偵測新種變異病毒為目前世界各國有效成功防治流感的首當要務。迄今人流感最常見的偵測系統為:(1)臨床病癥的臨床偵測,(2)採集病人檢體分離病毒的病毒偵測及(3)探察流感病毒抗體的血清偵測。 流感病毒藉著空氣飛沫和接觸而在人群中傳播快速。易感受性族群密度、群體免疫力與病毒基因均對流感的傳播力均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採檢、病毒分離及其基因序列分析等工作在流感測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流感病毒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肌肉酸痛、頭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疲倦等全身不適之外,有時還會導致併發症與死亡。不同年齡的人、不同型別與亞型的人流感病毒病癥相似,但仍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及併發症,所以台灣地區每年對高危險群(包括醫護人員)免費施打流感疫苗。值得注意的是人流感的偵測必須整合臨床表癥、流行病學特徵、病毒型別及其基因/胺基酸序列變異/碳水化合物組成,才能得知是否為「新型」流感病毒致禍?還是人流感病毒變異快速致疫苗失效?台灣自2003年始研發醫院的急診症候群偵測,以因應未來新型流感病毒之嚴酷挑戰。 流感的偵測系統有全球性、地區性及國家性的區域體系。未來應朝向跨國合作,才能期達早期預警、早期防範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