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42.143

摘要


破傷風是由Clostridium tetani桿菌所造成的疾病,其歷史記載可追溯至西元前400年;而破傷風類毒素(Tetanus toxoid, TT)於1924年被發明之後,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我國亦於1955年針對幼童開始全面施打含TT的白喉、破傷風、全細胞型百日咳三合一疫苗(DTwP),歷經多次疫苗演進及常規預防接種的政策調整推動,我國近年破傷風報告病例多在20例以下。然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2008年所作的推估,全球約有50,000例新生兒死於新生兒破傷風,雖較1980年代有92%的下降,但在貧窮及中低收入國家中,破傷風仍然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我國已達新生兒破傷風(Neonatal Tetanus, NNT)消除標準,未來防疫重點除維持相關常規疫苗高接種完成率外,亦應著力確保疫苗供應來源與提升民眾預防觀念。

被引用紀錄


張方玫、黃怡真(2020)。一位破傷風病人合併肺炎於加護病房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37(2),71-81。https://doi.org/10.6692/KJN.202008_37(2).0007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