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在過去數十年來的社會變遷過程中,不論是型塑官方歷史或民間記憶,都扮演著積極重要的角色。兩岸意識型態的對立,演變為競逐所謂的中國正統性,台灣電影更成為訴求民族意識與文化認同的傳聲工具。因此台灣電影發展史可以說處處銘刻著有關中國的想像與圖像。因此,如同好萊塢電影中西方人觀看東方的想像,台灣電影中亦有可能把「中國」做被觀看與想像的奇觀,更深一層還有文化上的認同糾結。回到台灣電影本身,本研究想要探究的是:中國又是如何被想像與再現於台灣電影中?本研究以胡金銓導演的六部影片做為研究焦點,取徑電影作者論與結構主義分析方法論,試圖將台灣武俠電影中的「武俠中國」圖像作一分析整理。本文節錄「大醉俠」(1966)、「俠女」(1971)部影片為例,以下分析報告就是針對該部影片進行深層文本閱讀(clos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