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賀重昂《日本風景論》的卷頭語「江山洵美是吾鄉」,可作為說明近代日本人透過登山旅行追尋鄉土愛,並形成國粹思想的風景觀。與志賀同一世代的水彩畫家丸山晚霞(1867-1942),熱愛登山,又被稱為「鄉愁畫家」,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隨著日本於殖民地進行統治與設立國家公園的過程,畫家以山岳圖像凝聚鄉土以及國家意識的概念,是否仍可延伸、適用於殖民地?值得進一步商榷。例如韓國自古著名的金剛山,與臺灣的新高山,此時成為山岳畫家新的創作對象,丸山晚霞更曾先後前往描繪這兩座山岳。對丸山來說,從事東亞山岳旅行與創作,究竟是異國的探險與朝聖,還是一趟懷鄉之旅?檢視丸山的創作歷程,可說明其反覆思索如何才能使鄉土愛得以紮根的關懷。本研究藉此探討國家山岳圖像、懷鄉意識,與美術史中的多重議題,呈現東亞美術史上一度並立的兩座山岳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