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56
  • 期刊
  • OpenAccess

「王道」與「霸道」:論《黃帝四經》與《春秋繁露》王霸觀之異同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Kingly Way and the Dictator's Way: Comparison of the "Huang-Di Si Jing" and the "Luxuriant Cem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摘要


「王道」與「霸道」乃論辨為政者道德修養、落實治理之道。「王」是至高的理想形象;「霸」是應運時代而生的政治現實。如何越霸為王,或王霸並用,在不同學術理念下,有各自實踐的進程。本文以漢初兩種學術路徑,黃老學的《黃帝四經》與儒家《春秋繁露》之王霸觀為對照,宏觀來看,欲梳理不同學術觀點下,王霸議題的通異性;微觀視之,論王霸在兩種學術思維下政治地位的別異。最後提出四點作結:一、《黃帝四經》,王霸混同的帝王觀。二、《春秋繁露》,制王賤霸的王霸觀。三、德刑相盪與德主刑輔的政治理念。四、理想為政者形象上的本位與融合。在此影響下,對理想為政者的詮釋也有別異,《四經》的帝,是本於道而近乎法的形象;《繁露》的王是本於儒,雜揉道家本體觀念與陰陽家學說之形象。異中有同,實際有別。

關鍵字

聖人 黃帝四經 春秋繁露 刑德

參考文獻


西漢公羊壽傳、西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1999)。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漢董仲舒、清蘇輿義證、鍾哲點校(1996)。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西漢董仲舒、鍾肇鵬編(2005)。春秋繁露校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7)。說文解字注。臺北:書銘出版社。
宋朱熹(2000)。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