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結前人三教合一論的基礎上,憨山德清以佛教之心性統攝儒、釋、道三家,又以佛教人、天、佛三乘判設三教。他認為,三家皆由無我之體而達利生之用,止觀則是三家了達無我之體的共同工夫,三教源流皆同,不同只在淺深而已。憨山在三教關係中堅持佛教的究竟地位,以人道作為佛法之工具,表明晚明強勁的佛教世俗化的理論趨向。憨山的三教一源論不僅在三教關係理論上具有繼承性和創新性,而且對晚明社會居士佛教興起之現實具有思想指導意義。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