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93.159
  • 期刊

以道德認知及修身談《大學》三綱領八條目

摘要


本文以認識論為方法,認為「三綱領」與「八條目」重在「修身」。而「修身」乃是一種道德「感知」的活動。若無「親民」則無「明明德」;也就是在「修身」「親民」中,有一種道德「感知」-「明明德」,而「止於至善」。而「明明德」與「親民」之關係,乃體、用之關係;前者關乎「內聖」,而後者則指「外王」。這些都是在道德在感知-知行(修身)中完成,而且是貫通為一體的,並不是邏輯前後條件的問題。「明德」除先天本有的「本體形上學」之外,仍須在人倫之際的「關係形上學」中,實踐親民=明-明德。蓋道德哲學一定包括理性的認知,從認知走向實踐,而實踐是從認知來的。而實踐「修身」之道,亦無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前後邏輯關係。

關鍵字

大學 認識論 修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