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216.73.216.237
  • 期刊

聖凡不二,諸時圓通:天台宗「一時」綜論

The Temporality of Perfect Teachi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iantai Sect's "at One Time"

摘要


本文剖析以智顗論述為主之天台宗典籍對佛經開場套語「一時」的探討。首先就「四意消文」的「一時」詮釋架構而言,除了專用於《法華經》的「本跡釋」外,由四悉檀之「因緣釋」、化法四教之「約教釋」與一心三觀之「觀心釋」,共同組成天台宗典籍對「一時」的主要詮釋架構,其中尤以智顗晚期著作《維摩經文疏》透過約教釋所正面表述之化法四教時間觀最具代表性,也留下再詮釋的空間。由此可以連結到天台典籍的「一時」個別用例,智顗常使用「一時」來修飾形容圓教修行者神通發用、澈悟證果之際,此時,「一時」的意涵除了多種事物在極短「瞬間」「同時」而發以外,更是以中道正觀合於不思議法性的圓教時間。故本文借用《四教義》所談的「圓教八義」,分別從化他言教的「教圓-理圓」、自行薰修的「智圓-斷圓」(智慧門)、「行圓-位圓」(福德門),以及自他不二的「因圓-果圓」等四個層面,重構天台典籍「一時」用例所蘊藏的圓教時間的深意。而結合「一時」的系統性詮釋架構與殊異性個別用例,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理解並回應智顗時間論述背後的基源性問題意識所具有的意義,即:作為「一時」與「非一時」之分野的圓教時間,乃是對人如何可能的終極關懷,且由於其即系統而無系統相,故可成為個人修行的祈嚮和指引。

關鍵字

佛教 智顗 時間 圓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