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與目的:多系統萎縮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是α-突觸核蛋白異常堆積腦部造成神經細胞死亡。患者會伴隨錐體、錐體外、小腦、自主神經症狀及認知功能受損等臨床表徵。多系統萎縮症大致分為帕金森症型態(parkinsonian-type, MSA-P)及小腦型態(cerebellar type, MSA-C)。文獻指出平均55歲開始出現症狀,60歲被確立診斷,診斷後3年內跌倒機率逐漸增高,活動功能逐漸喪失。因此本個案研究目的是探討物理治療介入對於MSA-C患者平衡及功能恢復之療效。方法:個案為72歲女性,診斷為MSA-C,由門診來接受物理治療介入。家屬主訴個案平衡行走能力差,常跌倒。2016年11月因跌倒造成左側股骨骨折。個案期望能夠改善行走功能及穩定度。主要照顧者為外籍看護。理學檢查結果發現,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為21分,專注力差易分心。關節活動度、肌肉張力及感覺正常,徒手肌力測試兩側上下肢均為5分。左側上下肢辨距不良、輪替困難,共濟失調等級評價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Ataxia, SARA)為14分。靜態站立平衡佳,但動態站立平衡差,害怕跌倒需扶物,伯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為18分。功能性活動坐到站及轉位需輕度協助,使用助行器在接觸保護下行走,步態為起步及轉彎會出現曳行步態(shuffling),兩腳一步,左下肢共濟失調(ataxia)一步距離會移動2 ~ 3次,整個腳踝蹠屈。3 m計時起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 TUG)為60秒。物理治療計畫為每次60分鐘、一週2次、為期3週共6次療程。治療計畫包含給予單一環境減少外界刺激,以提升治療時的專注力。協調運動、靜態及動態站立平衡、坐到站、轉位、跑步機訓練,並利用視覺及聽覺提示下進行行走訓練及轉彎,以及輔具介入,並教導其居家復健運動及預防跌倒。結果:經過3週介入後,SARA由14分進步至11分,BBS由18分進步至24分。坐到站及轉位需接觸保護, TUG進步至58秒,扶兩輪助行器在接觸保護下行走,能夠一步越過一步,曳行步態減少,步伐流暢性改善。結論:短期物理治療的介入,計畫包含平衡、協調及功能活動等訓練,可以有較改善MSA-C患者平衡及功能活動。臨床意義:本研究可以瞭解物理治療介入對於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的MAS-C患者,仍能有效地改善平衡協調能力及增進其功能性活動。未來應設計更嚴謹的臨床實驗,以做為MSA-C患者臨床治療準則之實證。